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娟
【摘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语感的发生有时几乎与视觉、听觉同步,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学生由独有的词的组合,追溯内在联系,发觉潜藏的信息,体味表达的意象,在心理描摹出其形色状态,领悟其意境情感,如睹形色、如闻声音、如知味滋,窥见其妙,真正走进诗歌的境界。
【关键词】诗歌;语感;感知
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学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敏锐的感觉。”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素养。如果语感的能力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就表现为一接触语言文字,即产生正确的多方位的丰富的直感。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其所抒发的感情是复杂微妙、曲折含蓄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针对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要在诵读过程中体验作品内容和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有意识地加强科学的训练,讓学生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真正走进诗歌的境界,促使语感的进一步形成,作有效的探讨。
一、反复诵读,感知语感
中国古代早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因此,在教学诗歌时,让学生边吟诵、边思考、边理解、边记忆、熟读成诵,使其言皆出吾之口,使其意皆出吾之心。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化为自己的。例如,在教学《鹿柴》时,笔者让学生运用“二二一”的节奏进行朗读: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并做到自然成诵。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图景,真正体会诗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受到情感熏陶。“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很容易把握住了。而《使至塞上》一个“圆”字,一个“直”字,把诗人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象之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虽然消失了,但对故人的思念却像那不尽的长江水,绵绵不断。这种寓情于景的意境,在诵读中使学生深深地领略到诗人的情意,从而受到感染,“冷水泡茶慢慢浓”就是这个道理。
二、品味语言,积淀语感
诗歌的语言精炼,即景设喻,暗藏哲理。如《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以观察庐山的态势姿容为例,说明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横看侧看,观察者观察对象的距离不同——远眺近视,以及观察的角度不同——俯瞰仰望,同一座庐山,在观察者眼里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容貌。诗人只用了一个“看”字表现出六种不同的“看”,精辟简洁。教学时,教师注意让学生去观察,去想象,去领悟。庐山千姿百态、仪像万千的样子不就跃然纸上了吗?接着,笔者提问:“左看右看,为何‘不识’庐山的真正面貌呢?”学生各抒己见后,答案自然而出,水到渠成:“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这对学生的认识水平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提问:“诗人当时身在哪里?只能看到庐山的什么?”学生顺着这一思路就会回答:“诗人当时身在山中,只能看到庐山的无数个局部而不能对整体有全面的认识。”…… 踊跃的发言,使诗中蕴含的道理渐渐明朗。教师再总结归纳,学生就会更明白了。学完《游山西村》,诗人把“疑无路”和“又一村”的转折非常明确地、直接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让这个富有哲理的诗句在我们的面前是那么的好理解、好想象,变得那么的形象,以至于有了一种视觉的感受。最重要的是学生领悟出“山重水复”之后必有“柳暗花明”的这样一种意味。这样,由语言文字追溯内在联系,发觉潜藏的信息,不仅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还领悟出诗文的内在意蕴,积淀了语感。
三、启发想象,诱发语感
诗歌的意境美,诗中所蕴含的情感能量、精神寄托、思想内涵、意境情感丰富。有时学生一听到、看到就能对语言文字产生多层次的感受。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咏柳》的基础上,引导借助图画想象出千千万万条如碧玉般的富有生命力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的迷人姿态。进而获得美的享受,接受美的熏陶;除此之外,更能由“杨柳依依”生发“迎风摇曳”“草翠花开”“枝头鸟鸣”等诸多联想。《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其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可以想象出一个小故事。本来三番回答,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的,但诗人精简成二十字。这对学生理解诗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时,笔者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诗人到什么地方寻找隐者?找到了没有?在松树下遇到童子,向他问了什么话?隐者在什么地方采药?诗人能否找到他呢?”通过回答,学生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体会了童子回答的用意,从中知道不遇隐者不是偶然错过,而是必然,也从中认识到“隐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最后指导学生背诵全诗时,再启发学生想象:山脚下茅屋前两人的问答。山上云雾茫茫,当中有一个隐者,荷锄携篮,攀登在断崖峭壁之上……通过这样的启发想象,逐步深入,诱发了学生对词语的形象感悟能力。
四、紧扣词语,体味语感
品味文章所包含的感情和趣味的语感能力,即情趣感。如,教《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时,教师紧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的“急走”“追”“寻”引导学生思考:“急走”是什么意思?从“急走”可以看出儿童的什么?给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学生在细细琢磨后就会说出:“‘急走’写出了儿童追黄蝶时的活泼和天真可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儿童奔跑﹑扑蝶,而黄蝶飞舞入花中,儿童欲觅难寻的画面。”……学生紧扣词语,展开合理想象。这样,在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推敲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思想教育,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趣,激发起热爱农村庄园生活的感情。最后,还设计了延伸练习,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诗意创作一幅画,看画编故事后写成文,这就创设了新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能力。《小池》一诗很有童趣,核心就是两个字:“小”和“爱”。教师引导学生:第一二为什么要用“可惜”的“惜”呢?这不是很奇怪吗?“泉眼无声”为什么会可惜、怜惜?“为什么杨万里非要用一个‘爱晴柔’呢?”三四句更是颇有意趣,“小荷”,什么是“小荷”呢?……四句诗浑然天成,读起来如行云流水,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心性,都是很好的修养。
综上所述,学习诗歌,只有既弄懂字词句篇,又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所反映的思想感情,才算真正读懂了诗歌。语感的发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促语感养成,就要把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训练的各个环节之中。语感与其他语文能力一样,是靠体验与积累,是靠生活积淀,是靠长期反复实践得来的。在长期接触语言材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语感也会进一步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方智范.谈谈小学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J].语文教学通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