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茹
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儿童学习评价体系引入国内以后,大家都在本土化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对学习故事的理念背景、实践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再认识、再理解。我园结合当前幼儿玩沙活动的研究,带着老师一起关注幼儿在玩沙活动中正在做的、可以做的事,尝试以撰写“玩沙故事”的方式让教师在玩沙活动中看见、看清、看懂幼儿的学习,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过程,以及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情感等因素,通过评价激发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力量。教师在从初识学习故事到撰写和分享学习故事的经历中有疑惑也有惊喜,他们不断成长……
一、学习故事的运用价值
玩沙活动作为我园的园本特色经历了“十五”课题“幼儿园玩沙活动的创新实践”“十一五”课题“幼儿园玩沙艺术活动的系列开发研究”“十二五”课题“基于儿童关键经验的玩沙活动研究”三个发展阶段。历经十多年的深入探索,我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还产生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出版了《沙之乐章》《缤纷沙艺》《沙艺》三本书籍,从而为借助学习故事来研究玩沙活动提供了经验和理论支撑。
在学习撰写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习故事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有着相同的目标,即发现幼儿当前学习与发展的状况、评估他们的需要,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两者都有相应的评价指标,其内容除了知识与技能外,更强调学习品质(动机)的内容。
学习故事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并直观形象地展现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个性化……因此,学习故事是贯彻落实《指南》的一个抓手,其识别、回应环节更是采用了幼儿直接能听懂自己“正在做的、能做的”和接下来自己学习与发展“可以做的”评价。
学习故事是引导教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让教师一点点地看见幼儿的学习,掌握解读幼儿的密码,也使我园的玩沙活动更贴近幼儿的需要,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具有灵性地调整和变化。学习故事对玩沙内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及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二、学习故事的撰写标准
学习故事由注意、识别、回应三段式结构组成。注意是我园整个玩沙故事的开始部分,有效的注意更是有意义、有感情故事的基础。在撰写学习故事的过程中,我园把《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依据,并通过设计玩沙观察卡预设观察要点,做好观察图示记录。我园让教师运用文字与照片、视频、幼儿作品等多种形式,用好“注意”策略,努力在玩沙现场第一时间捕捉幼儿能做的和感兴趣的事,不漏掉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活动现场。
识别是我园玩沙故事最重要的部分,它承接着注意与回应两个环节。在内容上我园要求基于玩沙关键经验出发,针对注意环节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幼儿正在发展的某些关键经验用重点词归纳。比如,在玩沙中幼儿想出了用直尺建造长城的城墙,这就是“会解决问题”“会用合适工具”。教师要能清晰地抓住重点,突出最感人、最触动内心的内容,准确提炼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回应是玩沙故事的第三环节,我园称之为“机会与可能性”。要让回应更有效,我园归纳出两大寻找原则:
1.从故事的注意部分寻找。因为注意是客观的白描,教师能发现幼儿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他在克服困难时运用了哪些经验和技能、是什么让他如此执着,并在识别部分加以分析。唯有如此,教师的回应才能深入幼儿的心,更能激发幼儿专注地参与到之后的学习中。
2.从幼儿的真实想法中寻找。教师要尽可能地找时间与幼儿天马行空地对话,这会让教师对幼儿的回应更有针对性,也更有价值的依据和保证。当教师的视角真正落在幼儿身上时,学习故事自然而然地就有了生命,就是一个好故事。
三、学习故事的回顾力量
在玩沙活动中,一篇篇精彩的学习故事相继出炉,教师们都非常认真地插照片、写文字,希望能翔实而又全面地记录幼儿学习过程。但这些凝聚教师心血的故事完成以后不应被束之高阁。卡尔教授认为注意、识别、回应只是教师和幼儿在一起时最主要的工作常态,是属于非正式评价,只有从这些非正式评价中选择有价值的进行记录和评价,即记录、回顾才是正式评价,才是课程和幼儿发展的完整状态。因此,我园重视回顾的力量,引导教师持续地学习、倾听、对话、思考和实践,并形成了重要学习事件链,从而了解幼儿的整个学习与发展过程,为课程的调整、生成等提供依据。
撰写完成的学习故事并没有完成它的使命,作为学习故事的主角——幼儿并不是单单被觀察的,他们不仅通过自己的作品等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应与教师和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学习故事,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与幼儿一起分享,我园发现幼儿喜欢听的学习故事具有以下特点:
1.篇幅简短。教师每次撰写的学习故事中包含着重要学习事件链,所以每篇学习故事通常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由于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原先的学习故事需要去繁化简。小故事中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幼儿的学习,把握住“魔法时刻”的关键环节,抓住发展的脉络简要讲述即可。
2.内容丰富。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学习故事不能单一作为某一个主要课题研究的途径,除了知识技能以外的有趣事情都可包含其中。这样的故事才更自然、更真实,幼儿才爱听,也能让幼儿产生共鸣和更多的想法。
3.讲述儿童化。在撰写学习故事过程中教师有偏向于“高、大、尚”的倾向,以至于内容表述趋于书面化、理论化,幼儿往往听不懂、不理解,也难以被感动和激励。因此,在撰写学习故事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要,尽量使用儿童化、口语化的语言。
四、学习故事的教育功能
撰写学习故事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我园尝试让幼儿在玩沙活动中以绘画、手工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学习过程,一起参与到撰写学习故事之中,并在餐后环节、离园环节、亲子讲述等活动中分享故事。幼儿感受到了自己被接纳和理解,知道自己的心声会被聆听,自己的想法能够实现,自己是这个公平的学习环境中有价值的一员。这也许就是学习故事最大的魅力和“魔法时刻”吧。
学习故事的本质,就是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我园与家长分享幼儿的学习故事,让幼儿的学习过程、想法、与周围事物的互动、学习的价值与意义都能被家长“看得见”。我园借助QQ群、微信群、幼儿园网站——班级直通车、微信公众号、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等各种沟通交流平台,分享推送幼儿自己的学习故事和教师撰写的学习故事。家长从开始对学习故事的迷茫,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写自己孩子的学习故事,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学习者”形象被激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增强了对教师的信任,教师在家长心中的专业性提高了,更树立了家长正确的儿童观、学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