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019-09-10 07:22曹钢
家长·下 2019年8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曹钢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

物理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探索了解自然的过程中,通过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以便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难题。故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观念、物理创新思维以及物理探索精神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物体运动观念

由于初中生缺少丰富的物理學习经验,因此在学习一些抽象化的物理知识时,难免存在困难,由此产生抵触畏难情绪。故此,为了缓解这种教学困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小组合作式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愉快交流,激发学生的讨论,进而塑造学生的物体运动观,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初中物理“世界是运动的”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合理分配小组,激发学生的讨论,强化学生对运动的认知与理解,进而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在课前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存在哪些运动与静止的例子?然后按照小组进行举例。”

其次,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个人意愿、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最后,合理引导学生。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举例,如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风吹落叶子、水的流动等。然后教师应该观察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针对性地对小组进行指导,提升小组合作的效果。最后检查小组的讨论结果,如某小组成员回答:电梯运动、汽车行驶运动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探讨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世界运动的深入了解与认知,进而培养学生的物体运动观。

二、利用趣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

趣味性教学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年纪相对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方面较为感性。而物理学科目的理论性较强,如果教师采取传统式灌输教学,将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甚至影响物理教学效果。如果教师采取趣味教学法,不仅可以构建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故此,处于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应灵活运用趣味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引导学生感知物理知识的魅力。

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建趣味性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模拟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这两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例进行解释说明,如防盗门上安装的猫眼、照相机照相成像原理,如何矫正近视眼与远视眼等。这些生活实例与初中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直观引导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同时将物理知识带人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合理运用物理认知冲突,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物理态度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科学知识较多,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专注认真的科学态度,并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不断追求物理知识,在深入思考与不断探究中形成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除此之外,在指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时,教师应该向学生展示物理实验的探究结论,使学生树立严谨的物理探究态度,进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这节课时,物理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电流表、测量电流仪等相关器材,并指导学生按照规定步骤进行安全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如换一种串联方式对于电流将产生什么影响呢?制造问题与冲突,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将每一组物理实验结果进行仔细记录,并通过对比实验结论来总结物理规律,这样既能直观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科学性与精准性,还能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

实验是学习物理最有效的路径,同时在物理实验中也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然而,由于一些初中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教学课时有限,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采取演示实验的方式开展物理教学,不仅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削弱了学生的实验兴趣。若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则应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与热情。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与条件。

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自发性设计物理实验,由学生自己选择相应的物理器材,如长尺子、木头、塑料等。然后由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在探究中要观察不同物体产生的力是否相同,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通过不同的实验器材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行探究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的教学方法,既能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科目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进而提升物理应用能力。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教学探索与教学研究,采取趣味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索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等,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责编 侯芳)

参考文献:

[1]王海涛.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21).

[2]杨变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初中核心素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