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101-02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林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于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提高气候变化应对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以青阳县酉华林场为例,分析了退化林生态系统森林恢复工程建设情况,并对其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退化林场;生态系统;森林恢复;重建效果
在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森林资源损失严重,许多石质山地林场造林退化严重。通过开展森林恢复工作,促进林场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可以控制森林退化现象,提高森林固碳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态价值。目前许多林场已经开始开展森林恢复工作,应明确森林恢复工程建设目标,采用合适的恢复技术,确保其作业成效。
1 项目概况及建设目标
1.1 项目概况
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全球碳循环运动有直接影响,其固碳作用可以抵消工业生产等方面产生的温室气体,减轻生态环境压力,而且相对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取减排措施,发挥森林的固碳作用也具有成本优势。
以青阳县酉华林场为研究对象,该林场位于安徽省境内,属于国有林场。林场示范林面积为45 hm2,是石质山地林场,林分起源为人工林。目前建立的退化森林恢复试验示范区分为两处,场部工区的面积为25 hm2,主要为侧柏和青檀人工林,黄连木、山槐和刺桐天然次生林。草鞋岭工区的面积为20 hm2,主要为杉木、枫香和朴树人工林。其中,场部工区地势较为平缓,平均海拔为61~140 m,坡度在13°~30°之间,林分年龄约17年,平均胸径3.9~13.4 cm,平均树高为4.6~9.7 m,目前林分质量较差,密度一般。草鞋岭工区地势相对陡峭,平均海拔为225~269 m,坡度为20°~36°,林分年龄约17年,平均胸径9.7~11.7 cm,平均树高为7.3~11.1 m,林分质量较差,密度一般[1]。
1.2 建设目标
退化林场森林恢复工程的主要建设目标是通过采取补植、抚育和林场经营管理等措施,改善林分质量,提高林场退化森林的木材生产效益及生态效益。在青阳县酉华林场森林恢复工程中,场部工区补植树种为青檀,草鞋岭工区补植树种为枫香。这两种树种均为青阳县乡土树种,适合林场条件,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
青阳县酉华林场森林恢复工程的建设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以人工促进更新方式为主,实现多功能森林经营目标。主要经营措施包括清除林场中阻碍目标树种生长的其他伴生树种及杂草,并通过开展抚育工作,对目标树种进行修枝整形,利用林中空地补植苗木。②合理制定木材生产目标,在保证生态功能的同时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在该林场示范区中,青檀林属于多代萌生退化林分,木材产出率较低。为提高其经济效益,需要在确保其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通过培养大径级青檀,拓展木材用途,增加其经济价值,比如将青檀皮作为生产原材料,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③合理选择森林恢复作业技术,逐步改善退化森林生态效应。针对目前场部工区示范林密度过小、生长量下降的问题,主要通过提高林分生产力,逐步提高其生态效应。具体可采取适当补植、降低林下干扰、调整生态结构、促进腐殖质层形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等措施,实现退化森林恢复目标[2]。
2 退化林场生态系统森林恢复技术
2.1 清除杂草灌木
在退化林场的森林恢复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森林恢复技术,确保作业质量和效果。首先应清除试验区的杂草和灌木,为目标树种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分别在场部工区和草鞋岭工区内选择12个样地,定期对其进行杂草、杂灌清理,并与对照区进行比较。
从试验对比结果来看,进行杂草杂灌清除的样地相较于对照区,目标树种生长状况明显更好。因此,要在继续对试验样地进行杂草、杂灌清除的同时,扩大清除工作范围。场部工区的项目总面积为250 000 m2,对其中125 000 m2的场地进行除草除灌;草鞋岭工区的项目总面积为200 000 m2,对其中100 000 m2进行除草除灌。与其余林区进行对比,从目前已完成的除草除灌林区效果来看,目标树种长势也明显转好[3]。
2.2 进行整形修枝
整形修枝是进行退化林场森林恢复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要实现对林场空地的有效利用,必须通过整形修枝,确保新栽苗木的健康生长。在青阳县酉华林场的森林恢复工程中,同样在两个工区内选择12个样地作为试验区,并对其中1/2的阔叶树进行修枝和整形,另外1/2则任由其自然生长,然后对两种情况下的林分生长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试验结果来看,采取整形修枝措施的样地区域,目标树种的总株数和平米株数均高于未进行整形修枝的区域,表明整形修枝措施有利于提高新栽苗木成活率。因此,要在现阶段的森林恢复工作中继续扩大整形修枝范围,在整个林场工区内,先对一般的林区开展整形修枝工作,具体为场部工区125 000 m2、草鞋岭工区100 000 m2。从已完成的工程情况来看,林区内的目标树种株数得到明显提升。
2.3 開展补植造林
补植造林是退化林场森林恢复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在青阳县酉华林场森林恢复工程中,分别在两个工区内选择12个样地,在样地缝隙处进行补植造林,补植后林分密度要达到200株/667 m2。然后与未进行补植的林区进行对比,主要比较其林分生长状态及株数。通过采取补植措施,样地林分生长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计划对场部工区的125 000 m2林区进行青檀补植造林,对草鞋岭工区的100 000 m2林区进行枫香补植造林,分3年完成,每年补植33 333.3 m2。
在补植造林过程中,首先要完成林地清理和场地整平工作,按照设计株行距进行放线和挖穴,并通过整地改善林场土壤条件,提高苗木成活率。其次,在造林苗木设计方面,則坚持优选苗木,严格遵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等相关选苗质量标准,确保苗木根系完好,在作业过程中无机械损伤。然后根据场地实际条件,确定补植密度及配置方式,对苗木采取修枝和浸水等处理措施,在覆土施工中分层踩实。最后通过施足基肥、及时浇定根水,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施肥应以复合肥为主,根据树冠大小,采用环状沟施基肥,追肥多点穴施,结合浇水覆土。此外,为了促进树木生长,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适时排灌,在汛期应及时对低洼的滩地进行开沟排水,确保雨停地干,以防样地积水,影响树木生长;在旱期要及时灌溉,防止树木受旱。
2.4 加强病虫害防治
在退化林场的森林恢复作业中,也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青檀林而言,其主要病害问题为细菌性穿孔病,会造成树叶大量脱落,影响其长势及经济效益;主要虫害问题则包括灰巴蜗牛、山楂红植株、美国白蛾、青檀绵叶蚜、桑天牛等。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和科学治理的原则,重点改善林地的卫生状况,提高林木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同时应设置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结合往年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病虫害治理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可能给林场带来的损失。
3 退化林场生态系统森林重建效果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青阳县酉华林场已经完成了45 hm2示范林的恢复作业施工任务,包括除杂除灌、修枝整形、补植造林和病虫害防治等。从工程自查验收情况来看,补植成活率达到95%以上,效果较为显著。之后将开展全林抚育工作,继续巩固补植造林的成果。因此,在退化林场森林恢复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恢复技术手段,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林分密度和生长状态,充分发挥林场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应。
4 结语
总之,在退化林场生态系统森林恢复过程中,通过明确工程目标,采取有效的作业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林场的林分状况,同时提高林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 1 ] 姬少玲,黄夏.自然恢复和人工重建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辽宁林业科技,2017(4):32-34.
[ 2 ] 刘正德,李雪梅.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框架内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14(1):99-101.
[ 3 ] 王永昌.云台山退化生态系统森林恢复与重建效果研究[J].江苏林业科技,2015,36(2):38-40.
(收稿日期: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