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国学经典导读课教学实录

2019-09-10 07:22成冰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期
关键词:路漫漫其修远兮赛龙舟楚辞

成冰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出示图片,请大家猜节日。这是什么节?

生:中秋节。

师:这是什么节?

生:元宵节。

师:这是什么节?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它有很多有趣的别称,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端阳节、午日节 、五月节、龙舟节、 浴兰节、诗人节 ……

师:端午节这天,你们家要做什么?

生:我们家要吃粽子。

生:我们老家要赛龙舟。

师:(出示图片)除了包粽子、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很多很多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给小孩子戴香包,会饮雄黄酒。小孩子会玩一种游戏,叫斗草,人们还会在门前悬挂艾草。有一首儿歌就写了端午节的习俗,我们一起读。

生: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 纪念屈原永记牢。

师:把手拿出来,我们拍手来读。

(生边拍手边读)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师: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呀?

生:屈原。

(播放微视频《屈原》)

师:屈原提出“举贤任能”,提倡国家要交给真正有能力的人来管理。他关心老百姓,写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句,他深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但是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臣”,把他流放到千里之外,他写出了“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屈原的眼睛望着千里之外的祖国,心里难受极了。楚国灭亡后,他沉江自尽,以死明志。后代诗人为了纪念屈原,写了不少诗篇,老师就带来了其中的一首。

(师配乐读《端午》)

师:古人读诗,有一定的节奏,谁还记得古诗的划分节奏?

生:按照音节来分,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分,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分。

师:根据这个规律,这首诗可以这样划分,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生练读)

师:谁愿意来试着读这首诗?

生: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kān          miǎo

堪笑/楚江/空渺渺,

chényuān

不能/洗得/直臣冤。

师:节奏对了,但有一个字读错了,谁知道?

生:“为”的读音在这里应该是第四声,不是第二声。

师:请一、二大组按节奏读《端午》。

(生按节奏读)

师:汉字有四个声调,在读古诗的时候,一声二声我们可以拉长一点,三声四声就应该读得短促一点。我们把这个方法加进去,试着读一读。

师:三、四大组按节奏读《端午》。瞧,我们划分节奏,加上适当的停顿,就读出了诗的韵律。

(板书:划分节奏读韵律)

师:古人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人完全不同,拿到这首诗,完全不知所云,怎么办?别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法宝,谁有火眼金睛?

生:法宝就是注释。

师:是的,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知道诗的意思。请同桌两人一起根据注释说说诗的意思吧。

(生练说)

师:有人沉思,有人犹豫,也有勇者举起了手,请你来说说诗意。

生:端午节从何而来呢?从古代起就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我”嘲笑汨罗江浩浩荡荡,却洗不清屈原的冤情。

(生鼓掌)

师:瞧,我们刚才根据注释就可以明白诗的意思。

(板书:根据注释明诗意)

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到两千多年前,来到波涛滚滚的汨罗江畔。此时,屈原正在江边徘徊,他想到自己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虽九死其犹未悔”,却被小人诬陷,流放到千里之外。他想到国家灭亡了,自己再也不能报效祖国了,他伤心,他苦闷,他悲愤、他绝望,他纵身一跃,跳入了滚滚江水中。

师:请睁开眼睛,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此时的心情吗?

生:听完这个故事,我很悲伤。

师:能带着悲伤的语气读一读这首诗吗?

(生读《端午》,字正腔圆,眉头紧锁。)

师:我听出了悲伤之情。如果把最后一句拖长点,悲伤的情感会更加浓郁。请你再读一次。

生:不能洗得直臣冤。

师:真好,“冤”字拖长了音,悲伤的情感溢于言表。将全诗一起读一遍。

(生读《端午》,声音低沉,尤其读“冤”字时拖长了。)

师:我注意到你刚才紧锁眉头,拳头握得紧紧的,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

生:我非常愤恨。

师:能带着这种情感读读吗?

(生读《端午》,语气激昂。)

师:当一个人愤怒时,速度会不由自主地加快。后面两句可以读快点。你试试?

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语速加快)

师:愤怒的心即将迸射出来,我能感同身受。为什么这个“冤”字你读得这么重?

生:因为屈原这么热爱楚国,却被小人诬陷,他太冤了,想着就令人气愤。

师:是的,通过想象画面,把体会到的情感融入到诵读中,这就是想象画面诵诗情。

(板书:想象画面诵诗情)

(三名学生站起来读《端午》)

师:我听出了你的哀伤。

师:我听出了你的苦闷。

师:我听出了你的憤怒。

师:同学们,把你想象到的画面与感受到的情感用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吧。

(全班诵读《端午》)

师:转过身去,我们一起再次诵读,感受这惊天动地的一幕。

(生齐诵《端午》)

三、自学诗句,学以致用

师: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那就是——

生:划分节奏读诗韵,根据注释明诗意,想象画面诵诗情。

师:请拿出有四句诗的纸,用今天学过的方法任选一句自学。

(生自学)

师:请四名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我仿佛看到了人们正在争着看龙舟赛呢!我要读出这热闹的场面来。

生: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我仿佛看到了人们在赛龙舟,鼓声震天,非常热闹。

……

师:是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就让我们一起加入这热闹的场景吧!

生:(大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生: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我仿佛看到诗人包了粽子,粽子是两只角的,诗人还把艾枝插在高高的帽子上。我要读出诗人高兴的心情。

生: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这是诗人正在买端午节的东西呢!我仿佛看到了街市上热闹的场景。我要读得欢快一点。

师:古人过端午节,要包粽子,要赛龙舟,要插艾草,要饮雄黄酒,我们现在也一样,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刚才同学们说的诗句。

四、介绍屈原,品味经典

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很多,代表作品有——

生:《离骚》《九歌 》《九章》《天问》《招魂》。

师:屈原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叫楚辞。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助词“兮”“些”等,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

(播放微视频:介绍楚辞。)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其中的一段,请大家静静地欣赏。

(播放于文华的歌曲《离骚》)

师:屈原留下了千古诗句——

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前方的路也许布满了荆棘,也许充满了困难,但是我们将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追寻,这是诗魂留给世人最后的吟唱——

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师:这是从撕裂的肺腑里发出的哀伤——

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师:关于端午,关于屈原,还有很多很多。课后我们可以读一读和端午有关的诗,也可以找一找和端午有关的故事和传说。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再见!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子弟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路漫漫其修远兮赛龙舟楚辞
赛龙舟
名人名言
丘树宏的诗
红豆
一个人出门远行
端午赛龙舟
爱过的人会殊途同归
补课这件事
朝华已披 夕秀方振
端午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