情感教育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9-10 08:25覃丽丽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年级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覃丽丽

摘 要:情感是影响人们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将情感教育法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本文就此提出了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策略,希望对教师积极使用情感教育法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情感教育近年来在各级语文课堂教育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结合新课标要求、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在课堂中适当穿插情感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从而不断提升情感体验能力,增进对人类情感的理解,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1.重视课文品读,从优秀教材中体味情感

当前人教版教材进行了改版,与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内容设计更加人性化,内涵丰富,涉及题材多样,为开展日常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是情感资源的重要聚集地。所以,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文教学,精心研究教材所具备的优势,通过开展不定期朗读训练,让学生大胆地通过文章朗读来体味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积累更多语言知识。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如随大流式的口头朗读,学生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在口中进行了表达,但是在大脑中却没有形成相应的概念或者印象,所以对文章的内涵、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以通透理解。因此,教师可通过在开展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读,结合对字词的理解、写作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创作背景,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课文语言的各种艺术美的表达方式来开展品读训练,比如方言美、色彩美、对称美、音韵美、节奏美、声响美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的深度和理解水平。教师还要善于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开展不同的品读方式引导,避免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就能影响学生品读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注重阅读理解能力训练,对课文教材中安排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进行细细品味,精心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对优秀教材的理解力和把握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性地读出节奏、读出情感的方式让他们深刻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而更好地融入情感,增强同理心。

2.注重多元化情境创设,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通常积累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在满足基本的基础教学知识安排的基础上,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多元化情境,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引导和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并通过多元化情境创设,让学生的思想不断得到丰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针对某一篇课文,提前进行相关的背景资料、音乐等搜集,在课堂开始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匹配的学习气氛,从而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并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丰富想象力,体味多层次的情感内容,增强学习体验水平。教师也可以在这样的情境设计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通过游戏教学、辩论赛、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根据自己的理解聯系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各类信息交流汇总中不断提高思想认知,拓宽知识面,提升学习效率。

3.针对教学情况开展多维度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而言,除了开展教学活动体验以外,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单纯唯分数论很显然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评价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也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持续提升和对语文内容的全面认知。所以,教师要善于创新开展教学评价,从情感教育的角度入手,开展多元化多维度评价,将学习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过程评价,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探索分层次情感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要多发现,多赞美,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树立更加良好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写作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心得,或者让善于课外阅读的学生推荐优秀阅读刊物等,共同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学习方面的薄弱环节,克服自卑情绪和自负情绪等。除了要加强教师评价以外,还可以针对教学情况开展多维度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不断发现同伴的闪光点,从而更好地促进共同成长和进步,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4.注重生活实践教学体验,促進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在课堂教学开展情感教育以外,教师也可以将课堂活动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生活体验活动或者课后引导学生进行生活观察,撰写心得,拍摄图片或者亲自参与生活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成长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寻找更多生命的感动,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自己想做的事,力所能及的事,学会爱别人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获得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可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的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5.结束语

总之,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或者绝对成功的经验,想要不断提高情感教育成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多元化的方式进行引入,并开展多维度教学评价和生活体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丰富情感,提升整体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发彩,张克顺.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36.

[2]王春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24):83.

[3]李金葵.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7(09):49.

猜你喜欢
高年级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