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丽霞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很大程度上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有助于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内在思维。
一、把握课堂实际,凸显导入的针对性
成功的课堂导入,一定要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既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要针对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拉近学生实际与文本内容之间的距离。
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时,教师紧扣课题中的“三”字,先请学生说出含有“三”的成语,不少学生脱口而出:“入木三分”“三番五次”。随后让学生说出含有“三”的诗句,稍作思考之后有学生说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继而,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归类思考:“这些成语或者诗句中,包括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中,其中的‘三’字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呢?”在深入统整归类之后不少学生意识到,这里的“三”字已经不是单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言其多之意。紧接着,教师相机进行叙述:“其实,在我国很多的传统小说中,就经常使用 ‘三’字来设计故事发展的情节,你还知道哪些?”此时,很多学生的思维被打开,纷纷列举出相关例子:如《水浒传》中有“宋公明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三气周瑜”,《红楼梦》中有“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教师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三”字还仅仅是在表示次数多吗?学生纷纷明晰其中意蕴,认为这里的“三”还揭示出做事不易、极费周折之意,旨在说明事情成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
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导入,有效地触及了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有着推波助澜之功效。上述案例中,教师紧扣题目中的“三”字切入,让学生依序回忆、积累了含有“三”字的成语、诗句和小说情节,逐步引导学生对这个字的含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内在欲望。如此设计,开门见山,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且环节之间逐层递进,不蔓不枝,增强了导入的集中度和深刻性。
二、顺应认知特点,凸显导入的趣味性
小学生正处于生命成长的初始阶段,还未能形成理性的认知能力。教师对课堂的导入就需要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深度参与的热情和动力。
以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笔者就采用聊天的方式,在不经意间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文本的深处。
师:老师想问一下,你们现在还算儿童吗?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属于少年了。
师:那什么阶段的人才能算是儿童呢?
生:天天就想着玩,什么事情都不用干的孩子,应该是标准的儿童。
生:天真可爱、活泼烂漫的是儿童。
生:应该在二年级以下吧。
师:其实,在老师的眼中,你们都是儿童,就像著名作家冰心老人曾经说过:“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你们用自己的行为、说话和思维,一直都诠释着你们就是活脱脱的儿童。既然是儿童,你们就可以怎么样呢?
生:我们就可以自由快乐地玩耍。
生:儿童就可以随时随地玩。
师:是啊!随便怎么玩,随便怎么说,想说什么——
生:就说什么。
师:想怎么说——
生:就怎么说。
上述案例中的导入,就是抓住“你们是儿童吗”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诱发学生进行了热烈而持久的讨论。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相同的是他们早已经不再将自己视为儿童了。这恰恰正是他们作为儿童的最可爱之处。而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思考“既然是儿童,你们就可以怎么样呢”,学生不仅回答的内容丰富可爱,同时也与教师进行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句式训练,这一句式正是这篇课文在后续教学中所着力引导的,是萧红为了展现自己童年生活无忧无虑的集中体现。这种具有鲜明趣味性的导入方式,贴近了学生的内在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促进了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中,多一分源自于心灵深处的感动。
三、打破常规思维,凸显导入的新颖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对于生命个体内在感官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强化内在的感知效果,吸引学生内在的关注指向。教师据此所设置的教学导入,更会让学生产生眼前一亮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时,教师就进行了这样的导入:先板书“吃”“品”两个字,分析字形,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字都有‘口’,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在理解中进行大胆猜想:“‘吃’只有一个口,是大口大口吃饭;而‘品’是三个口,需要慢慢地、细细地品。”此时,教师进行总结:“‘吃’可以狼吞虎咽、饥不择食、风卷残云,而‘品’就不能这样,需要有一番雅致。”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相机揭示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老舍的名篇《草原》,并指出这篇课文就需要如同品茶一般,好好地品味。
老舍笔下的《草原》不仅美得出其,甚至连骏马都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穷乐趣。怎样以文学性的视角来感知老舍的作品,感受名家遣词造句的精妙和智慧,教师并没有生硬地直接传授学生难以揣摩的所谓阅读方法,而是打破常规思维,创造性地借助“品”与“吃”两个字的品味,让学生探寻两个字的共性特征和不同点,然后将学生的关注点从品字转移到品文上,让学生懂得了阅读文本就如同品茶一般。这样的开场导入可谓匠心独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为后续性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做好了充足的认知性铺垫。
四、强化示范效能,凸显导入的简洁性
简洁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准则,甚至可以说是灵魂。著名戏剧大家莎士比亚说过:“冗长是肤浅的修饰。”很多时候,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翔实,常常将一句话能够说清的事情,颠三倒四地不断重复。为了消除这一写作中的陋习,就需要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效能,认真组织教学中每一句话,为学生做好示范。
如,在《莫高窟》一文的教学中,教师直接设计了这样导语:“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那里环境恶劣,气候干燥。甘肃省的玉门关外,更是人烟稀少,植物荒芜,正印证了王之涣的名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然而,就是在这样一片被春风都已经遗忘的土地上,却有着足以绚烂于世的敦煌文明。其中,莫高窟文明据说已经有了1600多年的历史,堪称敦煌文明的瑰宝。”
由于《莫高窟》是一篇以介绍、状物、说明为主的文本,教师的导入也就顺应文本的体裁特点,采用了信息传递的方式进行。综观这一段导语不难发现,教师想要传递的信息量十分丰富,既有对甘肃地理位置的介绍,又有环境特点的描述;然后,教师话锋一转,直接切入了文本介绍的主体——敦煌文明,借助“1600多年”这一数字,凸显了莫高窟文明的重要性和历史性地位。整个介绍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赅,认真研读不难看出这一导入思路正是延续着“全国、西北、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思路,范围从大到小、极富条理地对莫高窟的相关信息进行了传递。
教师的导入最忌讳的就是拖泥带水,臃肿拖沓。为此,教师就需要反复地锤炼自己的导入语言,以简驭繁,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丰盈的意蕴。这一案例中的教师导语,无论是在遣词造句,或者是结构设计上,都极富匠心,是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效仿的重要资源。
阅读教学要深入建立学生与这一篇文本的联系。围绕着这一教学理念,教师就需要准确研制适切的教学内容,设定精准的课堂教学目标,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其中,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要充分考量文本與学生的联结点,重点强化导入的针对性、趣味性、独特性和简洁性,才能完成生本之间的有效对接。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兴仁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