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彦民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9-0165-02 中图分类号: S141.4;S565.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大豆是河南省重要的油料作物,加强对优质大豆高产栽培的研究非常重要。在大豆生产当中,小麦秸秆还田对大豆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从3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秸秆还田后的夏大豆生产能起到一些启发和帮助,推动农业发展。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影响因素;夏大豆;对策
秸秆还田杜绝了大气污染,具有一定的增肥作用,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减轻容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农作物根系的发育,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秸秆还田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是秸秆还田也有其弊端,常年秸秆还田若处理方法不当,也会对下茬农作物造成危害,如土壤病菌增加、下茬农作物病虫害加重、不耐干旱、不抗寒、缺苗断垄、吊死苗、施肥量加大等,导致粮食减产、农民种地成本增加。因此,合理做好小麦秸秆还田措施,才能减轻对夏大豆的影响。
现实情况中,农民对小麦秸秆还田主要的处理方式是机械打碎,没有经过腐熟直接翻犁掩埋地下。豫东地区夏大豆由于抢时节播种,一般是小麦收割完毕后,不进行中耕灭茬,直接铁茬播种。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小麦秸秆直接铺于地面,虽然有一定的阻碍杂草生长的好处,但到大豆成熟收割时秸秆还未完全沤腐,起不到应有的增肥增产、疏松土壤的作用,反而会危害夏大豆的生长。
1 秸秆还田的方式
1.1 粉碎翻压还田
现在的小麦和玉米秸秆收割后,秸秆直接用机械粉碎,然后用深耕犁翻入地下,而后用旋耕机耙碎、耙实、耙透,目前大部分农户采用这种做法。
1.2 覆盖还田
覆盖还田就是上茬农作物收割后秸秆直接覆盖于土壤表面,播种时采用铁茬播种。豫东地区夏大豆生产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秸秆还田。
1.3 焚烧还田
以前不重视环保的时候农户往往都是采用焚烧秸秆还田的方式,省事、省时。随着对环保的重视,现在焚烧秸秆还田的方式已经禁止。
1.4 堆沤还田
这种方式就是把上茬农作物遗留秸秆堆在一起,沤制成有机肥,经过发酵腐熟后施入田地。这种做法费时费力,比较麻烦,现在农户很少使用。
2 秸秆还田的好处
2.1 增加土壤养分
秸秆中含有一定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秸秆还田后所剩营养经过沤腐后对下茬农作物能够提供部分养分。
2.2 改善环境
以前农民为图省事,对秸秆往往一烧了之,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素飘入大气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和行车安全都会造成一定危害。
2.3 增加土壤微生物
土壤里的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微生物可起到分解有机物的作用。土壤微生物不够活跃,会造成有机物不能有效分解,对下茬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2.4 疏松土壤
秸秆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减轻容量,促进微生物活动和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3 秸秆还田的缺点和危害
3.1 弱苗现象
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养分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适宜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30∶1。如果土壤中氮素不足,就会导致微生物和农作物争氮,从而因缺氮出现苗黄、苗弱现象。
3.2 缺苗断垄
大量秸秆还田,使土壤变得疏松和孔隙增大,失墒较快,种子与土壤难以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出苗,田间出苗常不整齐,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3.3 病虫危害
秸秆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且在粉碎过程中很难杀灭。秸秆还田时,幼虫又会被带到土壤中。借着第二年翻土的机会,幼虫会慢慢长成成虫,成为作物保产增产的一种隐患,甚至还会导致作物大幅减产。还田后留在土壤里,农田病虫害特别是地下害虫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危害小麦正常生长。
3.4 降解周期长
还田的秸秆一般留在土壤表层,难以深入地下,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降解,播种时又会阻挡播种机下种,导致播种不均匀。另外,秸秆还田后土壤过于松软,难以控制播种的深度,将造成出苗不齐、阻挡种子出苗等现象。
3.5 提高种地成本
秸秆腐熟期较长,如果没有等秸秆完全被土地吸收消化就开始种新作物,将影响作物的出苗率。此外,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大量的氮素等速效养分,致使土壤肥力下降,影响下茬作物发芽、生根。为了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农户会持续追肥,再加上秸秆中残留的病虫害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种地成本。
3.6 生態位竞争
如果秸秆还田量过大或翻入土壤不均匀,将导致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影响幼苗生长。同时秸秆中的草籽、病菌在翻耕过程中留在田里,也会与作物生长产生竞争,影响作物吸收营养,进而导致作物减产。
4 应对措施
4.1 保证秸秆粉碎质量
调试好机械,秸秆粉碎长度掌握在3~5 cm为宜,以免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秸秆还田并非还田越多越好,其还田数量要根据水源和耕作条件来决定,原则上应保证当年还田秸秆充分腐烂,不能影响下茬耕作质量。
4.2 提高墒情,足墑还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若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故应及时浇水。生产上一般采取边收割边粉碎的方式,及时翻埋有利于腐解。
4.3 土壤及种子处理
采用药剂拌种可推迟病虫害的侵染危害期,保证主根。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包囊线虫病、潜根蝇用40%毒死蜱乳油防治。均匀撒施地面深翻或旋耕土中,以预防和杀死土壤中的病虫菌源和虫卵,达到防控病虫害的目的。
4.4 除草化学
化学除草可以有效清除一些病虫源,减少中间宿主,降低田间湿度,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
4.5 适量增施磷肥
由于秸秆在腐解中具有解磷和增磷的效应,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调节秸秆的碳磷比也不会出现土壤有效态磷的生物固定而导致后茬作物缺磷现象。在秸秆还田同时施用磷肥,特别是碱性磷肥,不仅能促进秸秆有机物的分解,提高土壤生物固氮作物和豆科共生固氮效果,减少土壤、肥料氮素损失,从而提高秸秆还田的土壤生物学的综合效应,也是提高磷肥利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5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 豆天蛾
该虫俗名豆虫,以幼虫为害大豆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轻则吃成网孔,重者将豆株吃成光杆,不能结荚,影响产量。于3龄前幼虫期喷药处理,可用50%辛硫磷乳剂1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或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用药液50 kg/667 m2喷雾。
5.2 造桥虫
该虫种类较多,以银纹夜蛾为多。幼虫为害豆叶,食害嫩尖、花器和幼荚,可吃光叶片,造成落花落荚、籽粒不饱满,严重影响产量。可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40 kg/667 m2喷雾。
5.3 象鼻虫
采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均匀喷雾。
5.4 食心虫
该虫以幼虫蛀食豆荚,幼虫蛀入前均作一白丝网罩住幼虫,一般从豆荚合缝处蛀入,被害豆粒咬成沟道或残破状。用10%氯氰菊酯乳油35~45 mL/667 m2,或敌杀死乳油,有效成分0.5~1 g,兑水40 kg均匀喷雾。
5.5 蚜虫
该虫自苗期起为害,以植株的生长点、嫩叶、嫩茎、嫩荚为取食对象,传播病毒,造成叶片卷缩、生长减缓、结荚数减少,苗期发生严重可致整株死亡。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 000倍液均匀喷雾。
5.6 蜗牛
防治蜗牛的特效药剂比较少,方法也比较单一。可在早晨或傍晚,使用四聚乙醛或多聚乙醛颗粒拌土撒施大豆行间,或直接用颗粒撒施也可。10 d左右撒施防治一次,一般1~2次即可有效控制灰巴蜗牛的危害。在为害盛期也可用辛硫磷或含硫酸铜的药剂,对作物茎叶均匀喷施,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收稿日期: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