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俊
摘 要:高中政治课的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把所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结合,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分析、引导、提炼、总结出要学习的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即学到了理论知识,又能理解,领会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魅力,以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阐明了知识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诚然,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文化素养,提升人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題,所以教育教学必须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新课改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况且,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选择都源于生活、贴近社会,充满鲜明时代气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价值取向。如2015年的全国卷1的39题,2015年全国卷2有一道选择题的题干讲了个小故事,采用情境设计,表现方式相当灵活。为此,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体现"政治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就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谈一点自己的拙见,与同人共勉。
首先、信息时代教师要时刻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学能力和知识素养。现在的高中生借助大众传媒所见所闻有时候比教师都广泛,并且他们思想活跃,作为学生的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要更新和丰富专业知识,也要跨专业去涉猎更为广泛的相关知识,如作为政治课教师必须大量掌握地理和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驾驭教材驾驭课堂。
其次、教学应充分运用生活素材开展课堂探究,来学习知识,总结归纳知识,从而使学生理解生活。夸美纽斯说:“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增进和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中,设置了很“探究活动”如:“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如何讲效率维护公平”,“有序无序的政治参与”,“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等等。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讨论、辩论和归纳总结;或以学生分组在课前调查、分析,而后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探究,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最终提炼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懂得知识就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从而使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和理解生活,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所以,作为教师要随时储备一些生活案例,最好是学生的实际生活案例,也要在政治课上充分利用恰当的案例分析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实际生活关注,培养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寻求道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三、从生活现实出发、把握课堂知识。高中政治课不仅要“走基层”,还要与时俱进,时刻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变化,这是高中政治课的特点。比如:了解国家政策动向,关注社会热点,将教材理论与国家方针政策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理论性和时政性强,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往往不感兴趣,为此教师要与时俱进结合国家政策、社会热点、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求可用的案例对教材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社会变化、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并从中探寻理论知识,理解掌握知识,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如在《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学习中,例举2015年8月11日中国让人民币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参考价相较前一天下调了1.86%,人民币贬值很可能会迫使美联储推迟首次加息,而这对于美国出口商而言则意味着将面对更多的坏消息。还有近两年来,美联储持续加息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及世界经济的带来的影响,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我国的税收的性质作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分配制度等方面思考,以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生活化的政治课教学学生有比较高兴趣,主动在时政资料或社会生活中探寻究竟,并能从中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势头。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宏观调控》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有关房价政策变化,让学生自己在家庭或亲戚朋友中了解最近房价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而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大家讨论,教师参与引导,最后归纳知识点,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从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手段等方面分析,提高了同学们关注时政的热情和信心,也学习、理解、掌握了教材关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培养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教师注意利用学生日常生活行为,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夸美纽斯说:“文字应当永远和事物一道教授,一道学习。”高中政治课教学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提问:假设现在你购买了彩票,意外地中了500万大奖,你打算怎么做?你会A、立刻去商店把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全买回来,宁可把钱花光,反正也是意外之财。B、计算好,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合理分配。C、尽量不花,也许以后有急用,把钱攒起来。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用一个消费心理测试作为引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既让学生深入地了解理论常识,又能感悟到什么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消费观,使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并去观察生活。
最后、在信息化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教学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大量涉猎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知识面,为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如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时,举例"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学生在找和看的过程中思考"嫦娥一号"的成功是谁的功劳?这是不是证明人可以改变规律来为人类服务?这可以看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是什么关系?等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明显高涨,问题的正确率也明显提高了。理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现实世界中生活的人,为此教育应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改革总体规划初探》贺瑞2003年8月第四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夸美纽斯《论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