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晖 夏文莉
幼儿园生态道德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更好、更全面地理解生态环境,唤起孩子的生态道德意识,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生态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大兴路幼儿园秉持“培德植基 向善寻美”的办园理念,紧锁“幼儿园是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的特殊意义,将“养成教育”纳入“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规划,探索出一条“理念领航、课程护航、活动助航”的“立德树人”生态式养成教育线路,让一颗颗好习惯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种下,伴随并滋养着每一位儿童的终身发展。本文以大兴路幼儿园为例,探讨园本特色课程与养成教育的途径与策略,以期给其他幼儿园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园本生态特色课程让养成教育落地生根的理论阐述
(一)关于生态道德教育
对于生态道德教育概念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研究需要出发,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概念内涵做出阐释。有以下共同点:第一,生态道德教育调整的领域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二,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生态道德素质,使受教育者能够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三,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全面的综合过程,不僅强调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更要使态度转化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道德行为。由此可见,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观或新的教育范式,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观点出发,从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应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显然,生态道德教育任重道远,帮助幼儿树立初步的生态道德意识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关于幼儿园养成教育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的要求,强调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出了“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教育要求和“培养具有崇高思想品德的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本文所谈到的幼儿园养成教育指的是3~6岁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围绕幼儿身体健康、认知提升、情绪和谐、社会性发展展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具有系统性、生活性、主体性和践行性等特点。幼儿园养成教育应有具体的目标和内容,更应注重过程和体验,强调习惯的倾向性比行为更重要。推进幼儿园养成教育、培养幼儿习惯养成成为幼儿园的重要课题。
(三)精准定位生态道德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契合点
幼儿园课程具有综合性特点,即把不同领域或学科的内容相结合,使它们相互之间产生有机联系,以较为和谐和完整的面貌呈现在幼儿面前,与幼儿互动,帮助幼儿全面发展。一直以来,大兴路幼儿园积极回应党中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的教育要求,立足“培德植基 向善寻美”的办园理念,坚持“绿色文化、绿色大兴、绿色习惯 、绿色人生”的办园特色,找准生态教育与养成教育的契合点,构建出生态式养成教育体系。生态式养成教育是涵养生命智慧的根基,它立足人类生态文化环境,着重对儿童行为习惯和道德品性的培养,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让儿童在生命早期的诸多体验中不断践行和体悟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直至构建完善的个体人格与品性。
二、园本生态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让养成教育落地生根
二十多年来,大兴路幼儿园以加强生态道德意识为突破口,以转变幼儿生态行为为关键点,以家园合作为支撑点,以实践活动为延伸点,提出了“智慧课堂+习惯养成+社会实践”的模式,在特色打造中孕育养成教育核心素养,让“绿色”文化引领幼儿园内涵发展,成为培养幼儿养成核心素养的源泉。
(一)挖掘园本生态课程,丰富养成内容
依托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幼儿园生态道德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借助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园在全面了解幼儿园和周边生态环境、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套适合幼儿园阶段的《生态道德教育主题》系列园本课程,以此帮助儿童成为具有生态意识、践行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人,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综合素养。每学期幼儿园会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对课程计划进行有效调整,在园本课程计划里充实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养成课程、军运题材内容,将节水、节电、爱惜粮食、保护动物以及热门的垃圾分类活动等都注入课程。按照年龄段进行合理划分,保证每个班级每周有一次生态环境教育的课程,为了确保课程的有效性,重新打造了生态室、神秘洞。在生态室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如:音像设备、教具、半成品材料等等。在神秘洞添置了孩子易操作和探究的成品材料。这些保证全园孩子能在生态课程的实施中共享课程资源,不断汲取新的素养。幼儿园的生态道德教育挖掘隐含一日活动之中以及园所周边良好的可利用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幼儿好习惯奠基。
(二)生成“一米德育”绿色课程,注入养成素养
1.以“绿色班级”为平台,营造幼儿的居家文化。
幼儿园通过打造“绿色班级”这个平台,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具体采用以下两项活动来推进:一是每学期定期开展一至两次班级环境的评比;二是每学期开展一次班级文化的评比。“绿色班级”的建设诠释着班级成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望,展示着师生们对班级文化的独特见解,真正成为幼儿的学习乐园、温馨港湾、幸福家园。
2.以“绿色活动”为媒介,充实幼儿园的环保内容。
为了让绿色活动真正有效地开展,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努力开发活动课程,开展了一系列的绿色活动,如生态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龙王庙基地活动、生态课程、生态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强了幼儿的环保素养,还使环境教育获得更大的效益,逐步形成自己的绿色品牌。
3.以“绿色儿童”为手段,培养幼儿的“争贤”意识。
为了引导、激励幼儿自主学习、友好竞争的良好品德,幼儿园积极为幼儿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借助童书童梦的推送平台,在园内开展“我的自然笔记评比”“全能宝宝”“三星全能宝宝”“好习惯之星”以及班级开展的岗位管理、劳动岗位小能手等一系列“绿色系列儿童”评比活动。生生争当“绿色儿童”,这样的活动让幼儿的“争贤”意识得到了培养。
4.以“绿色微课”为依托,端正幼儿的品行。
要说一日活动皆课程,那么生态教育处处皆德育,德育无小事,天天得提醒。鉴于这样的理解,幼儿园每周开设“绿色微课”,每天利用“晨读故事会”“ 读书一刻”两餐一点的“绿色微课”。主讲教师由各班教师轮流担任,内容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发生在幼儿间的安全、品行等方面的题材;二是拟定不同主题的阅读内容,如起点阅读、养成故事、环境教育故事、军运故事、主题节日故事等,通过及时讲、天天讲、亲子讲、师生共读等形式,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保驾护航,用经典的诵读不断提升幼儿的绿色人文素养。
5.以周边资源为载体,丰富幼儿的绿色实践行。
为了进一步凸显生态道德教育,让生态活动丰富而有创新,我们从孩子入手,携手家长挖掘现有的周边资源,开展有趣的绿色实践行活动。垃圾分类活动和行走的课程,走进动力再生能源公司的探访,让孩子们真切感受了生活垃圾转化为电能、实现零排放的全过程;基地“行走课程”,赴汉江的世界水日实践行,携手大兴路小学开展了“我是小河长 保卫母亲河”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就像一个鲜活的广告牌,引领家长和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自身做起,学习保护环境、减少公共垃圾,争做文明武汉人。公园的树木、小叶子侦探记等,这种实践行远远超出室内课堂的学习认知,给孩子的是深刻、有回味且有意义的“活”教育,让幼儿着实体验到真实感,这种教育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到,再造生态教育的绿色之美。
三、园本生态特色课程让养成教育落地生根的阶段成果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大兴路幼儿园将养成课程和生态特色课程互融互通,以生态好习惯培养为根基实施养成教育,以环境的浸润、课程的建构、榜样的示范、一日活动的渗透等方式作为实施养成教育的契合点,创新养成教育模式,不断升级生态养成教育体系。
(一)理念创新更新生态式养成教育
1.践行新思想。抓好养成教育,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孩子们“上好第一课”,引导和帮助幼儿“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注入新内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明确了爱运动、乐游戏、讲文明、会生活的好习惯。
3.融入新规划。探索建立完善生态式养成教育课程指导、激励评价、评估督导等长效机制,推动幼儿园幼儿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举措创新全面提升生态式养成教育吸引力
1.开发养成教材,注重课程育人。吸纳“军运会”题材内容,引发幼儿学习军人的先进事迹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
2.丰富主题养成活动,注重活动育人。通过“主题班会”“升国旗”“我从书中来”“小小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开展了“我的中国梦”“三爱”“三节”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全面增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3.建设校园文化,注重文化育人。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园理念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用“一景一色”“一草一木”“一牌一匾”营造养成教育的氛围。
4.推进研学实践,注重实践育人。各班立足园所理念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坚持知行合一,拓展生态式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积累相应的成果。
(三)机制创新实现生态式养成教育全覆盖
1.建立教研支撑机制。不断深入课题研究,结合教研学习开展子课题的相关研究。
2.健全常态督导机制。加强行政值班人员的“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评价”,增设“好习惯随机督导行动”栏目,实现了班级养成教育的常态化。
3.落实后勤保障机制。把养成教育作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对生态式养成教育经费的投入。
综上,大兴路幼儿园秉承“培德植基 向善寻美”的办园理念,持续为生态式养成教育培植创造条件,不断探索生态妙招,将“好习惯”自然传递。在大兴路幼儿园丰盈浓厚的生态养成教育文化氛围中,孩子们习惯自然养成,不断拓宽生态课程,将养成教育和生态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形成以幼儿园为主体并向园外辐射的一体化生态养成教育網络。大兴路幼儿园幼儿生态养成教育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它不仅能提高幼儿园的良好品质,更能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将生态式幼儿养成教育的作用真正发挥最大功效,让孩子在生态的园所中收获自然的养成教育,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宋黎敏.生态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6).
[3]胡小伟,孙敬华.关于养成教育理论的研究综述[J].教育研究,2013,(23).
[4]林园.幼儿园生态式德育课程的实施策略[J].求知导刊,2018,(20).
[5]李雪艳.生态式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与构筑[J].学前教育研究,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