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敬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小学课堂中对于情境教学的运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更深入的认识、了解并合理利用情景教学,从而达成高效课堂。
关键词:情境教学;自主探究;策略;问题
1 情境教学对于学生自主探究的必要性
首先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地应用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则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过度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应创设情景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使晦涩难懂的数学问题更贴近生活,是学生更易理解,从而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学科变革要求教师要转换思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理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于是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主动探究与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摆在小学数学教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自主探究中情景课堂的创设方法
2.1用猜想和验证来创设问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入既定情境主动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猜想与验证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
同时,教師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2.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学习知识后又将回到生活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应用题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生活,通过社会调查,收集、整理数据,提出数学问题。课堂上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素材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得很有兴趣,掌握得也非常牢固。
2.3编拟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共鸣,且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例如,低年级新教材中许多主题图,都可以编成童化故事,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产生问题意识。进而在同学们的评判参与中,调动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于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探求问题的解决。
2.4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利用游戏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把探求新知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情感结合起来,启发吸引学生喜欢学、乐于学,使学生在愉悦中尽情地学习。
例如,本学期在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形式对口令游戏教学“5的乘法口诀”,效果就很好。
练习时,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说得数,然后让学生全体(或部分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说得数。接下来采用男、女生互对,小组互对,适时引入竞争与奖励机制,不但活跃了气氛,教学效果极佳。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多形式的互动中,训练了思维,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且根据所学的知识迅速准确地回答问题的能力。
2.5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创设探究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的手脑达到有机结合,学生的思维将会更加活跃,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2.6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教师预设了让学生随便说一个多位数,师不计算就能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当学生对老师的这一快速判断持有疑问,利用计算机验证又准确无误时,定会被老师的敏捷反应充满钦佩,从而沉入到一种思考当中,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研究奠定思维基础。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从而使课堂活跃且高效。
3 情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目标模糊化,缺乏正确引导
创设教学情境应该是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是进行情境创设的核心和前提。为学生学习提供条件,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土壤,不能偏离重点,模糊教学目标。而有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情境却是在兜圈子、猜谜语、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虽然看上去课堂气氛“浓烈”,却淡化了教学的本质内容。
3.2 内容过于生活化,远离教学本质
新课程指出:“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这一新概念相对于脱离生活的倾向,是有针对意义的。但是,有一些老师并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创设情景,而是过多地关注形式,追求时髦,迎合课堂时尚概念,以为只要创设了生活情景就体现了新课程的概念,也不管创设的情景是否适当。
3.3 手段多媒体化,教学过程浮华低效
创设情景一味注重于使用多媒体,以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其实,创设情境不只局限于多媒体、语言、实物操作、游戏甚至教师的手势、体态,都可以成为一种情景。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的情景都适用于多媒体。
结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从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从上述理论来看,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情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