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荣
在讲授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课关于纸的发明时间时,我遇到了学生的如下诘问:“既然纸的发明在西汉,那么战国时期的赵括是不可能‘纸’上谈兵的。那么赵括到底有没有‘纸’上谈兵?”我为学生敏锐的质疑所打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探索,搜集史料对纸的发明、纸上谈兵的历史事实进行实证,证实或者证伪,以对上述诘问作出合理历史解释。以下是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并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成果。
一、纸的界定、发明与史料实证
我们日常所用的纸,按其功能可分为承载信息与非承载信息两大类。前者如书写、绘画、印刷等,后者如吸附、包装、填充等。本文所讨论的纸,主要指前者。中国古代具有承载信息功能的材料还有甲骨、金石、缣帛、简牍等,世界古代此类材料有莎草、贝叶、泥板、羊皮等。可见,单以功能对纸进行界定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结合纸的属性进行界定。《古代汉语词典》将纸界定为:“写字、绘画、印刷等的用品,多用丝絮、植物纤维制造。”《现代汉语词典》将纸界定为:“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的东西,多用植物纤维制造。”由古至今两相比较可得出,纸的主要功能始终是承载信息;纸最早的制造材料可能是丝絮,植物纤维逐渐取代丝絮成为主要制造材料。
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说文解字》成,将纸界定为:“纸,絮一苫也。从系,氏声。”[1]絮,指丝絮。苫,指帘子或席子。从系,指与丝有关。所谓纸,指帘子状或席子状的丝絮。由此可见到公元100年时的中国古人还是以丝絮为纸的主要制造材料的。《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造纸,原文为“伦乃造意……”。其前一句为“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不管是《说文解字》还是《后汉书》都将纸最早的制造材料指向了丝絮或缣帛。
东汉以后以丝为制造材料的“纸”被以植物纤维为制造材料的“纸”取代,许慎解说的“纸”字的古义消失。当代著名科技史学家潘吉星给出了今义“纸”的权威界定:“所谓纸,指植物纤维原料经机械(切断、舂捣)及化学(碱液蒸煮)处理,再制浆、抄造、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片状纤维制品,供包装、书写、印刷等用。”[2]
以纸的界定为基础,我们方可对纸的发明时间进行实证。史学界曾认为是“蔡伦发明了纸”,其史料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著名片段:“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教材相应正文也由该段文字翻译得来。至今,蔡伦仍是有名字可考的最早造纸者。但是,“蔡伦发明了纸”已为新史料尤其是考古实物类史料所证伪。
1925年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提出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3]在实证纸的发明时间时,我们也可以用“地下之新材料”来补正“纸上之材料”。20世纪以来,我国至少7次发现了西汉纸的考古实物(如下表[4]),证实了蔡伦前已经有纸的历史事实,证伪了“蔡伦发明了纸”的原有结论。因为还有少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蔡伦发明了纸”,教材采用了比较严谨的表述:“人们现在一般认为‘蔡侯纸’并不是最早的纸。”
纸名 年代 出土时间 出土地点 备注
1 罗布淖尔纸 前73~前49 1933 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2 灞橋纸 前140~前87 1957 陕西西安灞桥砖瓦厂工地清理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3 金关纸 前52~前23 1973~1974 甘肃居延汉肩水金关军事哨所窖藏清理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4 中颜纸 后1~5 1978 陕西扶风县中颜村汉建筑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5 马圈湾纸 前65~后23 1979 甘肃敦煌马圈湾屯戍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无文字,但可书写
6 放马滩纸 前176~前141 1986 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清理 纸上绘有地图
7 悬泉纸 前140~前7 1990~1992 敦煌甜水井汉悬泉置邮驿遗址科学发掘 纸上有文字
据表,放马滩纸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纸的考古实物。教材也以插图形式将其引用,题为“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放马滩纸有地图,可书写,但确无文字。虽然悬泉纸有文字,但对它的断代史学界还有分歧,有人认为是东汉也有认为是魏晋的墨迹。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关于西汉纸的表述是非常严谨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极好地体现了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教材表述为:“这些残纸文书的发现表明,可能西汉早期就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
综合运用上述文献类史料和考古实物类史料进行实证,学生比较顺利地得出了中国古人在西汉时发明了纸的历史事实。
二、“纸上谈兵”的来源、形成与史料实证
既然纸的发明在西汉,那么赵括作为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用纸进行谈兵的历史事实是不存在的。但是成语“纸上谈兵”真实存在,这就涉及到该成语的来源与形成。
纸上谈兵的来源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因地得名,其缘起却在上党。上党地区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的上党战役就发生于此。战国末期的上党,其北部、中部、南部分别为赵、魏、韩占有,分别设有上党郡。战国时期的郡,多设于边防要地,足见三国对上党地区防卫的重视。作为秦国,只有完全控制上党地区,才能高屋建瓴横扫三晋之地,实现其东进六国一统天下的野心。“长平本身是整个上党地区具有诸多军事地理优越条件的极理想的战略重地”[5],长平之战当然地成为了秦赵上党地区争夺战的重中之重。较早记载长平之战的文献有《战国策》。稍晚则有《史记》,其中《白起王翦列传》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较为详尽。白起和廉颇分别为秦赵交战双方的军事指挥者,战争后期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白起王翦列传》从“(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一直到赵军全军覆没,白起“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国大震”。[6]《白起王翦列传》侧重于对长平之战的历史事实进行叙述,对长平之战秦胜赵败的影响、原因的分析相对较少。
长平之战的影响远不止是“赵国大震”,它“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秦赵之间的一次大战”[7],它实际上成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赵国战败,四十万降虏被坑杀,几乎使赵国的军事力量丧失殆尽。秦国战胜,控制上党地区,占据了东进之路上的军事制高点,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正因为长平之战的深刻影响,古人对秦胜赵败的原因分析也不曾停歇。受历史局限,古人的分析往往失于偏颇,重军事而轻经济、政治,重主观而轻客观,重局部而轻全局,重战术而轻战略,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是不相符的,可能产生错误结论。成语“纸上谈兵”的形成就是分析偏颇的结果,是将赵国战败简单地、片面地归咎于赵括空谈军事脱离实际的结果。具体地说,赵括空谈军事脱离实际,是赵国战败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是役赵国战败的最根本原因还是赵在综合国力上逊于秦。”[8]
司马迁当属中国古代史学家中的佼佼者,其对秦胜赵败的原因分析也略显偏颇,其分析主要集中于《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9]赵括擅辩浮夸,轻言兵事,导致其对军事的指挥必然不切实际。知子莫如父,借赵父之口,司马迁认为赵括高谈阔论不切实际溢于字表。司马迁对赵国战败原因的分析成了后人进一步分析的重要基础。在司马迁后一千多年,明朝洪武年间,“翰林学士刘如孙曾写诗讽刺赵王昏庸无能和赵括兵败长平的往事。其中一句是‘朝野犹夸纸上兵’”。[10]“纸上兵”是后人在司马迁分析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概括,实际上是“纸上谈兵”的最初形式。成语“纸上谈兵”的形成不早于明朝,此前古人可能多用“书生用兵”来表达相同意义。“纸上谈兵”为今人接受和熟知,与《上下五千年》的广泛影响有关。《上下五千年》初版于1979年,再版于2002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裁剪,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11]其中第40则故事取名为“纸上谈兵的赵括”,故事中作者选择的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分别是赵括和长平之战,将故事文字与《史记》文字比较,可见得故事根据的史籍材料主要是《廉颇蔺相如列传》。《古代汉语词典》也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纸上谈兵典故的来源。
综上可见,虽然长平之战战国、西汉时早有记载,而成语“纸上谈兵”的形成却要晚得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三、史料实证与教学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实证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为预设性,二为生成性。两者各有所长相互弥补,本文讲述的主要是生成性史料实证,具体地说是由学生诘问引发的史料实证。首先,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管是对教材、试题还是教师都可作大胆质疑,这是生成性史料实证的来源。没有质疑,就没有生成。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史料并对其进行分类。在大数据背景下,搜集史料的途径丰富便捷,可以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可以利用知网搜索并下载论文,可以利用亚马逊等网络平台购买书籍。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可信度高的权威史料,如史家之絕唱《史记》、教材引用插图“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另一方面,身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对中学生而言可将史料定义得宽泛些,只要可为学生学习、研究历史所用的一切资料都可称为史料,如学生日常所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标准对史料进行分类。借鉴王国维先生的分类,学生可以根据形式将史料分为文献和考古实物两大类,如本文学生所用史料多为文献,而考古实物学生往往无法亲身接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利用好文献史料,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间接接触到考古实物,如照片、模型等。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严谨地得出历史事实。教材对纸的发明的表述就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是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本文中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可以得出如下历史事实。第一,纸的发明时间在西汉。第二,赵括的不切实际直接导致了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第三,《史记》强调的赵国战败原因,为明朝刘如孙进一步概括为“纸上兵”,至此成语“纸上谈兵”形成且为后人接受和熟知。
【注释】
[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76页。
[2][4]潘吉星:《西汉工匠发明了纸》,《博览群书》2008年第3期。
[3]李锐:《“二重证据法”的界定及规则探析》,《历史研究》2012年第4期。
[5]余准:《长平之战谁是谁非》,《国学》2009年第5期。
[6][9]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33-2335、2447页。
[7]钱林书:《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6期。
[8]张广志:《关于秦赵长平之战的几个问题》,《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10]如三:《纸上谈兵》,《安徽教育》1987年第8期。
[11]林汉达,曹余章:《上下五千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