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莹
[摘要]目的:对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于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技术,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技术后,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6/30)20.0%。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可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与常规输血相比,有利于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输血治疗;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5-0033-01
输血技术的发明是外科手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是临床治疗、抢救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有效方式。然而,在输血治疗中经常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发热及溶血等,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发现,输血时发生不良反应通常是因進入到血液内的异体白细胞造成的,因此减少异体白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输血不良反应,通过少白细胞输血技术的使用,可使得输注血液内的白细胞被滤除,由此可增强输血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对于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2l岁~55岁之间,平均(36.6±3.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平均(36.7±3.1)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技术。为患者注射抗过敏药物、指导静卧、直接停止输血等措施予以不良反应处理,准备急救药物,如有必要可对患者实施急救。
1.2.2观察组: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在输血过程中,对患者严密监测,注意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应按照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对应处理,例如注射抗过敏药物、指导患者静卧,或是直接停止输血等,准备急救药物,如有必要可对患者实施急救。
1.3观察指标: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技术后,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为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后产生的预期之外的意外反应,具体表现为在输血治疗过程中或输血治疗结束后1-2h内出现大于I"C以上的体温升高现象、寒战、呕吐及皮肤红疹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但是一般并不会出现血压降低或溶血现象。由于血型检测技术在已经比较成熟,所以因血型检测错误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在本次研究范围内。
2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技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6/30)20.0%。
3讨论
在临床上,输血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通过输血治疗能够使患者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水平迅速提高,可以有效的干预多种类型的病症,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好的辅助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会经济水平提高,输血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输血前的血型鉴定技术(ABO血型鉴定)可以通过输血前的血型鉴定有效的防止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溶血现象,提高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但是在输血治疗过程中仍存在非溶血性的输血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完成1-2h内出现的意料之外的临床症状,具体表现为皮肤红疹过敏反应、体温升高、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血红蛋白尿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近些年以来,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且输血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输血治疗也逐渐由辅助性输血转变成治疗性输血,由全血输血转变为成分输血。但有的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极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例如发热、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受到极为不良的影响。出现以上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的免疫成分与输注血液中的异体白细胞发生反应产生了白细胞抗体导致的。白细胞在血液内是一种重要成分,可发挥吞噬、消化、抵抗微生物作用。但是异体白细胞往往会导致患者机体形成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由此造成患者免疫力明显下降。而且白细胞对于人巨细胞病毒、T淋巴细胞病毒等病毒担当了宿主的作用。尤其我国目前献血检测系统无法将白细胞内所寄生的病毒进行明确检测,导致患者输血治疗中有可能遭到病毒白细胞的侵袭,从而引发多种传染病。
本文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输血治疗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输血技术,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输血方法,可在输血时将血液内的异体白细胞进行去除,使得患者因输血而出现的不良反应被显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有效预防患者因白细胞病毒而出现一系列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而且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由此可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出现,促进患者健康,对其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技术后,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6/30)20.0%。由此可见,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可采用少白细胞输血技术,与常规输血相比,有利于降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治疗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