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思维”:助推小学语文由“教课文”到“教课程”

2019-09-10 15:31陈月梅高修军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葫芦寓意教学内容

陈月梅 高修军

最近听了三节语文课,分别是《我要的是葫芦》《做一片美的叶子》和《春联》,听课者都感觉到前两节课比第三节课显得单薄,教学内容没有完全铺展开,所教的内容局限于课文,而第三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似乎都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充满着悬念。笔者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说前两节课是在“教课文”的话,那么第三节课则是在“教课程”。前些年,语文教学有“教课文”和“教语文”之辩,“教课文”很容易理解,但“教语文”却很空泛。语文是什么本身就存在着许多的争论,把语文教学定位在“教语文”上有循环定义之嫌,不能够把语文教学是什么说得清楚。笔者所说的“教课程”也许能够缓解这样的尴尬。首先,“课文”是“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上说,“课程”是一个复合的存在,所涉及的内容超越“课文”;其次,“课程”是一个系统,由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部分组成,能够从一定层面上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不至于在“课文”的泥潭中裹足不前。

一、“教课程”打破了“教课文”的惯性

“教课程”是对语文教学本体价值的落实,要把课程标准、课文文本、课文插图、课后习题、学生特点、语言规律等综合考虑,以全局性的眼光精确定位核心教学内容,落实“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尤其是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全面使用的当下,更应该打破过去“教课文”的惯性,从单元导读、课文泡泡、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课后练习中廓清教学目标,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建构合乎语文、合乎人文的语文课程体系。

“教课程”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教学的相关规定性与个人素养的独特性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班本化、师本化,教师应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站立在课堂上。

从这三节课来看,执教者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重在让学生读出人物的情感,体会故事所包含的道理;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时,重在引导学生从“形态”“奉献”两个方面来体会叶子的美,很显然这些都是围绕课文内容展开的,把课文作为教学的全部;教学《春联》一文时,执教者不仅从内容、形式、平仄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春联的特点,而且还补充了大量的春联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运用,同时还插入了明代解缙的对联故事,一节课上得波澜起伏,充满着新鲜感。这些教学内容包括课文,但又不局限于课文,把诸多教学资源进行了选择、重组、设计与实施,这可以说是在“教课程”。

二、由“教课文”到“教课程”中的“关系思维”

“教课文”与“教课程”有一个迥然不同的逻辑起点,那就是“教课文”的内容是单一的,而“教课程”的内容是复合的,而复合是离不开关系的,即各种教学资源之间要有一定的连接才能构成一个教学整体,关系思维在这里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关系上,以关系思维重新建构前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则会呈现出动态、多样、立体的教学样态。

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这两点要求是教学内容建构的基本依据。首先,教师要关注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让学生读得懂;其次,能引导学生将插图和文本结合起来进行理解;最后,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能够进行交流。这并不是完全与教学内容一一对应,而是整合在教学内容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的重构更容易理解,笔者姑且把其分开来谈。

(一)在对比中理解词句:寻找其不可替代性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但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机械化、单一化操作,也就是说我们常常用“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说”“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来谈谈”这样的话来要求学生,这样的要求是笼统的、不具备操作性的。到底如何联系上下文、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仍然可能会摸不着边际,之所以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理解词句时还大多依赖词典和参考书,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对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何为对比?那就是将课文中的词句和一般的词句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其不可替代性。比如说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一个一个”这个词语怎么理解呢?是不是只在表达其落的状态?显然不是的,与“一个一个”意思比较接近的词语是“一个个”,我们可以把两个词语进行对比,从而深入理解“一个一个”,课堂实录如下:

师:同学们,“一个一个”是怎么落下来的呢?

生:就是先落下来一个,再落下来一个,一个接着一个地落。

师:与“一个一个”意思比较接近的还有一个词语,叫“一个个”,把两个词语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呢?

生:“一个个”比“一个一个”少了一个“一”字。

师:是这样的,正因为少了一个字,所以我们读起这兩词语来——

生:读“一个一个”用得时间比较长,读“一个个”用的时间比较短。

师:你们觉得种葫芦的这个人最不想看到的是哪一种情形?

生:我觉得是“一个个”。葫芦很快就变黄、落光了,那多令人难过。

生:我觉得是“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最终也是落光了,与“一个个”一样的结果。“一个个”带来的难过是短暂的,可“一个一个”带来的难过是比较长的。

师:看来词语是有感情的。种葫芦的人看着葫芦一个一个落下来,是多么难过、多么无奈啊!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出这句话。

…………

这样一对比,“一个一个”这个词语就仿佛活了起来,既是基于课文内容的,又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其不可替代性立刻鲜明了,这就是对比的价值。

(二)在转换中练习表达:发现言语的图画性

《语文言意论》一书的作者李维鼎认为语文的本质在于言意互转,这也是典型的关系思维的表现。笔者认为言意互转是需要中介的,这个中介可以是图画。魏晋时期的王弼就说阅读是“言-象-意”的过程,写作是“意-象-言”的过程,很显然这里的“象”起到桥梁作用,笔者所说的图画与“象”有着诸多的相同点。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大部分教师把其作为理解文本内容的途径之一,但这并没有充分利用插图的教学功能,其促进表达的作用没有被充分重视。

本课配有两幅插图,分别是葫芦长势良好和葫芦变黄落地,与文本的主要情节相互匹配,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何借助于插图实现言意互转呢?

第一,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本课插图卡通意味强,事物颜色鲜明,姿态夸张,给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重点突出“看到……的……”,比如“碧绿的叶子”“洁白的小花”“满面笑容的人”等,同时把这些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让学生看得明白、说得清楚、讲得有条理,这是把看到的内容向言语表达转换。

第二,引导学生对课文与插图进行比较。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课文中是如何写这些事物的,并且与插图进行对比,说一说哪里是一致的,哪里是不一致的。如果根据课文来绘画,想象一下那幅画应该是什么样子,请也试着画出来,然后再介绍一下,这是由文本内容向言语表达转换。

通过以上两轮转换,学生就能够有效地沟通,从而促进其言语能力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关系。

(三)在类比中生成寓意:感悟寓言的恒久性

寓言故事之所以老少皆宜、经久不衰,就在于其寓意的深刻性。《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表面上可笑,但所反映的问题却极有典型性,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存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始终也没有跳出“我要的是葫芦”。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寓意并不是教学的重点所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之中不去涉及,重点是如何把寓意传递给学生。教师通常的做法,一是进行现象归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葫芦都落了,种葫芦人错在哪里;另一种做法则更为武断、机械地把寓意抄写出来,让学生去背。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是需要生活经验的累积,所以现在能不能领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试着接触寓意。

笔者认为对寓意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这一个”。“这一个”指的是一篇寓言,是一个孤证,如果我们提供给学生更多一些与此寓意相关的其他寓言,在“類比”之中发现,形成一个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过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具有重大的教学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寓言《拔苗助长》,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故事情节及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从而领悟寓言所要表达的寓意。

三、“关系思维”在由“教课文”到“教课程”过程中的作用

“关系思维”包括并列关系、递进关系、类属关系、层级关系等。从一篇课文来说,可以从文体、作者、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关联;从主题单元来说,可以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等方面进行关联;从年段来说,可以从年段不同教学要求等方面进行关联。“关系思维”关注局部与整体、语言与思维、人文与工具、个性与共性的融合,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更是整个语文世界。关系思维是我们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精准实施的重要工具。

《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散文诗,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都有这样的困惑:文字太美了,觉得可教的点太多了,不知道如何选择。这与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有关,也与教学内容建构能力缺失有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建构不仅要深入,从文本的言语智慧角度出发,设计多层次、多维度的言语实践活动;还要超越文本,把与文本相关的其他资源进行甄别、遴选、重组,生成超文本的教学内容,可以是主题相关的,可以是言语风格相近的,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的作品,也可以是不同文体。本文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他有一本散文诗集叫《会说话的树》,本文就选自这本书,教师可以从金波先生散文诗的言语特点这个角度,在这本书中选择几篇文章进行综合化教学。综合化也是关系思维的表现,关系思维促使语文教学从单一向度转向多维向度。

从以上案例之中不难看出,教学内容的建构、教学价值的体现离不开关系思维。在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转换”“类比综合”等策略生成语文教学的意义,实现语文由“教课文”到“教课程”的转换,这也需要教师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责任编辑:孙丽英)

猜你喜欢
葫芦寓意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葫芦瓜
模仿老鹰的乌鸦
宝葫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画葫芦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