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特角度为切入点,优化教材范例价值

2019-09-10 01:06顾新娟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头语段钱学森

顾新娟

编入教材的文本具有极强的规范性和经典性,是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的绝佳范例。教师对这些“例子”的使用不能停留在肤浅层面,而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开掘其特点,可以是不同寻常的观察视角,可以是标新立异的表达顺序,也可以是出乎意料的情节设置,并寻求示范资源和写作实践之间的对接点,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下进行写作实践,从而使得范例的功能最大化。

一、揣摩独特的观察视角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但究竟不同在何处呢?教材中相同文体的课文不在少数,无论是写景、叙事或者记人,还是表达情感和观点,其共同指向都是突出主体独有的特点,只有在对比之中才能真正探寻出事物的奇特之处,这就需要开掘作者迥异的观察视角,明晰作者的表达特点。

1.对比中感知迥异视角的表达秘妙

阅读教学的价值是要让学生经历感知事物的过程,习作教学的价值则是侧重于让学生经历运用方法的习作实践。在指导学生悟得方法时,就应该力求简约而高效。运用对比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感知异同的思维过程中探寻出作者观察视角的不同。

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刻画了一位乐观开朗、豁达自信的老人形象,作者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有两处,这让很多学生不得其解。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作者观察外貌的视角出发,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秘妙。第一处,作者游览风景,偶然间发现了扫路人,但没有引起注意,只是一扫而过,观察的视角就是整体性、轮廓性,因而描写的角度也仅仅从人物的衣着和扫地的动作出发;第二处,作者已经与扫路人有所接触,被其言行举止所震撼,得以面对面地展开对话,因而描写是以细腻化的视角展开,对人物五官甚至连眼神都描写得异常传神、生动,最终与人物豁达开朗的个性相得益彰。

试想,如果单一地关注某一个片段,作者智慧的设置和安排并不能被人所洞察,只有将两个语段统整起来,以对比的视角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秘妙。

2.延伸中夯实迥异视角的内在认知

方法在明晰之后就需要借助于鲜活的语境为学生的实践表达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范例感知和寫作实践中精准对接。为此,教师可以适度拓展其他相似的文本,让学生在巩固中将认知从模糊转向清晰。

如《变色龙》一文中对变色龙外形的描写与《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外貌的处理就如出一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变色龙外形的语段,并让学生思考:“这两处描写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作者描写的视角有着怎样的不同?”随后教师将两篇课文进行统整联系,总结出“用对比、抓特点”的写作特点,鼓励学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这些看似机械的模仿,其实也是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悟方法的过程,更是在范例的基础上提升、发展与再创造的过程。

状物类文章可以运用这样的观察视角,写景、记人类文章同样也可以,教师要激励学生运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把握自然与生活中的独特现象,真正学会把握人物、景物和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让自己的习作充满奇妙。

二、洞察迥异的表达顺序

一般而言,事件都是由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几个部分组成,但很多作者为了表达需要,并不会完全依照这样的顺序按部就班地描写,常常会打破叙事的基本顺序,这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1.顺序不同,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对于表达顺序的调整,是作者对创作思路和结构的智慧选择,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效果也是非常鲜明的。学生需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感知作者的认知思路,在与作者的对话过程中感知独特的表达效果。如《钱学森》一文,作者就将钱学森奔赴回国的场景放在了开头,事件的结果为什么要放在开头呢?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将这一自然段文字依照惯有的思路放置在课文的结尾,学生立刻就能意识到:一开头就描写钱学森乘坐的巨轮正劈波斩浪前行的画面,凸显了钱学森热爱祖国、归心似箭的心情,起到了强调、突出的表达作用。

2.主题不同,展现迥异的表达构思

《钱学森》一文主要描写了钱学森学有所成,留在美国后时时牵挂祖国,然后排除万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故事。课文倒叙手法的运用,就是借助于一组画面的描写,表达了人物内在的心境。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钱学森刻苦学习的镜头、中秋之夜怀念祖国的镜头,甚至是踏上国土的镜头,可问题的关键是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组画面放在开头呢?从文本表达的主题来看,本文以展现人物对祖国的热爱且渴望回归祖国为核心,因此刻苦勤奋的镜头自然不能契合主题,而中秋之夜怀念祖国、踏上国土已经成为现实,这些都不是前置的最好选择。只有想要回到祖国,但又未能踏上国土,这才是最佳的分寸感,才能将人物内心的渴求、纠结、兴奋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于这样的感知,教师引导学生朝着生活的方向前行,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尝试运用这种倒序的手法,将最有典型价值的结尾放在前面进行描写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自己刻苦练习取得好成绩这件事情,就可以先描写自己获奖的那一刻,然后再描写自己刻苦学习的情景。

纵观整个教学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倒叙的写作特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写作经验。

三、开掘独特的情节设置

教材中叙事类文本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很多故事的情节都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的,对于刻画人物、展现主题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在描写时需要借助于具体的语境,以分步到位的方式,将设置情节的方法转化为实践性的言语策略。

1.学会借助矛盾推进情节

古语有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很多情节的发展如果平铺直叙,就会失去应有的韵味,这就需要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借助人物之间的矛盾展开。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就以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的矛盾推进:初次见面时洪教头一番挖苦讽刺和林冲的谨慎忍让,就是一组矛盾;比武前,洪教头一番炫技与林冲的“被赶上架”,也是一组矛盾;比武过程中,洪教头劈头盖脸与林冲的四两拨千斤,也是一种矛盾;比武结束之后,洪教头颜面扫地、灰头土脸和林冲的谦虚谨慎,同样又构成了一组矛盾。正是这一组组对比鲜明的矛盾,让林冲与洪教头之间犹如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对手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悟这种情节设置的方式,感知表达的精妙之处,丰富情节发展的基本策略。

2.学会借助环境推进情节

叙事性文本离不开三大核心要素,即情节、人物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既是事件发生整体氛围的再现与补充,也是人物形象刻画的有效手段,同时是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对于叙事类文本中环境描写的语段,学生就需要将环境内容与情节发展有机统整,梳理环境与情节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少年王冕》一文为例,课文对暴雨之后的荷花展开描写的语段,就是情节发展的重要推手。教师可以紧扣语段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正是这场暴雨之后的荷花,让王冕“转念一想”,想到了学画荷花,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而这一段描写环境的语段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情节发展的推手,避免了情节的机械推进,同时又使得环境与人物形象相得益彰,让学生领悟了情节设置的写作特点,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高效发展。

其实,独特的情节设置还蕴藏着其他的创作技巧,包括悬念创设、反转释疑等,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故事情境,为发展学生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教材中的文本作为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范例”,不仅具备示范性作用之形,还具备了范例写作之神,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借鉴和模仿的资源,而且能促进学生将写作方法转化为写作能力,让范例的价值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教头语段钱学森
钱学森之答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又见钱学森”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谁打翻了洪教头
谁打翻了洪教头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对比之中见个性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