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两朵,是否“各表一枝”

2019-09-10 07:22杨晓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秋声儿童诗小节

杨晓惠

【课例板块】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板块:

板块一:初听秋声,感受秋意。

板块二:想象秋声,感悟秋韵。

板块三:学写秋声,抒发秋情。

这一设计思路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在想象与诵读的基础上,学会仿写与表达。但也有教师提出了另一种教学思路:

板块一:初听秋声,朗读展示。

板块二:寻找秋声,比较形式。

板块三:仿写片段,学会表达。

这一设计思路在于先诵读诗歌,再分析诗歌中三种不同的写秋声的格式,然后进行仿写。

【问题困惑】

这两种设计思路区别在于,思路一重在进入诗歌情境,感悟诗歌内容,在朗读和想象中感受秋天的韵味,思路二则从诗歌的表现形式入手。两种设计都是关于仿写的练习,但是侧重点不一样。

思路一的仿写在于想象其他秋的声音,重点仿写第一节: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思路二则分析诗中的三种格式,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格式写秋天,可以是声音,也可以是颜色。

三种格式如下:

1.一节一种聲音: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2.一节两种声音: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3.一节多种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通过试教对比后,我们发现,第二种设计的课堂呈现相对简洁,但是对于学生的学情基础要求较高,学生还没有感受到秋声的韵味就开始仿写,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第一种设计学生在仿写时相对容易些,但是在课堂上容易出现过多碎片化的解析,诗歌的整体美感和意境容易被打碎。

在现代儿童诗的教学中,应该关注内容多一些,还是关注形式多一些?如果需要在这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话,应该怎么处理呢?

【辨析思考】

哲学家黑格尔强调,内容与形式具有不可分割性,他认为艺术的美正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现代诗歌也是如此,其内容与形式一定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而每一首选入教材的现代儿童诗也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能够产生美学张力的。

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如何正确处理内容教学和形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以《听听,秋的声音》为例,笔者有了以下几点简单的思考。

一、文本解读,根据学情分析内容形式

从内容上来看,《听听,秋的声音》这首现代儿童诗选取秋天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写出了秋天来到,树叶飘落、大雁南飞、果实丰收的美好画面,以声音为意象,将读者带入美好的秋境之中。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也很好地诠释出现代儿童诗的特点,如音乐性、精练性和富含想象性。从“唰唰”到“      ”,从“追上白云”到“掠过田野”,从“在每一片叶子里”到“在每一粒饱满的谷粒里”,形式整齐,读起来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每一行的语言精练,又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另外,诗中为表现秋声采用了三种不同形式,即:一种声音一个小节、两种声音一个小节、多种声音一个小节。正是因为有这样变化的形式,才承载了倾听秋声这样优美的意境,这就是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此外,我们还不能忽略诗歌文本中的儿童性。正因为诗人拥有一颗童心,才创作出如此童趣盎然的小诗。当我们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之后,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从低段过渡到中段, 感性和直观认知大于理性认知。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他们的认知水平,从文本内容入手,进入秋声的意境,再关注诗的形式,即从“内容—形式”进行仿写练习。

如果将这一文本放到高年段去教,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从“形式—内容”的教学方式。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诗文形式的能力,能够体会出诗人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声音的妙处。在分析掌握诗文形式的基础上,走进秋的意境,感受秋声,仿写秋意。

因此,无论是“从内容到形式”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需要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分析学情特点,根据本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板块,达到教学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整合统一。

二、情境诵读,潜移默化感受形式之美

以三年段学生的学情为教学基础,笔者认为,应当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让学生体会到诗歌的形式之美。

《听听,秋的声音》第一、第二小节格式相似,指导朗读时抓住“唰唰”“      ”,鼓励学生读出不同的语速和节奏,表现出不同的心情和感受。语速稍快读出黄叶飘落时的轻快,而语速稍慢,则可以表现出黄叶离开大树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第一、第二两小节还可以小组间比较着读,交替着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读出它们相似的结构特点,感受到诗歌的形式之美。这一细节的朗读指导,就可以巧妙地将诗歌的内容和形式相结合。

第三小节没有用具体的拟声词,表达含蓄,却令人形象地感受到“雁过留声”和一片丰收的景象。这一节在朗读指导时需要重点抓住“一排排”“一阵阵”“追”“掠”“撒”“送”这几个词品读,以感受诗人用词的准确性。这一小节写了两种声音,可以采取男女生对读的方式,引入情境,在男女声不同的音色对比中,感受秋声的丰富多彩。

第五小节概括写出在不同的地方秋的声音,四行诗句式相同:“在每一……”这种排比式的诗句表达形式,应该是三年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教学时可将“素读”与“聊读”结合起来,四人小组内每人读一句进行朗诵展示,再采访一下“叶子”“小花”“汗水”“谷粒”,相信每一位学生会表达不一样的感受。

不断变换读的形式,能激发学生感悟诗歌情感,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诗歌的表达形式,以达到诗歌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相契合的目的。

三、想象仿写,合理梯度促进二者整合

关于《听听,秋的声音》的仿写练习,笔者认为基于三年级的学生学情,可以呈现三种表现秋声的不同格式,鼓励学生选择其中一种进行想象表达。

在仿写阶段,表面上看重点在形式上,其实要想写出真情实感,还是离不开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对大自然的关注,没有观察生活的敏锐感,靠生搬硬套,写出的所谓诗句定然是僵化而不灵动的。从这一点看来,在诗歌教学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需要有机整合与统一。

仿写的形式可以直接呈现,但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和对生活的联系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比如教学诗歌第五小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秋的声音还会藏在哪里。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可出示直观形象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广阔的秋的画卷中。有了文本内容的积累,有了生活实际的联系,有了情感的迸发点,有了诗歌形式的认知,学生的仿写才会水到渠成。

基于三年级现代儿童诗的仿写练习,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拥有儿童视角,引导学生充分内化诗歌语言,激发情感内驱力和表达欲望,才能使仿写练习达到良好效果,以达到内容与形式整合的目的。

现代儿童诗的内容和形式就是并蒂花,缺一不可。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内容和形式的教学不能生硬地割裂开来,而要根据文本特点进行有机融合。在即时仿写的环节中,学生既是读者又是新的创作者,既需“披文以入情”,又需“情动而辞发”,在课堂教学中妥善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才能同时达到这两种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秋声儿童诗小节
教案《创作儿童诗》
快把我哥带走
长了翅膀的儿童诗
秋声
冷月无声
节节草的秘密
演奏西贝柳斯《d小调协奏曲·作品47号》有感
儿童诗的情感表述与情境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