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诗歌作为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诗歌的叙事传统,着力探讨诗歌中叙事要素的呈现类型,结合例诗阐释借由叙事角度体会诗歌感情的方法。
关键词:叙事角度;诗歌感情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诗歌的强烈抒情性要求我们在读诗时要体会作者的感情,这也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要体会诗歌感情,除了领会诗人的直接抒情外,常用到的方法有意象分析、意境分析、知人论世等等。这些方法多关注了诗歌的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大多是从诗歌的抒情性角度来分析的。但诗歌还有一个叙事的传统。《诗经》中的很多诗歌来源于百姓的劳作生活,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白居易的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都是诗歌叙事传统的表现。有时我们过于依靠意象、意境分析,游离于诗歌文本所叙事情之外,就容易走向概念化、套路化。而抓住诗歌所叙之事,注意诗歌的微观生态,则可以帮助我们具体而微地体会诗歌的感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叙事角度还原事件,从而体会诗歌感情。
叙事诗自不必说,即使是以纯抒情方式表现的诗词作品也都与一定的事有关,它们总是因某种“事”而触动了“情”,因而激发灵感,产生创作冲动,然后又借对某些事与物的描述咏叹以表情达志。因而叙事角度不失为阐释和鉴赏诗词作品的有效角度。
所谓叙事角度,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从叙事要素呈现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我们通过具体例诗的叙事解读来阐释:
1、叙事要素单一
即诗歌中仅记叙了一人一事,我们只需要理出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就可以大致明了了。以《宿山寺》为例: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从叙事角度还原事件:首先,诗人在山下远望青翠的山峰,只见栗叶重重,黄昏时分走至溪边,人迹已稀;然后,诗人于月明时分才到达山寺,只见古寺孤立,门见好风自开,而僧人未归,斋堂无主;接着,诗人宿于寺中,夜半于宿于客房,听到经霜山果自行掉落的声音,看到水萤在竹间不停飞舞;最后,诗人半夜犹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很快就要起床穿衣赶路了。概括起来就是:诗歌叙述了诗人途中投宿山寺之事。其中要注意尾联中诗歌文本和平实叙事的差异,体现在“能得”、“催”上。诗人夜宿山寺,没有睡多长时间,就被晨钟叫醒,要穿衣起身了。“能得”,语气中透露着睡得少、辛苦无奈的情绪;“催”,钟声是客观存在的,无意催促诗人,但诗人听在耳中就感觉像是在催促自己起身赶路,明显附着了诗人的感情,身不由己,忧郁怨愤,辛苦疲惫。因此,尾联重在表达诗人的感受,而非纯粹叙述彻夜难眠、晨钟催醒之事。
借由叙事角度,我们可以这样体会诗歌感情:由叙事角度还原的事件来看,诗人此时正在赶路途中,山寺只是中途落脚之所,并非目的地,可见即使诗人描写了山寺清幽的环境,也不会产生闲适的心情。而诗人能观察描写到如此清静的景物,正表明他夜不能寐。为什么夜不能寐?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他是想家了。当然,这是游子常怀有的心境,但诗人是否因此夜不能寐?上下文之间没有提到。倒是颔联说到“僧未归”,可见诗人比较孤单;尾联又透露出赶路疲惫、忧郁怨愤之意。
又如《春日忆李白》: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从叙事角度还原事件:诗人在渭北思念江东的李白,遥望南天,唯见天边的云彩;李白在江东思念远在渭北的诗人,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而诗人身处渭北,怎能得知李白在想念自己呢?于是想象的手法就出来了。表现出对李白的思念。
2、叙事要素多样
有些诗词叙事的时间、地点等有变化,写了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有的诗词中的人物也不止一个,我们不妨依次理出诗人分别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情,或者不同的人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其间的不同之处正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以《鹊桥仙·华灯纵博》为例: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我们可以人物为主线从叙事角度还原事件:
主要人物层面:诗人年少时在军中纵博、驰射,年老之时壮志未酬,在江边隐居。
次要人物层面:酒徒年少时和诗人一起在军中纵博、驰射,现在做官封侯。
对照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夕对比,诗人与酒徒的对比,从这种对比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对现状(壮志未酬、隐居)的不满、牢骚和无奈。
又如《含山店梦觉作》: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我们可以时间地点为主线从叙事角度还原事件:诗人曾经把流离别家当成平常的事情,现在独自在江南孤灯前醒来,只有斜月相伴。“灯前”既表明时间是现在,也表明地点在他乡。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失神、怅惘之情。
3、古诗词中特殊的叙事方式——用典(事典)(两人两事)
我们还可以借由敘事角度体会古诗词中特殊的叙事方式——用典(事典)所表达的诗歌感情。古人常借古代历史(包括神话传说)人物故事以比拟今日诗中所写之事,我们在读到典故时,不妨把诗中所叙之事与典故所讲故事加以对照,从而体会诗人运用典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仍以《鹊桥仙·华灯纵博》为例:
我们可以从叙事角度对照诗歌内容与典故:典故讲的是贺知章晚年告老还乡时玄宗赐他镜湖一角之事。词中与典故史实相重合的部分有“镜湖”、“君恩赐与”,不同之处在于“元自”、“闲人”、“又何必”,流露出词人感情:对统治者的不屑。词人何以如此不屑?从所叙事件来看,本词写词人年老之时仍壮志未酬在江边隐居,这与贺知章的告老还乡隐居镜湖不同,对这样的状态词人是不满的、牢骚的、充满愤慨的,但又有着无奈,此时“君恩”也便有了嘲讽之意。
又如《奉陪郑驸马韦曲》:
奉陪郑驸马韦曲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我们从叙事角度对照诗歌内容与典故:典故讲的是刘岩隐逸不仕,常常带着小乌巾(隐士的打扮)。本诗写诗人在长安求仕未果之时,陪同郑驸马在韦曲赏花游览。尾联运用典故,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结合时间(求仕于长安未果之时)和事件(陪同郑驸马),这种向往又并非那么纯粹彻底,所以诗人此时感情是很复杂的:求仕不得,难免心灰意冷,于是归隐之语自然而出,但又未必真归隐,很可能只是发发牢骚或自我安慰。另一方面,眼前“丛竹”美景则让作者流连不舍。
上述例诗表达的都是诗人自身的感情,还有一类诗歌,由诗人模拟别人的口吻而作,比如宋人所盛行的“男子作闺音”,我们可以借由叙事角度首先体会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感情,进而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及表达的感情。
借由叙事角度体会诗歌感情,需要注意其适用范围。按照诗歌题材类型划分,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闺情宫怨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抒怀诗等诗中有人物出现或存在的诗词都适用此法,山水田园诗要看具体内容,咏物抒怀诗一般不能直接从诗中感知叙事要素。我们在具体解读诗歌时,还要注意与其他方法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钱巨波《诗词教学的叙事视角》《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1年第1期
[2]马玉霞《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叙事视角》《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第9期
[3]李玉华《传授方法,引导探究——古代叙事诗教学反思》《语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9期
[4]潘雅频《还原叙事原形——诗词的美丽读法》《江苏教育》2011年第28期
[5]李珍《轉变叙事视角,有梯度地感受诗歌——<声声慢>备课策略》《中学语文》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