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读”,教出散文的味道

2019-09-10 07:22钱朝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读短句魅力

钱朝阳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耐人寻味的散文,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不注重对具有散文特质的课文进行挖掘、发现与品味,使得这些散文与普通的阅读教学等同,致使课堂缺少了散文独有的味道。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教出散文的味道来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散文表达的细腻之处仔细感悟品味,以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散文味”。

一、品读用词之精妙

散文的用词巧妙,主要在于这些词语贴切地表现出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其中的每个字、每个词都蕴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因此,在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就这些词语进行细细品味,以读出作者用词之精妙,读出这个词语传递出的情思与味道。

1.读词悟情感

散文中有许多词语凝聚着作者深深的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带而过,那么,学生也就很难感受到散文那独特的味道。因此,教师要善于就这些词语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所释放的情感。

如《爱如茉莉》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在学生阅读这个句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坐、卧、伏”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品读,发现从爸爸睡觉的姿势可以看出他即使是睡着了也对妈妈不放心,仍然在担心着妈妈的病情。另外,对“紧握”一词进行品读就会发现,这个词语背后更多地传递着爸爸为减轻妈妈病痛在力量上的支持,这是一种默默的挂念,传递着温暖,他握住的不仅是妈妈的一只手,更是妈妈的一颗心,是平安,是一辈子对妈妈的承诺,这正是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最好的写照。

2.读词品意味

一些词语本来有自己的意思与特性,当运用到文章中时,这些词语的特性就很容易被改变,并且有着特别的意味,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独具慧眼,就这些词语用法独特的地方引导学生挖掘、体验、感受,以使学生从中真正感受到散文的独特意味。

如《姥姥的剪纸》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密云多雨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在这句话中,“拴”字一詞的本义是用绳子系住,再打上结,而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却说姥姥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剪纸怎么能起到“拴”的作用呢?在这儿,如果学生只是从平常的意义上理解,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词语,揣摩词语那独特的意味。经过仔细揣摩,学生才能发现,表面来看这个词语“拴住”的是孩子对自然的向往,是孩子的调皮野性,但实际上隐含着姥姥对孙子的关爱体贴,让作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亲情。这样理解以后,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也必将会更加深刻。

二、品读语句之精到

散文的语言特点不光表现在一些词语的运用上,还表现在一些独特的句子上,教师要能够就这些有特色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感悟体会,以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近作者,体会到作者那独有的情感。

1.品读富有节奏的短句

在散文中,短句因其口语化特征明显、节奏明快、韵律清晰等特点,在创作时深得作者的厚爱。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些短句细细咀嚼、品味,真正感受到散文句子表达的魅力。

《安塞腰鼓》一文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铿锵有力的短句,课文开头“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个短句独立成段,把年轻后生热烈奔放的情感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面前。再如“忘情了,没命了!”这样的短句有力地表现出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止,源源不断的感觉。再如“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短句情感浓郁,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对黄土高原的赞美。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短句,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真正感受到短句在散文中起到的艺术渲染效果与那独特的魅力。

2.品读前后矛盾的句子

在一些文章中,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经常会运用一些让读者感到前后矛盾的句子。如果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对这些矛盾之处一带而过,那么,学生也就很难真正感受到散文那独特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就这些矛盾之处细细挖掘,以使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散文那独特的魅力。

如《灰椋鸟》一文开头有这样的语句:“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在课文结尾处又这样写道:“没有……没有……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灰椋鸟的情感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这些前后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展开细细的品读与探讨,从而使学生明白正是因为作者亲眼观看了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才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热烈与美好,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样的安排看似不合情理,又在意料之中。这样教学,水到渠成,可以使散文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现出来,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品读散文之独特

散文是一种个性化特点比较明显的作品,每一篇作品中的人、事、景、物等都隐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因此,不同的散文风格不同,给学生带来的阅读体验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其风格的独特之处,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

1.关注独特的语言风格

每篇文学作品由于作者不同,他们在性格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方面也自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迥异。在教学时,通过阅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主要描写了波涛汹涌的黄河以及黄河上羊皮筏子上的艄公形象,赞扬了艄公机智、勇敢、智慧与战胜黄河的坚强决心。为了凸显艄公的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一是羊皮筏子的小、轻与皮筏上的人多、重等形成对比,;二是皮筏上乘客的心态与岸上人的心态进行对比。除此之外,这篇散文在展现人物心理方面也有其独有的味道。整体看来,这篇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文章中的重点语句进行细细的品味,从而使他们对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有一个细细的了解与把握,散文的独特魅力也就在课堂教学中凸显了出来。

2.关注文中场景的穿插

对于一些散文类的文章,当作者在叙述某一时期的经历或者情感的时候,在行文时往往会穿插一些当时的场景,这样的穿插不仅可以使文本内容更为充实,还可以突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独特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方能发掘。

如《我和祖父的园子》是一篇回忆性质的散文,主要讲了作家萧红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祖父的思念之情。本文中 ,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自己在祖父园子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了加深对祖父的了解与认识,文中还特意穿插了这样一处场景:在铲地的时候,“我”把谷穗当作狗尾巴草铲掉了。从这个穿插的片段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祖父对“我”深深的溺爱,即使“我”把谷穗铲掉了,祖父也给予“我”足够的包容,并给“我”进行耐心的讲解,也正因为如此,作者的童年生活才充满了无尽的快乐。这就是穿插艺术在散文中那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综合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在教学散文时,教师就要从关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入手,引导学生细细感受品味,分享作者那独特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教出散文的味道来。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湖畔花园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品读短句魅力
短句—副词+谓语
短句—谓语+宾语
短句(主语+谓语)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