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霞
摘要:目前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许多学生与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学技术,而语文与技术、就业看上去毫无关系,所以面对当前处境尴尬的职教语文教学,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工作实践,对如今的职教语文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改革
无论出于哪个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对于学生而言都十分关键,即便是职业教育,许多技术知识内容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学科素养,这也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根本。然而,在如今的职教大环境中,语文教学效果且并不理想,为了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则急需对职教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下文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分析。
1 职教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学科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必修课程,更是学生提高技术技能、发散思维以及培养职业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关键基础。然而,在职业教育中有许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对此并无太大重视,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需要将目光聚焦于“应用性”教学,而语文学科知识仅仅能起到辅助作用,因此不管是教师的讲授还是学生的学习,基本上都会将专业课程摆置首位,而对语文学科中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进而造成目前职教语文教学效果不佳。此外,职教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不足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有语文教学不受重视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存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太过单调的原因,从而导致学生听课兴趣偏低,教学效果不好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兴趣,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身为职教语文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去推进职教语文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促进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2 职教语文教学的改革途径
2.1 以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同样如此,身为语文教师也需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且结合学生兴趣点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去创建“快乐”课堂。其中基于学生学习兴趣而提出的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置身于教学情境当中去感知语文知识,领悟文章作者的真实表达意图,能够明显改善教学效果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讲解《荷塘月色》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尝试应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合理划分为多个小组,先引导各个小组去进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然后进行小组朗读比拼,最后由教师范读,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不足和改善方法。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会强调让学生对文章重要自然段的阅读和感受,以此去深刻理解课文含义,完全凭借想象去体验“荷塘意境”。而现在,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形象的图片、影像资料辅助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荷塘美景,置身于作者描写的情境当中。同时,还可以文章同名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更有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得到调动,并且更有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2.2 以趣味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以培养,保证学生会理解、能交流、会表达、能写作。为了达成这一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认识到职教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通过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去试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得到有效开展。比如,教师可开展“趣味写作”的教学活动,布置的写作主题也应当与职业教育特色相符,如《如何成为优秀职业人》《我的未来职业畅想》等等,可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起立发表简短的看法,通过踊跃发言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将写作关键点先先罗列出来,最后打好腹稿,总结成为一片完整的文章。如此一来,学生便不再感觉到写作的“痛苦”,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找到创作自信。同时,在学生写作完毕之后,教师还可让学生互相传阅各自创作的文章,对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客观公平地去评判同学的用词准确性和句式结构的优缺点,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当然,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的必修课程,教师面对的授课对象为职业院校学生,所以可能是汽修、导游、金融、财会、计算机等不同专业的培养对象,而且这些专业存在极大差异,在教学中遇到的苦难困难也就更大。因此,教师同样可让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提高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热情,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去深刻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参与度。
2.3 以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提高专业融合度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绝对是最关键的教学内容,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会更重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免对语文等基础学科学习有所忽略,自然难有较高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也难以达到预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巧妙融合学生的专业课程与语文学科知识,让学生能够深刻明白语文课程的积极辅助作用,从而更加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科学习中来。比如,在面对汽修、机电等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时,语文教师则需要结合这些专业特点去进行内容的融合,在激发其专业信念的同时去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讲,可将语文教材转变为“学材”,教师通过收集大量与该专业相关的优秀文章,如引用班门弄斧、庖丁解牛等“工匠精神”的典故与文章,以这些故事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自主性。身为教师,则只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提升学生对语文中“职业”的理解,在对文章深刻理解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同样地位重要,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却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受到影响,并且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并不高,可见职教语文教学急需改革且任重而道远。作为职教语文教师,唯有重视语文教学改革且采取合理教学手段予以推进,才能为学生未来的自由翱翔打造成功的翅膀,這也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业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9(36).
[2] 王燕燕.启发式教学法在职教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9(02).
[3] 徐芹霞.崇德 治心 致用——略谈现代职教体系下的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
(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