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田园微课程”初探

2019-09-10 07:22:44孙海霞
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具田园田野

孙海霞

农村幼儿园要立足农村实际,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与资源,主动搭建平台,将其教育从园内辐射到田野,引导幼儿走进田野,走进大自然,在强化对幼儿自然熏陶的同时,彰显幼儿区域活动特色。本文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重点探索“田园微课程”的构建策略。

一、在素材上,立足搜集自然资源

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活动器材相对落后,但对于幼儿活动来说,器材并不是决定因素,主观因素才是重点。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教师要放眼周边,放眼农村,主动搜集自然资源作为活动素材。

1.搜集种植源。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等方式,初步了解农作物生长期及其生长习性。具体来说,教师可鼓励幼儿向家长请教,或通过视频、插图等方式初步了解,也可引导幼儿对农作物进行分类,将幼儿感兴趣的农作物进行试种。有场地限制的幼儿园可联系周边农户,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或者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来接触种植活动;有条件的农村幼儿园,可以开辟一块小菜地,鼓励幼儿一起种植,并进行搭架子、收割等有难度的劳动,也可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一起参与。

2.搜集农作物。针对农村幼儿园,构建“田园微课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作物搜集。教师可引导幼儿搜集种子、果实以及根茎等农作物。教师在教学时,针对不需要保鲜的农作物,可以进行简单加工后陈列在相应活动区域;对于需要保鲜的、难以保存的农作物,有条件的可以制作标本;如果没有条件的,也应进行拍照留档,并在相应区域进行展示。

3.搜集旧农具。如有条件,幼儿园可以开辟一个传统农具展览中心。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员教师、家长搜集实物,重点搜集闲置农具,如扁担、箩筐、簸箕等;二是可以与学生一起动手,制作农具模型,如独轮车、石磨等;三是通过百度搜集相應图片,然后进行打印展示。如果条件允许,针对“田园微课程”构建,幼儿园也可以通过仿制适合幼儿使用的农具,如小木锨、小竹筛等,以便运用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

二、在场地上,探索田园开放活动

针对幼儿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将视线从园内投放到园外,乃至田野与大自然中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田园资源开设各种开放实践活动,在丰富“田园微课程”内容的同时,引导幼儿亲近自然。结合农村幼儿园实际,教师可重点探索以下几种课程活动。

1.组织幼儿田野郊游。结合周边不同环境,可在不同季节开展不同形式的田野交友活动。如,组织幼儿到小树林里“寻宝”、捉迷藏;利用荒废的土丘做“冲锋”,或者玩攀爬游戏;可以带幼儿在田埂上行走,进行“平衡木”锻炼;也可以组织幼儿到田野里采野花、挖地洞、抓昆虫、找青蛙,等等。

2.组织幼儿田野散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农村幼儿园也可以把周边农田纳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如,在饭后带幼儿到农田边上散步,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和幼儿园周边的农田,又能进行午餐后的活动,便于消化。

3.组织幼儿参观农田。在水稻插秧或收割的季节,农村幼儿园可以组织幼儿到农田去参观播种场景,让幼儿感知水稻的生长;也可以在收割时,组织幼儿到稻田里拾稻穗,让幼儿了解农民的艰辛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这些活动必须是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4.组织幼儿田园实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重在亲历体验实践。对于有条件的农村幼儿园,可以提供简易的蔬菜种植园以及小动物养殖园,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种植,鼓励他们进行观察,借助画图方式记录其生长;另外,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如鸡、鸭、兔、乌龟等,并试着引导幼儿学会照顾动植物,在实践中体验成长。

三、在形式上,创设田园自然情境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其生性好动,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对此,幼儿教学活动就必须倡导游戏化。毕竟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可因地制宜,积极搭建平台,创设田园自然情境,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田园自然情境的创设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创设田园环境。创设“田园微课程”,前提是要让园区每一面墙壁,每一棵小草都散发着田野的芳香。笔者针对园区环境布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在长廊、墙壁、道路两旁构建二十四节气画廊,呈现相关童谣与画面,利用环境时刻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2)在园区里开辟一块小型农具体验馆,放置农具仿制品创设模拟场地,让幼儿从中体验,乐在其中;(3)在橱窗里定期展示田园画面,主要是家长在田野里劳作的画面,以及教师与幼儿的拍摄画面。

2.推进田园课程。环境是隐性教育,而课程却是显性的。教师可以结合田园知识及相关文化,以及幼儿对田园的理解进行整合,从中创设相应课程。具体分为三类:(1)自然田园,主要介绍农作物、农具,引导幼儿学习简易种植,了解农作物外形以及生长过程,以便从中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思维力和探究能力;(2)文化田园,主要通过图说的方式,引导幼儿搜集有关田园谚语、童谣、故事以及游戏等,让幼儿时刻沐浴在田园文化熏陶之中,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田园的良好习惯;(3)儿童田园,让幼儿用儿童画这一表现形式,描绘他们自己眼中、心中的田园,以便从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结合不同年级,根据不同目标进行组合设置。

四、在活动上,构建农村特色节日

对农村幼儿园来说,贪大求洋,既不可取,也不现实。最好的策略,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际,打造农村有特色、有品位的活动。在构建农村幼儿园品牌特色的同时,也让幼儿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结合农村“田园微课程”构建,其农村特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种植节。结合植树节或者插秧季节,在幼儿园里开展种植节亲子活动。小班幼儿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插图、家长介绍以及儿童画等形式进行展示;可引导中班幼儿走出园区,到田地里参观农民种植,帮助他们形成一种直观体验;可鼓励大班幼儿在家长陪同下在种植园区自行种植一些蔬菜瓜果。农村幼儿园要有整体规划,针对不同年级幼儿,采取不同策略,以便引导他们逐步走进田园、了解田园,培养热爱田园的感情。

2.丰收节。在瓜果蔬菜成熟时,幼儿园可以开展丰收节活动,召集家长一起组织果实评比活动,对被选中的果实进行颁奖。果实可以是幼儿从家里带的,但必须是田地里种植的;也可以是在园区采集的。活动结束后,园所可邀请家长一起共享果实。另外,农村幼儿园如有条件,可以成片种植桃树或者梨树,甚至是樱桃树,这样不仅可以在其成熟时,组织丰收节,也可以在其开花时,组织桃花节、樱花节等。

3.菜花节。对于农村来说,最不缺少的就是菜花。每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周边、到田间,去观察油菜花。小班的幼儿可以拍照留影,进行“我在丛中笑”油菜花摄影展览活动;而对于中、大班幼儿则可开展儿童画活动,让幼儿画一画“我心中的油菜花”。

总之,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创建特色课程,要立足农村实际,立足周边环境,并且进行充分整合,将其融入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融入区域活动之中,融入特色活动之中,这样不仅可以充分构建农村幼儿园特色,而且还能通过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在弥补农村幼儿活动不足的同时,渗透自然元素,为幼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做好铺垫。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英雄幼儿园)

(责任编辑 岳 舒)

猜你喜欢
农具田园田野
古代农具“奇妙夜”
学与玩(2022年10期)2022-11-23 08:32:16
希望的田野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军事文摘(2020年20期)2020-11-16 00:32:10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 01:10:14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 02:47:04
在希望的田野上
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 02:16:44
农具印象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农具史话:耒耜、耧车
时代农机(2015年3期)2015-11-14 01: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