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余颖
【摘 要】重提教育的儿童立场,既是对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更是对当下教育教学的审视。借助互联网课堂观察数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课堂描述性观察记录,从儿童视界审视课堂,帮助教师准确把脉,从而让教学更有效地支持学生学习。
【关键词】儿童立场;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6-0011-05
【作者简介】1.袁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副校长,一级教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2.余颖,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南京,210018)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关于儿童立场
儿童立场是教育应有的立场,是教育者的实践哲学。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核心便是坚持教育的儿童立场,主张教师要认识童心的价值,理解童心、保护童心,把儿童當作儿童,从儿童视界看教育教学乃至儿童自身的生长。
如今,重提教育的儿童立场,既是对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传承,更是对当下教育教学的审视。秉持儿童立场,要把儿童放在课程、课堂的中央,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儿童的学习;秉持儿童立场,需要从教学实践的具体出发,从教学设计开始审视“心目中的课堂”与“现实中的课堂”的样子。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从“只有教的设计”变成了“教学交融的设计”;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充分预设到学的“千姿百态”并将之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促进了每个学生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调控……这一切,需要从目标确定到具体实施的每个环节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此背景之下,本研究借助互联网课堂观察数字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以及课堂描述性观察记录,试图从儿童视界审视课堂——这个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在观察中把脉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把握,客观展示课堂教学行为,同时提出课堂设计改进建议,真正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促进自身发展。
二、课堂观察三维度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进行观察评估。一方面用人工智能传感设备识别、捕捉课堂信息,通过数字平台数据处理,定量分析课堂教学行为及学生学习状态,使课堂观察从主观经验走向客观标准,将人从烦琐耗时的数据处理中抽离出来;另一方面以课堂描述性观察记录师生课堂行为,进行质性分析,弥补仪器无法达成的对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观察与评价。这样,既能有效实现“量的统计”,同时又能达成“质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观课者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观察:
1.情绪表现。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把握学生情绪变化、揣摩学习心理、调整课堂节奏来调节学生情绪,引导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但受到人数的制约,教师依靠眼睛观察无法全面掌握全班每个学生的情绪表现;观课者也同样存在无法实现准确及时地获取相关数据的问题,更不用说观察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了。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浪潮推动了整个教育生态环境的变化。借此契机,在课堂观察时采用传感设备,借助人工智能的面部表情识别技术,实时捕捉学生的人脸图像情感特征,识别学生的课堂情绪表现,同时对课堂活跃度、课堂授课模式等进行量的统计,并借助肢体语言抓捕技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专注程度。
如图1所示,活跃度曲线反映了学生正面情绪变化与行为变化的整体趋势,活跃度值越高,代表课堂气氛越热烈。以一节英语绘本课《Samand the Sun flower Seeds》为例,当进行到6分21秒时,教师安排了“在向日葵地里藏猫猫”的环节,活跃度一下子达到98.4%。此时,学生是兴奋、快乐、享受的学习者,能非常自然地迸出surprise这个单词。而在36分多时,教师安排了“再次阅读文本找寻新发现”的任务,此时的学生是专注、静默、冷静的思考者。
再如图2所示,88%的学生处于中性状态,11%的学生处于高兴状态,除此之外还有惊讶、伤心、厌恶、害怕、生气等多种情绪反馈。如此清晰的数据反馈,将支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促进教师进行更客观地教学反思。
2.思维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发展思维应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旋律。
首先,对话是思维的外显和重要的表达方式,课堂话语表达方式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思维活跃程度。以一节德育研究课《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为例,教学过程不再以“教师提问——学生应答——教师反馈”的线性结构呈现,而是教师带领学生演绎故事,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老太婆叫渔夫去跟金鱼要木盆,渔夫去还是不去”。通过情境中的讨论、交流、反驳、猜测、思辨、创想,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辨析能力。从图3可知,教师讲授只占总课时的4.1%,师问生答只有2.2%,而全班多维互动占到44.9%,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其他时间占比48.8%,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有意识地精简自己的课堂语言,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学生。丰富的对话、交流、展示方式,引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对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内心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对故事中折射出来的生活哲理越来越明晰。这时,学生是课堂的构建者,是自己学习的发现者与探索者。
其次,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以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为目的。依然以上文德育研究课为例,观课者针对“师生对话有效性评价指标频次”进行了记录,从表1和图4中可以看出:教师的问题指向明确,表达清楚,问题的思维层次与学生应答方式情况对应;提问的思维层次合理,教师8次提问中有6次是指向情感态度,说明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相应思维水平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关注到教师的理答方式以鼓励或称赞为主,很少涉及“追问”。作为一种更积极的学习方式,我们认为追问更能激起思维的活力,教师的理答方式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第三,实际操作是启迪学生思维、掌握知识规律的一种有效手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手工作业的“敏锐感觉会迁移到思维上去,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学生通过处理精细的材料,做细致的手工操作,最终实现思维的提升。以科学课《简单电路》为例,教师设计了“连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的任务,对学生来说既新奇又陌生,他们喜欢拿到材料后立即开始实验。从图5中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要经历多次失败后才能成功。这就启发教师在修改教学设计时可以尝试抓住学生的实验记录图以及对小灯泡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让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而引发对“闭合回路”这个规律的思考和归纳。
图5 表达与实际操作吻合性的结果
3.合作效能。
基于数字化的课堂观察平台,通过后台数据分析,最终以可视化成果呈现,这给课堂观察带来了技术性的变革。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重要观察点及观察要素下的各种课堂行为表现,仍需依靠现场观察中的质性分析。
杜威认为:“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透彻地说明他的意见的合理性,应下功夫选择典型的事例作为思维的中心。”小组合作学习的驱动任务或讨论话题是否适切?学生合作讨论的质量如何?观课者深入课堂和小组,对课堂中儿童学习过程的观察进行记录,对课堂提问类型进行记录,对学生小组合作给予客观公正的记录……这样的观察记录多为质性描述,是评课和后续研究的重要依据。
以语文课《春联》为例,教师在安排了第一个小组活动“贴春联”后,进一步加大学习任务难度,布置了第二个小组活动“做春联”,要求4个孩子围绕2幅未完成的春联共同商量,完成创作。课前,教师安排好学业水平各不相同的4名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被观察。根据观察记录,我们看到:
1号:全程专注。在整个讨论中占主导作用,全程专注,积极表达3次,其中有质量的表达2次,能在其他成员阐述完观点后快速思考,给出自己的想法。对成果的贡献度在一半以上。
2号:全程专注,在整个讨论中,积极表达8次,其中有质量的表达4次,在讨论中会快速否定错误答案,在组内有话语权,贡献度高。
3号:全程专注倾听,喜欢自言自语,缺乏有质量的表达,一直附和他人意见,没有自己的想法,无话语权,贡献度低。
4号:全程专注,组织大家分工,积极表达9次,其中有质量的表达9次,会带着大家分析题目,讨论答案,组员听从他的意见,有话语权,贡献度高。但最后小组代表发言的时候却把他
的答案改掉了。
观课者们发现,在有共同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会更高,但表现与任务难度有关,当学习任务难度加大后,能力弱的孩子会有些被动。出乎意料的是,学业水平最弱的孩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却非常的活跃。这可以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
①在小组学习活动中,为什么学业水平最弱的孩子贡献度、活跃度并不是最低?中等的孩子贡献度、参与度较低,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②究竟什么样的孩子课堂学习效率是最低?真的是学业水平最弱的孩子吗?
三、开展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观察实践的再思考
1.課堂观察不能停留在浅层面。
以往,观课者们更多地关注“教什么”的内容立场,后来慢慢转到关注“怎么教”的教师立场,这一次观课者将观察的视角投向了学生学习的真实场景中,研究视角从“观察教师教的技法”转为“课堂上学习是否真的转变”,继“怎么教”之后走向关注“学生学会什么”的儿童立场。但这一认识在当下还没有形成普遍行动和共识。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告诉我们:“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衡量教师专业实践的业绩应该是学生学会什么、何以学会,而不是教师有没有教、怎样教。”因此,他倡导教学设计应该从学生立场设计。我们主要就学生的情绪表现、思维变化、合作效能等三个维度开展研究。
2.课堂观察还需努力拓宽经验层面。
基于儿童立场的课堂观察给观课者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学会重新审视课堂,更全面地了解学情,更好地诊断课堂,更好地以学评教,以学定教。但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对课的目标达成情况目前能达到理解和知道的水平,但如何还原课堂真实场景,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单向发展,转变为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课堂还需要进一步拓宽经验层面。
在有限的40分钟里,观课者根本无法腾出更多的精力来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客观数据,这就容易造成数据的遗失和错误。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课堂观察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做到科学、公正、合理。但是现阶段,机器无法进行“质的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提升自己,学会观察儿童、了解儿童。
3.看清课堂观察的价值定位和追求。
课堂观察指向他人,由观察他人的课堂来引导被观察者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它研究的最终目的绝不是对他人的评判与裁决。对于执教者而言,要特别注重课堂观察后的反馈与建议,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重新进行审视和调整,进行更客观的教学反思。要知道,教师有效的弥补性措施和预判性分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适切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愉悦生长。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所有的技术都是为人服务的,有其利弊。对于观课者来说,也应将课堂观察当成自我反观、帮助自己的工具。通过反观课堂,促使教师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自己的课堂和自己课堂中的学生,自我反思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因此,课堂观察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儿童、了解儿童,促进自身生长。
【参考文献】
[1]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79-83.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2.
[3]环敏.基于问题的课堂观察量表研制[J].当代教育科学,2018(10):21-23,31.
[4]褚清源.课堂观察的迭代升级[N].中国教师报,2017-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