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课中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019-09-10 07:25:37张谋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指导激励合作学习

张谋

摘 要: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学生在体育课中怎样才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们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背景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掌握动作要领。教师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体育   合作学习   指导   激励    评价

一、给学生創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空间

课改教学理念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的主体,在课的各个部分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中通过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质疑、解疑、答疑的几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1、问题的提出。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学习三种主要形式。一堂体育课上解决动作技术的重要问题,对课堂的影响是巨大的。以往常规的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的模式学习。但经常这样做会使学生对其产生厌倦,同时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这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与学生一起质疑,并及时指导学生。使学生在共同讨论中解决问题,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2、树立合作的榜样。

合作意识应是个人意愿、感觉、情感、思维等过程的心理总和,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是合作的重要因素,如果合作有意义,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时,那么,个人就会意识到合作的价值。同伴是学生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学习或游戏中,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参与活动,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3、培养合作的能力。

体育教师在运动方面不是万能的,在有些项目上,学生要强于老师,比如说跳绳,跳绳是全身性的练习,但跳绳的方法又多种多样:有正向跳、反向跳、有体前交叉、双人跳、双跳等等……教师可以将跳法不同的学生分成组,通过观察、讨论去学习别人的不同方式,同时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互相帮助,师也跟着大家一起学习。这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浓了。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们一定很喜欢。

二、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的设计要合理,新《标准》要求:“合理设置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采用适宜的评价手段,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师要明确学习目标,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步骤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根据目标和学生情况来设计问题和教学过程。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技术能力水平,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满足兴趣,实现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创造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发挥。爱迪生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上,都需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兴趣与个性的发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添运动愉快的心理感受及体验。及时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每一次努力行动,哪怕是获得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以肯定、鼓励,并加以表扬、赞美,激励他们做出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三、注重对每一个小组以及每一个学生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评价语言,是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学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人文关怀。教师要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在采取宽容态度的前提下,或者延迟评价,或者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评判,或者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产生争取进的信心,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浓厚兴趣。同时评价学生也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一个途径,应从体能、知识、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抓结果评价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做好评价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成为评价的主体。既有教师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同时也有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中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进阶段,小组合作中的学习活动中的任务分担与成果共享,相互交流与互相评价,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这就为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与同伴共同努力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和结论,在这一活动是学生之间能力、情感、心理不断调整互补的过程。这种合作,通过互相启发、激励,发展认知能力,对一个人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具有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本,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2、《合作学习论》 王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8

3、《中国学校体育》,2004年1期

猜你喜欢
指导激励合作学习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5:36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7:05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0:36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3:16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