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锋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后。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入挖掘生活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化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提出几点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初中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其他学科,初中数学知识更加抽象和复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结合生活实际开展课堂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想要构建高效数学课堂,需要帮助学生克服知识难点,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沪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内容举出例子开展课堂活动。教师向学生举出生活例子:(1)本班数学期中测试的优秀率是50%;(2)我校六年级人数约占全校人数的15%;(3)一件毛衣中,羊毛占85%,化纤占15%。通过上述事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初步了解百分数,激发学生学习百分數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篮球比赛的成绩,引导学生开展思考。首先,教师向学生出示三场比赛投中的次数。如第一场16次、第二场13次、第三场18次,让学生思考哪一场比赛的成绩最好,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三场的投篮次数,如第一场25次、第二场20次、第三场30次,让学生判断哪场比赛成绩最好,相互讨论如何进行比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投中的比率,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比率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深入讲解百分比,让学生掌握百分比的书写、读法和意义。在初中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利用生活内容辅助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开展课堂活动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不同,每位学生有着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擅长计算,但是空间感比较差等。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自身的能力弱点会影响其学习效果。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沪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合理分成相应的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中,教师为每个小组分发木棍,让学生尝试组成三角形。在三角形拼接过程中,有些小组可以完成三角形组合,有些小组无法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深入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促进其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合作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设置问题悬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悬念设计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活动中,不少学生惧怕教学问题,这不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注重问题思考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有效设置问题悬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例如,在沪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圆的基本性质”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在课堂活动开展前,教师向学生展示破碎的圆形玻璃的一部分,设置相应的问题:小明不小心打碎了一块圆形玻璃,想要重新买一块,但是他需要确定圆形玻璃的大小,从中拿出了一块比较完整的碎片,请你帮助小明通过一定的方式计算出圆形玻璃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悬疑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开展思考和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置问题,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四、开展动手操作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数学知识和原理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通过动手体验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例如,在沪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翻折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相应的工具,如裁剪纸、剪刀等。教师在纸张上画出衣服的一半,然后沿着中线对折,用剪刀剪出图案,展开之后得出想要的图案,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剪刀和纸张,裁剪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在学生完成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剪裁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翻折和轴对称图形,使学生明白,对折线就是对称轴。最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更多轴对称图形,如具有对称性的汉字、京剧中的脸谱以及生活中的建筑等,帮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和应用价值。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图形的翻折过程,并通过观察,使学生深刻掌握对应线段、对应角以及对应点的概念。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形成过程,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今教育更加注重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质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构建高效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今,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设置问题悬念,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瞿燕.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