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2019-09-10 07:22侯海林
教育界·A 2019年2期
关键词:求知欲小学数学

侯海林

【摘要】“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是郭沫若先生对学习作出的科学论断。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兴趣是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求知欲越强,学习的动力就越强,学生就能孜孜不倦地钻研、探讨。学生在钻研探讨中获得新知,不断收获学习乐趣,从而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反作用于他们的求知欲,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求知欲;小学数学;学习欲望

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科学与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而孩子的学习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让学生潜心学习,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知识与能力,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之为乐便是学生学习的最大求知欲。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呢?

一、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亲其师,信其道”,做一位学生喜欢的教师,是进行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随着自身的成长,学生对教师有了不同的需求与要求。学生喜欢一位教师,自然而然就喜欢他讲授的课程,也会更积极地投入其课程学习中,这样教师往往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学生也会自觉学习。

1.从学生角度

(1)了解学生,明确他们的需求是什么

每一个年级、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风格都会因教师不同而有所不同。对于刚接手的新班级、新年级,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风格以及上任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模式。对此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为后续备课、上课做准备。

(2)认识学生,熟知每位学生的知识层面与结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同样,只有熟知每位学生的知识层面与结构,了解他们的运用能力,教师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对接,使课堂环节和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更加流畅,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从而产生更多求知欲。

(3)解放学生,打破原有的局限,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了解与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应找到目前本班学生学习的局限,并逐渐打破局限并建立新的学习氛围,从而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课状态: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随意而坐,只要学生的眼睛与思维紧跟着教师的思路,就可以判定为学生在认真听课。

当堂检测:设置不同层次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并当堂反馈,对刚接手的班级可以适当将题目难度降低,让绝大多数学生产生获得感,让他们先逐渐喜欢上新教师。

课后作业:打破传统的观念,并不是每天都要有家庭作业,即便有家庭作业也不一定非得回到家中才能做。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愿意做家庭作业,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根据学生今天的课堂表现决定其家庭作业:表现好,可以取消或减少家庭作业;表现不达标就要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的有无及多少都取决于学生自己。这样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减轻课后负担,同时还能让学生喜欢上教师和这门课程。

2.从教师角度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习观

教师要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出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坚定教育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始终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每位学生都是潜能载体,他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取得进步。而教师现在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培养兴趣,鼓励、相信、支持他们,让他们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更大的求知欲望。

(3)用爱浇灌,用情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更好地烘托课堂氛围,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外,还要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开展情感教育,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变化,用爱浇灌每位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越来越喜欢教师,喜欢这门课程,从而产生更多求知欲。

当学生愿意围着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学生喜欢给教师起外号,当学生拽着教师玩耍时,说明教师已经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这也为更好地教育学生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深研教材,灵活运用,让数学课有意思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依托素养为本的教材进行设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灵活地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数学富有趣味,让学生爱玩爱学。

2.创设情境,让数学课有意义

数学的抽象性强,教师可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学习数学的必要性,让学生从生活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再回归到生活中去。

3.巧设“冲突”,让数学课有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合理地设置冲突,让学生在争辩、分析、交流、总结中理解学习数学,喜欢上数学,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从而产生更大的求知欲。

三、设定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

针对每位学生作出合理、及时、有效的评价,并记录他们每个人的成长,这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学生便有了更多探知欲与求知欲,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不断挑战。评价机制的设定分为个人和集体两个方面。

1.个人评价

(1)根据今天与昨天的比较、现在与过去的比较,对个人做出及时有效的肯定;(2)根据回答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肯定;(3)根据单元检测进步情况、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做出合理有效的肯定。

2.集体评价

(1)小组内评价;(2)小组间评价;(3)班级集体评价。

通过一系列评价,可以把可视化的荣誉证书颁发给学生,如口算能手、计算专家、问题解决专家、数学小老师等。让学生明确自身进步得到了肯定与尊重,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课,对数学课产生更多期待,激发其求知欲。

四、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成就更有魅力的数学教师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怀有爱心与感恩心,充满正能量,每天都是精神饱满,言谈举止间散发着教师的魅力,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会说话,会用儿童化语言与学生交流,有亲和力;

(2)会相处,懂得蹲下身子来与学生相处,尊重每一个学生;

(3)会影响,拥有良好的习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2.潜心钻研,虚心请教,用心设计,专心教学

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心无旁骛地专心教学,付出的越多,幸福感越多,获得的也会越多。

【参考文献】

黄雅芳.激发求知欲 轻松学数学[J].教育艺术,2017(12):39-40.

猜你喜欢
求知欲小学数学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求知欲——学习的叩门砖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