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京芳
摘要:学校要发展,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我校以“发展好每一位教师”为目标,以“制度导行”为着力点,让教师明确发展目标;通过“课程统整”,滋养教师专业素养;把“常态训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切入口;搭建“青蓝”平台,实现新老教师互学共成长;构建抱团式的“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推进教师分层发展。近三年来我们探索寻求到了符合我们学校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师成长模式,让教师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专业知识得到了丰富、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关键词:教师成长;制度导行;课程统整;常态训练
一、以“制度导行”为着力点,明确发展目标
(一)以人才指数分析为依据,“薄弱式”跟踪,建立三级培养层次
根据我校2016年“人才指数”分析报告,科学准确地把握我校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我校的“金字塔式”的三级培养层次(新教师、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找到各自坐标,确定努力方向,为每一位教师创造不断上升的平台与空间,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科研能力,形成校、区、市级人才梯队。
(二)以参训学时分配制度为依据,“滚动式”跟踪,优化学时分配
遵循学校教师外参训学时分配制度,公开透明地在内网开设培训主題帖,发布培训通知,教师自主报名和统筹兼顾,专人负责,做到每位教师参训机会均等,人人都有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接受继续教育的公平性,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级各类通识培训要求,2016年培训参训合格率为100%。
(三)以校教师发展培养和考核制度为依据,“日常式”跟踪,量体裁衣
《教师成长档案》《新教师月考核》《新教师教学师傅月考核细则》《星级教师评选细则》《校骨干考核条例》《跨塘实验小学教师交流实施方案》等,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用目标来导行,让教师朝着既定目标奋进,师训处在日常的教学中为有需求的教师搭台铺路量体裁衣,做好服务工作,引领全校教师特别是有效促进新教师、骨干教师专业成长,我校骨干教师近三年来逐年按正态分布增长。
二、以“课程统整”为根本点,滋养专业素养
(一)部门联动
打破原有零散的分部门培训,化各自为战为整体推进培训,依托学校顶层课程进行有序的统整培训。每年年初我们师训处都会联合各处室在分析总结以往校本培训得失与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设置开发校本课程,涉及学校特色、师德师风、心理、信息技术、科研、教学、安全以及户外拓展等课程。上学期我们根据学校教师自身特色开发了以幸福课程为主题的10门通识课程,各负责人制定好校本课程培训指南,设置合理的培训方式,通过部门联动使其校本研修更适合本校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减轻了我们教师的负担。
(二)校际联动
打破学校单项培训,形成校际联盟,依托共同体,进行管理共借鉴,在分合互动中促进制度完善创新;课程共建设,在特色推进中丰富学校发展内涵;教研共分享,在项目研究中提高教师整体素养;师资共流动,在顶岗交流中夯实教师梯队建设。
(三)国际联动
与新加坡圣婴女校和平之后(CHIJ Our Lady ofPeace)、英国温特沃斯小学(Wentworth Primary School)建立了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之后,互派师生进行交流体验学习,开展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培育学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
三、以“常态训练”为切入点,提升专业技能
大家都知道基本功是否过硬,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发展和学校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此,我们把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自我练习和主题比赛相结合,以练促赛,以赛推进,联合德育处、教导处、团支部、科研与信息处等组织开展了主题化的教师基本功竞赛月活动,形成基本功训练系列化,如粉笔字比赛、钢笔字比赛、课标考核、教师专业基本功竞赛、青年教师演课、说课比赛、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每周练写钢笔字和粉笔字已成为新教师的一项常规作业,我们请专人为新教师的每周作业进行批阅点评,本学期我们根据课程设置需要,增设了语文教师练写毛笔字的基本功练习,把练写落到实处。
四、以“青蓝结对”为支撑点,实现互学成长
把青蓝工作纳入教师发展培训课程,教师纳入“青蓝工程”占比76.56%。新教师一人职我们就为他们安排与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结对,师傅期初制定好指导计划,每月写好帮扶计划,期末根据帮扶情况写好总结并进行青蓝活动分享会,平时师徒每周进行互听课,新教师每月上一节成长爬坡课,期末上一节考核课,班队观摩课,三年举行满师课,“青蓝工程”既为教师提供了发展平台,又施加进步压力,既成长了新教师,又成就了老教师,从而实现新老教师的优势互补,可谓是另一个层面上的教学相长。三年内的新教师已经有18人次在区、市、省赛课或基本功比赛中获一二等奖。一些新教师在帮扶活动中脱颖而出,有的已担任备课组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有的已经进人了行政岗位,10位2014年人职的新教师已经成了校教坛新秀。
五、以“团队研修”为生长点,推进分层发展
根据人才指数分析报告,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和德育干部队伍在全区纯小学中占比是比较落后的,以及我校近年有百位新教师加盟,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组建“五班”进行团队文化研修,即“新人职教师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青年教师探航队”“德育研修班”“后备干部管理研修班”,三年来我们在“五班”研训上做文章,各班实行目标导向管理,目标驱动,达到效果最大化。新教师的入职研修班由师训处引领,研修对象是新人职的教师,通过开设新人职教师培训课程,以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教学常规、教学技能、教育研究培训等系列化的专题培训促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自己的岗位,并加快成长的步伐,经过三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培训课程。骨干教师研修班由教导处引领,研修对象是学科骨干教师(同学科教师全体一起参与研修活动),研修活动根据自己学科优势和弱势项目进行主题化研究,做到有方向、有深度,同时成立学科中心组,聘请区内名师担任骨干教师研修班首席指导教师,使骨干教师研修班“同伴互助式”的研修,转变为“三位一体式”的研修,借力名师,让骨干教师的发展驶上陕车道。
德育研修班由德育处引领,研修对象是全体班主任,德育研修活动积极创新班主任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构建大德育体系,开展微创新活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后备干部研修班由校长室引领,研修对象主要是学校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后备干部研修班主要采用“立足理论+跟岗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式的研修,切实提升了后备干部的管理能力,既为学校的发展以及干部的更新储备一定量的人才,又从基层开始,全面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品质。科研探航队由科研处引领,研修对象主要是工作两到三年的教师和研究生教师,研修活动以读书与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为主题,进行“面对面,跟进式”培训,指导教师解决教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三年的实践“五班”已成了我们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成为学校汇集人才的“蓄水池”。
六、结语
总之,近三年来我们创新了教师的学习和激励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探索寻求符合我们学校校情、师情、生情的教师成长模式,让教师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专业知识得到了丰富、专业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素养得到了发展。
(责编: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