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银 邝丽萍
【摘要】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知识重要而被动学习或单凭喜欢而学,总不能长久。只有发自内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甚至“陶醉”于学习中,才能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乐学教育理念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指教师“会教、善教、乐教”、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是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情感与和谐的教学生态,是教与学,传与受,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记实为例,探讨如何在读写(读前、读中、读后)教学环节中,实现 从“乐知”“乐探”到“乐用”的升级体验,并以此实现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与学习多种素养协同发展,旨在此基础上探讨乐学教育理念下读写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乐学理念;英语课堂;读写教学
乐学教育理念下倡导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会教、善教、乐教”,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是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情感与和谐的教学生态,是教与学,传与受,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本文拟以一节读写课时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遵循 “乐知”“乐探”到“乐用”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促使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与学习多种素养实现协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乐学教育理念下进行读写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一、教学过程与设计分析
1.教学课例分析
①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出自新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五年级下“Unit4 When is the art show? B.Read and write”板块内容 ,为本单元的第五个课时,主要内容是Sarah为记录她家两只小猫成长过程的四篇观察日记,为学生展示了小动物从出生到长大的整个生命历程,以观察日记的形式巧妙地将日期的学习融入生活。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文本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四篇日记的文体.第二部:阅读检查部分,要求学生知道文本细节,以及熟练掌握日期的表述。第三部分:根据文本提炼信息,要求学生根据第二部分的连线内容,正确规范的仿写有关小猫的两个句子。如图 1 所示:
②学情分析
本课时初次接触观察日记,因此,让学生学会撰写观察日记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此次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较强,集中注意力维持较长。学生有一定的观察、逻辑思维分析、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且学生在此之前已掌握了基数词、序数词以及日期的表达,已经学习了有关“ She/He/It has...;/ She/He/It can/can't...;They are/have...,They can/can't...”等描述人或动物外貌和能力的句型。这样就为本节课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语言和心理基础。
2.教学设计依据
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Sarah记录她家两只小猫成长过程的四篇观察日记,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完成读后的连线和个性化书写活动,了解日记的格式并仿写尝试记录身边有意义的事物。乐学教育理念下的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以“三乐”教学模式展开,“乐知”即导学引入之激趣;“乐探”即学中学习探究之意趣;“乐用”即学后迁移运用之乐趣。
3.教学目标设定
基于教材与学情分析,將本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1)语言素养:掌握观察日记的写法,能根据文本信息,进行朗读讨论,能读懂文本,用They are...on...完成句子书写,综合运用本单元核心词句。
(2)文化素养:了解观察日记,通过观察小猫咪的变化,了解生命的神奇,引导学会用心感受并记录身边美好事物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知观。
(3)思维素养: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会从不同途径中获取信息;通过创写日记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4)学习素养:激发对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树立阅读的自信心,因此,形成持续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通过创写观察日记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本课例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即“乐知”即导学引入之激趣;“乐探”即学中学习探究之意趣;“乐用”即学后迁移运用之乐趣。
1.乐知——导学引入之激趣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有关教师图片信息,用“猜一猜游戏”活动激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快乐迅速地进入课堂。通过观察老师记录自己小孩成长过程的日记,引出Diary主题,同时创建语言支架引出本课书本内容,学生在巧妙有趣的导入中自然地学习新知,如图 2 所 示,为接下来的解读文本作铺垫。
2.乐探——学中学习探究之意趣
(1)初读图文,整体感知
教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四篇日记(见图 1)(T: What is the type of the text? What is the diary about?)引导学生正确选出“diary”和“baby cat”让学生初步的感知日记格式及文章总体大意。接着 快速浏览阅读文本和观测图片,将图片和日期正确配对,建立图片和内容的联系,整体感知小猫随着日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初步感知小猫的成长过程。
(2)细读图文,解读细节
教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四篇日记,并把描述它们的成长变化的句子用线划出来(T:How do the kittens grow? )引导学生发现小猫咪在每个时间点在外貌和能力上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猫咪们的成长过程,同时在细读和解答的过程中完成对重点词句的梳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判断这些句子是描写小花猫哪些方面的?What are the sentences about?让学生总结归纳出描述小猫咪外貌和能力的句子,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归纳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和图片提示,仿写出两个描写小花猫的句子。检验学生观察和运用核心词句的能力,达到活用已学语言知识的目的。
(3)通读文本,全面理解
教师出示记录自己女儿的观察日记并说:“我喜欢我的女儿索所以我记录她成长中有趣的事。”你觉得Sarah为什么要记录小猫的成长呢?Why does Sarah write the diary?建立文本和自身的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用心感受并记录身边美好事物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行为认知观。
3.乐用—— 学后迁移运用之乐趣
课件展示一些动植物成长过程图(T:How do they grow?),让学生口头描述动植物成长中的变化,正向迁移所学知识,激发学生说的输入,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接着让学生观察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知变化过程,协助学生产出写作的概念,选择小蝌蚪变化中的一到两幅图仿写成长过程的日记,最后利用投影机展示并大声读出来。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观促写及以写促读,培养学生创建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情节中运用核心语言,突出语言语用功能。最后家作设计班级英语科普栏目将征稿三篇关于动植物成长过程的观察日记。让语言学习回归生活,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同时拓宽所学知识的运用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图3所示)
三、乐学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乐学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强调是教师“会教、善教、乐教”学生“会学、善学、乐学”是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情感与和谐的教学生态,是教与学,传与受,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结合上述课堂教学案例,笔者认为,乐学教育理念小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在乐知中导学引入,激发学生学习之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一步。趣味合理的导入如同磁铁般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学习之欲望。由于教学的对象和内容不同,导入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如,直观导入,谈话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灵活运用。巧妙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起到承上启下使新旧知识衔接起来的作用,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如本课教学中运用了相应的图片,谈话、游戏等方法导入,既激趣又导学,引领学生多感官参与的同时建构了语言支架,有效促进新舊认知的衔接,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见上图2)
2.在乐探中学习探究,体会理解其中之意趣
教师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传道”。新课程理念提出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的四维教学目标。我们在培养学科兴趣和价值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展开科学探究,掌握正确高效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会学、善学”是非常重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时,要善于发现和思考教材板块之间、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善于引导学生寻觅探究教材中语言知识、语用知识、语篇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加以思辨分析,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会到知识建构的意义和乐趣。
例如,本课时在读中教学环节设计了观图预测、图文匹配,读图思考、读文探究,归纳总结等活动。通过快速读文本,让学生找出四篇日记的共同点复现Diary主题,让学生初步感知日记格式;设计图文匹配,让学生发现图文间的联系,同时进一步感知观察日记的形式;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片和生长规律去想象表达,小猫在成长过程中外貌和行为能力的变化,进一步了解观察动物日记的主要内容。最后让学生思考Why does Sarah write the diary?引导学生学会用心感受并记录身边美好的事物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行为认知观。同时让学生掌握文本真正的内涵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会学”“善学”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3.在乐用中迁移运用,感悟学以致用之乐趣
创新是实现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转变,高阶思维能力体现了新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知识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创新,即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旧知识需要重现,新的知识需要迁移,只要形成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才能使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因此,迁移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迁移的更深层次目标也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又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运用于实践。在应试教育之下,学生学习是为了寻找标准答案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长而久之会让学生丧失了对事物质疑的欲望,不利于实践的发展。而创新是探究将要发生的、在现实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质并形成新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启发、引导和激励,引导学生自我加压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启迪其思维,提升其创新素养,进而促其形成“善学”“乐学”的学习理念,进而更好地运用于实践。如,在本课读后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创写两篇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观察日记任务,同时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持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并写至少3篇观察日记,下个月将选出部分的优秀作品贴在班级文化墙里。这样做让学生把所学英语知识运用于日常实际生活,用英语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体现理论用于实践,实现学习的意义所在,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的乐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创建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实现语言、文化、思维与学习多种素养协同发展。
四、结语
乐学思想教育的本质追求是激活教师、激活学生,让师生在乐学乐教的互动中转变学与教的方式。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但是“乐学思想”在教育上是永不变的教育理念。怎样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这是英语新课程理念下实现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的最终归宿,同样也是乐学思想教育所倡导和追求的目标。本文以一节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乐学思想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在此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一线教师参与到乐学思想教育理念研究中来。
[本文系河源市2017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2017年度)课题《中国古代乐学思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借鉴研究》(课题编号:hy17047)的阶段性成果和东源县中小学教研立项课题《乐学理念下小学英语读写课教学的策略探究》(课题编号DYGH20170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齐鹏里.知识迁移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J].理论界.
[2]钱阳辉.“乐学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教研版),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