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试题对语篇知识考查的分析

2019-09-10 07:22:44李唯熙
校园英语·月末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考英语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篇知识部分提出了新的要求,语篇知识的学习作为语言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及落实核心素养考查的关节环节应在高考试卷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讨论现有试题对语篇知识的考察情况,以为高考试题适应新课标要求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考英语;语篇知识;天津卷

【作者简介】李唯熙,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修订补充了语篇知识这一新的语言知识内容,并首次将语篇类型作为课程内容要求。语言知识内容的构成由上版课标的“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变为了“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新课标对语篇知识的强调,也为教学及考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新课标发布以来,相关的解读研究角度全面、内容丰富,关于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语篇能力、如何将语篇能力用于阅读教学的研究也能找到。本文拟从试题的角度,粗浅分析现有高考试题是否实现了对语篇知识的考查,以期为高考试题能够进一步贴近新课标要求提供一些参考。

二、现有试题对语篇知识考察形式

随着人们在语言学习中越来越强调语言的运用,语篇被更广泛的认为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而不是孤立的词句。相比词句等语言要素,语篇承载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属于语言知识范畴,更是文章主题、背景知识、文化内涵,甚至是思维模式的载体。借助其丰富的内涵,通过学习语篇知识,可以将核心素养的几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全部串联起来。可以说,语篇知识是体现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关键性环节。因此,高考试题对于语篇知识的考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贯彻新课标能力要求及理念的切实需要,也是落实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方式。现有试题对语篇知识的考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语篇类型。新课标中,语篇类型首次作为课程内容被提出,这突出了语言的整体性特征和语篇具有传递意义的重要功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2018)。学习语篇知识,必然要学习的就是语篇类型的判断。从宏观上把握语篇类型的与语篇知识各个要素的学习相辅相成的,语篇类型的判断要以语篇知识中的各个要素为基础。对语篇类型的分析判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分析和讨论特定语篇的题材结构,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这些体裁结构,从而了解特定的语言和风格”(章远荣;雷霄,2000),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有助于更好的深入阅读文本。学生如果能够在学习之前,或者学习中领会各种文体的基本结构,那么在做阅读理解是阅读速度和效果都会大大提高。(邓雨婷,2018)

在实施新课标之前,天津卷就有题目直接考查学生对语篇类型的判断能力。如2017年3月考试,B篇阅读最后一小题: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______.

A. a science report

B. a study guide

C. a school textbook

D. a technical journal

此题需要考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运用语篇知识分析文章,通过文中“study”“research”等关键词,文章对于研究发现的过程的重点介绍以及文章语言特点等线索,推断出文章的语篇类型,再从所给选项中选出最为合适的答案。

又如2019年3月考试,A篇阅读最后一小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passage probably taken from?

A. A technical instruction book.

B. A university newspaper.

C. A residency contract.

D. A student guide.

考生同样可以根据文章小标题式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概括语篇特点并推测语篇类型,进而选出正确答案。由此两个示例还可以看出,此类试题一般会给出一个较强的干扰选项,如示例1中的“technical journal”和示例2中的“A university newspaper”讓考生难以单从内容上选出正确答案,引导考生从语篇特征的角度寻找解题思路,进而实现对语篇知识的考查。

2.理清语篇结构。根据课标的解释,某类语篇的语篇结构特征指的是语篇中信息的组织方式,是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比如某类语篇的必要组成部分和可选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顺序等等。拿高考试卷中常见的语篇类型举例来说,如果一篇文章为记叙文语篇,那么文章中必然有叙事的部分,也要有议论总结,表达思想情感的部分。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叙事的部分被安排在前,议论总结的部分由叙事引发,被安排在后。

以2013年D篇阅读为例,文章为议论文体,设问基本遵循篇章布局的顺序,层次由浅及深。第52小题以“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author from Paragraphs 5 and 6?”设问,53小题则提问“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7?”。两个问题均以段落大意为设问点,考生如果具备语篇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梳理文章脉络,总结段落主题,找出立论句,定会给解题带来更为清晰的方向。此外,最后一题还提问“Wha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这是一道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全文的题目,通过阅读,具备语篇意识的考生,已经能够判断此文为议论文语篇,借由题干中“conclude”一词可知,答案应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

3.关注语篇标识词。语篇标识词帮助实现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用来表明说话人或作者的态度、倾向或意图(高铃,2014)。作者说道“for example”,表明下文将要开始举例论证,说“in contrast”表明下文的内容与上文形成对照,如果一段以“in conclude”开始,表示这一段要做一个总结。在阅读过程中,语篇标识词起着指示方向的作用,可称为思路指示手段(任蕾,2011)。高考试卷中,虽没有题目直接要求考生指明哪些词在语篇分析范畴里归属于语篇标识词,但很多题目的解题需要考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动用这些语篇知识。不具备语篇意识的考生,往往容易把握不准方向,不知如何分析理解原文,找出依据选出正确答案。例如2010年B篇阅读44题,问“Iribarne’s goal of forming the foundation is to ______.”,通过阅读文章可以定位到下面的段落:

Many sports encourage national or local pride…bring athle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gether to…

Sports are also an event that unites people…Nicolette Iribarne, a Californian soccer player, has discovered a way to spread hope through soccer. He created a foundation to…

如果借助语篇知识对这两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第一段段首句说明了sports可以“sports encourage national or local pride”,第二段段首句与此对应,以标识词also提示,递进一层说明sports还能够“unites people”。这证明sports的意义之一就是可以“unites people”,第二段也一定围绕这一主题叙述。再回头看问题,发现问题出自第二段,那么顺着“unites people”这个思路去想,就更容易得到正确答案。不难发现,借助also这一表示递进意义的标识词,可以将两个段落的主要逻辑关系都理清,可以说标识词虽然短小,但对于把握语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在新课标开始要求语篇知识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应继續坚持这一方向,为学生提供积极正向的引导。

4.语篇的连贯和衔接。其实,语篇之间各要素的复杂关系,都是为了语篇的连贯和衔接服务的。无论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还是词句的使用,语言特点的倾向,为的都是顺畅连贯地表达作者想要通过文字表达的意图。在这里主要想说明的是语篇中的显性衔接和连贯手段,正如新课标中提及的通过使用代词、连接词、省略句、替代等手段来实现的指代、连接、省略、替代等衔接关系。语篇的连贯和衔接,除了词句之间的条理清晰,逻辑关系密切,还包含了通篇谋篇布局的关联性。

如2006年B篇阅读41题,通过提问“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Paragraph 6 refers to ______”直接考查代词it的指代内容,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综合分析,结合现有语篇知识的掌握才能选出正确选项。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试题难度不大,往往通过语义的判断也能找到答案,在以往没有引起老师和学生足够多的注意。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系统性的构建起关于语篇知识的结构框架,通过教学和考试的双重作用才更有利于学生尽早树立起语篇意识,知道思考类似问题可以从语篇的角度进行分析。

因为通过学习和训练语篇知识,出色的阅读者应该能够识别出“问题—解决方法”“因—果”“比较”“对比”“分类”等关系的语篇结构(胡丹,2010)。

三、现有试题对语篇知识考查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现有高考试题对于语篇知识是有一定程度的考查的。但不可否认,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测试还存在局限性。比如,考查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新课标中要求的正式与非正式语篇的语言特征及差异没有针对性的考查,限于纸笔考试的形式,书面与口头语篇的区别也难以覆盖。现有考试模式又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没有考查到调整语法结构,重组段落,合理安排篇章等重组语篇的能力,不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掌握语篇知识在语言表达以及人际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强调语篇知识的背景之下,现有高考英语试题一定程度上能够检测考生的语篇研读能力,但仍需完善考查体系, 深入语篇知识要求的内涵。引导考生做到,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止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程晓堂;赵思奇,2016)。通过考试鼓励教学,促进学生接触和学习更加丰富多样的语篇类型,把握不同类型语的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实现用一门外语传递意义、表达情感和观点这一语言学习的最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S].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S].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

[3]邓雨婷.论核心素养背景下语篇能力培养的途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8):110-111.

[4]章远荣,雷霄.体裁、语篇模式与语篇教学[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124-131.

[5]高铃.浅谈英语语篇标识词的语义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25.

[6]任蕾.标识词语在英语语篇中的语义特征及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57-159.

[7]夏莉.修辞学视角下的英语篇章建构新模式探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4):92-94.

[8]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9]胡丹.语篇知识的利用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76-79.

猜你喜欢
高考英语
多省市英语高考回归全国卷的探讨
亚太教育(2016年36期)2017-01-17 19:08:07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成果写作”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的“三严三实”
注意书写 常抓基础 多背文章 增强语感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
高考英语社会化考试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从高考英语作文评阅看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的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3:36:59
高考英语写作复习方法刍议
考试周刊(2016年70期)2016-09-20 13:36:55
谈谈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考试周刊(2016年29期)2016-05-28 08: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