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欣
摘 要:小学阶段是儿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保护环境等基本的文明行为,塑造其乐观向上、诚实勇敢等良好品质,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发育,为其个人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1/24-0015-0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伊始,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从熟悉的家庭、幼儿园环境进入正规的学校学习与生活,周围的环境及各种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新变化、新环境,他们需重新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规则系统。因此,积极培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学校德育工作的长久开展。
一、问题的提出
低年级作为小学生求学的开端,学校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既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
当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家长因过度溺爱而疏于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在“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家庭氛围下,部分小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致使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同时,因教育情况及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小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使小学生健康、快乐、自信地茁壮成长,教育工作者需从小学阶段着手,积极培育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展。为此,笔者对石家庄市栾城区窦妪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果如下:
在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方面:一至三年级45%的学生晚饭前能完成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68%的学生能在晚饭前完成作业;一、二年级19%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三、四年级30%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五、六年级55%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致使自己无法有效地制定学习计划。
在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面:60.4%的学生经常使用日常文明用语,25.8%的学生偶尔使用文明用语,13.8%的学生不使用文明用语;62%的学生讲究卫生习惯,38%的学生不讲究卫生习惯;40%的学生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28%的学生有时帮助家长做家务,32%的学生不能帮助家长做家务;85%的学生不挑食、不浪费粮食,11%的学生偶尔挑食、浪费粮食,4%的学生挑食并浪费粮食;89%的学生能遵守交通规则,11%的学生不能遵守交通规则;89.6%的学生节约用水电,10.4%的学生不节约用水电;94.9%的学生不乱扔垃圾,5.1%的学生乱扔垃圾;60.8%的学生玩网络游戏,18%的学生偶尔玩网络游戏,21.2%的学生不玩网络游戏。
从以上数据得出,能使用文明用语的学生占比较低,不能帮助家长做家务的学生较多,但环保意识较强、能够节约水电的学生占比较高,玩网络游戏的学生较多。
总之,当下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切实需要加以培养并提高。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应多方联动,积极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氛围,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影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是小学生自身因素。小学生年龄较小,天真活泼,思想较为单纯,同时自我意识比较薄弱、好奇心较强等等,这些小学生独有的心理与生理特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生活上的恶作剧、与同学追逐打闹、过度顽皮而忘乎所以等等,这种习性不仅仅是某个方面不良习惯的反映,甚至关乎到小学生日后学习习惯、道德养成等方面的培育。
二是家庭教育方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及健全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当今家长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影响下,易使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出现“重智轻德”的现象,致使孩子缺乏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恒心。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对教育产生抵抗心理,不利于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路径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是一个人长期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具有稳定性,会成为人的一种自觉行为,能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注重教师的示范影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还应承担育人这一重要职责。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的尊敬与崇拜心理,往往促使他们在与教师相处时产生一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因此,教师要善用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成长,并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教导与纠正,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在师生日常相处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小学生自我完善与自主实践的能力,以增强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助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需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应加强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与理解,引领小学生自觉遵守,鼓励小学生在集体学习与生活中遵守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如升国旗时要立正站好、目视国旗、严肃认真;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争做环保小卫士;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等等。此外,学校应充分发挥大队委(红领巾监督岗)班级小干部的作用,激发小干部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发挥小干部的监督检查作用。红领巾监督岗要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及时、全面监督检查,其在强化队员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规范了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学校还可积极开设班级习惯养成学习角,将规范学习与营造班级文化融为一体。学习角内资源丰富、内容多样,其在助力班级文化建设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应相互联系、互为补充、行成合力,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家庭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及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习惯、教育理念等均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可借助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开放日,定期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大型活动、组织交流和推荐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专题学习等,提升家长素质,使家长更好地承担其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另外,学校可充分发挥《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并制定亲子阅读卡。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的促膝阅读、交流互动,有助于孩子深刻体会良好行為习惯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文明意识。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珍视小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带领小学生在实际体验与历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定期组织小学生深入社会参观、体验、实践,使小学生接触社会,接受社会教育,以陶冶情操。如学校可组织小学生深入社区、敬老院等参加公益活动,以在活动中提高小学生的公民道德。同时,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调动一切有利于学校的积极力量,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实施中看,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了明显转变,养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学生在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某些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小学生还停留在受监督的层面上,还未形成自觉行动。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改变,由适应到习惯。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方法得当、善加引导,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