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泥塑在美育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2019-09-10 07:22闵凡思
教育界·A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应用

闵凡思

【摘要】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徐州的泥塑艺术独树一帜。然而在时代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原生态的泥塑艺术受到猛烈的冲击。学校美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探究如何发挥徐州泥塑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策略,符合当下文化教育大融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徐州泥塑;美育教学资源;教学应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12期课题编号:徐教研KT12049立项课题“基于汉文化背景的美育资源开发与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

徐州泥塑艺术属于植根于徐州汉陶文化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是富有民族色彩的文化传承项目,具有较高的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如何将民间艺术转化成美育教学资源,使之与学校的美育相结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徐州泥塑在美育教学中的资源分析

1.徐州泥塑艺术的历史发展

泥塑艺术是一门古老纯朴的民间艺术,早在6000年前的大墩子文化遗址中便有陶屋模型,徐州泥塑在汉代就已经发展成型,出土的汉兵马俑反映了徐州泥塑的艺术成就。明清时期,徐州泥塑越来越丰富,出现了刀马人和各种动物形状的泥塑作品,悠久的发展历史使其逐渐成熟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展现着艺术的魅力,带给人无尽的美感和艺术享受。徐州泥塑鲜明的色彩装饰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现在的泥塑作品创作范围更加广阔,花鸟虫鱼、生活百态,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特点,也显示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其中生动的形象、鲜艳的色彩和灵动的造型等艺术特色使徐州泥塑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但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徐州泥塑艺术的发展受到严重挑战,徐州泥塑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引起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学校美育和“非遗”保护热的双重作用下,我们可以借助校园环境传播徐州泥塑艺术之美。

2.徐州泥塑艺术的美育教学资源开发的意义

首先,将徐州泥塑加入美育教学资源中,可以打破常规的美育教学内容,丰富和完善美育教学材料,扩大学生的美育认知来源和途径。学生亲自参观徐州泥塑并进行实践,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泥塑艺术的感知和认识,这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和发展,符合美育教学目标中的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周围事物中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等培养目标,同时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民间艺术提高表达生活感受的能力。学生通过一块普通的泥土塑造出富有生活趣味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泥塑的搓、拉、团、压等基本技法和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还提高了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其次,将徐州泥塑加入美育教学资源中,可以加强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体验。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感受,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学生通过徐州泥塑了解民间艺术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加深了对徐州传统文化的理解,了解了千百年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过程,同时有利于将传统历史和现代文化相结合,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的文化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将徐州泥塑加入美育教学资源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信息技术时代下,全球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本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扩展下,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精神的灵魂,徐州泥塑在悠久的历史传承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是典型的本土艺术形式。将徐州泥塑加入美育教学资源中,可以引导学生认知相应的风俗民情和历史文化,了解艺人创作的智慧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总之,将徐州泥塑等非遗资源融入学校美育中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徐州泥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美术知识,还是实现学生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将徐州泥塑艺术纳入美术教学中,可以达到一举数得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徐州泥塑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泥塑艺术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首先,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泥塑艺术是对生活内容的反映和创造,和常规课程教学的内容有一定区别。教师可以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探索兴趣。其次,要对造型作品进行动态分析。中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思维趋向于平面直接的感性层面,泥塑属于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感受能力,和视觉、触觉等形成联觉感知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立体抽象的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图片视频、实物观摩等多角度感知艺术形象。最后,根据学生学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应具备一定的泥塑经验,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泥塑艺术的体验。

2.泥塑艺术在美术课程中的教学创意

为提高泥塑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充分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担任评论家。身份的转化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泥塑作品,提高其欣赏、评述的水平。

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意识,面对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教师应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泥塑艺术转变为主动求知,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美术作品的相关知识,而且能让学生接受文化情境的熏陶,形成健康的审美意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手创作。学以致用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动手实践带来的体验和触动远比单纯的思维认知过程深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创作知识后,教师可引导其打破常规的模仿创作,开展各种各样的独特创意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充分利用中小学生创造思维飞速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徐州泥塑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点之一。它凝聚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审美价值,将其纳入美育教学资源中进行开发和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美育思维和创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美术教师要明确肩负的重要责任,积极探究将泥塑艺术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步骤和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王嬴.传统民间美术与现代中学美育的融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87-89.

汤玳.浅谈当代美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大众文艺,2011(13):31-32.

猜你喜欢
教学应用
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联想式教学法在中职历史课堂运用之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