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英慧
全国教育大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大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新征程,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部署了任务,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分析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将山西省高等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是我省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任务。我结合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和大家分享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是强化“问题导向”。新时代的“新”在高等教育中体现为:一是当前我国进入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关键期,进入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要明确这个新阶段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二是新的学生群体、新的人才培养使命、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等给传统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挑战。跨入这个新阶段、迎接这个新挑战,必须要深刻分析我们面临的新形势,准确研判我们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明确新方向、新任务、新举措,将下一阶段的精力主要放在弥补发展短板和解决实际问题上来。
我认为,对问题可主要从两个维度来查摆:一是立德树人的维度。要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全方位育人体系的各个环节开展全面的调研和问题查摆,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全面查摆,看看有没有背离立德树人的目标,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作为问题摆出来。二是质量提升的维度。要全方位分析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国内外一流高校相比有哪些差距,找到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认真思考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分步骤、分阶段来系统解决这些问题。将所有查摆出来的问题,绘就“路线图”、明确“责任田”、确定“时间表”,逐一破解。
二是高擎“改革抓手”。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显然已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需求,必须紧跟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为此,必须以断臂重生的勇氣,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破解现有体制机制的弊端,建立有利于激发教育事业发展活力、有利于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有利于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体制机制,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我认为,高校改革首先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首先要统一思想、形成改革共识,要做好充分的改革宣讲与动员,将推进改革与全校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让改革成效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形成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促改革、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啃改革的“硬骨头”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有些没有想到的问题和困难会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不断显现出来。为此,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了美丽的彩虹不畏风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要在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改革引向深入。
三是着重“强特固本”。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在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底蕴,明确新时代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使命,更加注重强化特色发展,通过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建设,坚持差异化办学,集中资源打造学科“高原”和“高峰”,促进内涵发展,争创国内一流,着力打造我省高校“一校一面”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学校工作应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使学生获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贯彻落实好“以本为本”,深入推进“四个回归”,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意识和奋斗精神;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教学质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掀起课堂革命,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通过整顿课堂教育教学秩序,加强以引导学生刻苦求知、不懈奋斗为己任的教风学风建设,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四是勠力“提质增效”。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已进入提高质量的升级期、变轨超车的机遇期、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变轨超车和改革创新都离不开提高质量这个核心,只有沉下心来、稳打稳扎,瞄准质量做好文章,变轨超车才会有不竭动力,改革创新才能破冰前行。提质和增效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办学效益必然提升;反之,办学效益提升了,又会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新时代高等教育要将“提质增效”作为工作的重心。
提质增效是一篇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文章,需要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下一步要发力“提质增效”,重点需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国家“双一流”和我省“1331工程”实施为契机,强化重点学科、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创新团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重点建设机械、材料、控制3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力争1~2个学科进入国家级平台,学科评估排名进入全国A类区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明显提升。二是以本科专业优化调整为契机,进一步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速教育供给侧改革,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做优做强做精特色学科专业,积极培育亟需学科专业,着力打造“重型机械智能化”“先进材料”等多个特色专业群。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学科专业体系和院系设置,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扩大教育开放,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
总体上看,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上世纪90年代大学扩招以来又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我省高校能否抓好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超前布局、趁势发展、奋力突围,直接关系到我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梦想的实现。为此,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教育讲话和本次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高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把准时代脉搏,坚定发展信念,全面革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走出“内卷化”发展陷阱,奋力“变轨超车”,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目标尽早实现。
(作者系太原科技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