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
- 纸上谈兵
为上卿。他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辩论不过他。因此,赵括自以为天下无敌。赵奢曾说:“赵括把打仗说得太容易了。假使将来赵国不任命他为将军,那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为将军,导致赵军大败的人必定是赵括。”多年以后,赵奢去世了。秦军再次入侵赵国,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虽然年纪大,但打仗很有办法。秦军使用反间计,使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没有作战经验,却自认为很会打仗,完全照搬兵书上的计策,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法,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全被歼灭,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3年6期2023-05-29
- 由纸上谈兵说开去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赵括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预测将来赵国如用他为将,一定会遭受失败。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市附近)坚持抗敌。起初廉颇负责指挥,使得秦军无法取胜。后来秦国实施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消息。结果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
检察风云 2023年6期2023-03-28
- 长平血书——“纸上谈兵”的代价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由他统领四十万赵兵对抗生猛的秦国,结果会怎样?编辑:我原先是守卫长平的一名小兵,后来变成了秦国的俘虏,现在,我是长平之战的一个幸存者。在这里,我要把长平之战的真相告诉你,告诉那个昏了头的国王,告诉赵国所有的老百姓。赵括当上统帅后,把廉颇将军以前定的规矩全推翻了。廉颇说用防守来消耗秦军兵力,他说秦军一來就出营迎战;廉颇说秦军退了不能追,他说败兵更要杀得片甲不留……一开始,他还真打了两个胜仗,十分得意,还说“过几天就打到秦国去”。可是万万
快乐作文(5.6年级) 2022年9期2022-05-30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我”正确的
思维与智慧 2022年15期2022-05-19
- “纸上谈兵”新解
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二是三国时期蜀将马谡。两位只尚空谈,不务实际,后果令人唏嘘。赵括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学习兵法,高谈阔论用兵作战之道,天下无人能及。赵括曾与其父谈论用兵,赵奢驳不倒他。赵奢曾言:打仗,险象环生,赵括却吹得易如儿戏,倘若赵括为将,定然一败涂地。尔后,赵王听信谣言,削去老将廉颇兵权,以赵括为将。赵括是纸上谈兵的高手,实战的矬子,而且还自以为是,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一意孤行。长平之战惨败,不仅自己被秦军射杀,还葬送了四十万赵军将士,把赵国
清风 2022年1期2022-03-15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談兵”的千古骂名。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换位思考,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
华声文萃 2021年12期2021-12-21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名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若父,其父赵奢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的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帥,作战过程中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赵括没能多角度审视自己,才陷入了“完美主义”的误区,最终落得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凤如摘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萤火小语:察人观物,只有从不同的角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2期2021-12-09
- 让善谈兵者且去“谈兵”
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军闻之大喜,立即发起总攻,不仅射杀赵将赵括,而且坑杀了赵军40万精锐之师。赵括因此成了夸夸其谈、误身误国的代名词,被贻笑千古。别看赵括领兵打仗“若胶柱鼓瑟”,身死军败,但我们对他的才华却不能视而不见。史载,赵括从小就跟父亲赵奢学习兵法,和他父亲讨论起军事问题来,父亲赵奢都难不住他。他父亲赵奢乃是何许人物啊,赵之名将战功显赫。史册对赵括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才华未作任何批评,就是埋怨赵括的老将廉颇,也只是说赵括“不知合变”,没有实
廉政瞭望 2021年23期2021-11-15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担带兵打仗大任。在趙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了解对方易,了解自己难。其实,要真正了解自我,不妨换位思考,试着从别人的立场、别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你才能摒弃自我“感觉良好”的弊端,才能真正走出“完美主义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40期2021-10-18
- 且让赵括去“谈兵”
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为将,最终不仅射杀赵括,而且坑杀了赵军四十万精锐之师。赵括因此成了夸夸其谈、误身误国的代名词,被贻笑千古。赵括虽然没有实战经验,却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同样,有许多身经百战的常勝将军,也不一定都是军事理论家。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关系的综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学科越来越多,每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难以成为各方面理论和实践的全才,所以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来从事专业的理论研究工作。三国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37期2021-09-26
- 让善谈兵者且去“谈兵”
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为将,最终不仅射杀赵括,而且坑杀了赵军四十万精锐之师。赵括因此成了夸夸其谈、误身误国的代名词,被贻笑千古。别看赵括领兵打仗“若胶柱鼓瑟”,身死军败,但我们对他的才华却不能视而不见。史载,他从小就跟父亲赵奢学习兵法,讨论起军事问题来,赵奢都难不住他。赵奢乃是何许人?赵之名将,战功显赫。史册对赵括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才华未作任何批評,即使是老将廉颇,也只是说赵括“不知合变”,没有实战经验而已,同时也是充分肯定赵括“能读其父书传”的军事理论
杂文选刊 2021年9期2021-09-09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其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秦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1年7期2021-08-09
- 关门捉贼
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赵括熟读兵书,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是名将都难不倒他。但是,赵括最终被敌人用了他非常熟悉的“关门捉贼”之计彻底打败了。赵括带了四十万大军到长平,与秦将白起对阵。白起故意先让赵括的军队取得了几次小胜,把赵括的军队引到秦军的阵前;然后兵分几路,形成对赵军的包围圈,最后攻占了赵军的后营,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中了“关门捉贼”之计,一连四十六天,弹尽粮绝,突围又失败。赵括自己中箭身亡,赵国四十万大军都被秦军杀戮,从此一蹶不振。说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7-09
- 赵括不止纸上谈兵
语,自然就会想到赵括。因为其自小就熟读兵书,知晓兵法,谈论军事,连其父亲——赵国著名将领赵奢都难不倒他。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通晓兵书的赵括,因只会念念兵书,不懂得随机应变(蔺相如的评价),在春秋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长平之战中,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军,彻底毁掉了当时很有实力的赵国。也因此,世上多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后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感到赵括统军兵败,不止于纸上谈兵。其一,他贪钱图财。赵国孝成王听信秦国间谍的谣言,决定让赵括统军出征后,赵括的母亲立即给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2期2021-04-19
- 让善谈兵者且去“谈兵”
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军闻之大喜,立即发起总攻,不仅射杀赵将赵括,而且坑杀了赵军40万精锐之师。赵括因此成了夸夸其谈、误身误国的代名词,被贻笑千古。别看赵括领兵打仗“若胶柱鼓瑟”,身死军败,但我们对他的才华却不能视而不见。史载,赵括从小就跟父亲赵奢学习兵法,和他父亲讨论起军事问题来,父亲赵奢都难不住他。他父亲赵奢乃是何许人物啊,赵之名将战功显赫。史册对赵括的军事素养和理论才华未作任何批评,就是埋怨赵括的老将廉颇,也只是说赵括“不知合变”,没有实
廉政瞭望 2021年12期2021-03-25
- 文言故事素材活用点拨(十四)
登高峰。纸上谈兵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杀赵括。括军败,数十萬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故事大意】赵括从小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1年5期2021-03-08
- 纸上谈兵新解
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二是三国时期蜀将马谡。然两位只尚空谈,不务实际,后果令人唏嘘。 赵括乃战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学习兵法,高談阔论用兵作战之道,天下无人能及。赵括曾与其父谈论用兵,赵奢驳不倒他。赵奢曾言:打仗,险象环生,赵括却吹得易如儿戏,倘若赵括为将,定然一败涂地。尔后,赵王听信谣言,削去老将廉颇兵权,以赵括为将。赵括是纸上谈兵的高手,实战的矬子,而且还自以为是,听不得任何不同意见,一意孤行。长平之战惨败,不仅自己被秦军射杀,还葬送了四十万赵军将士,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9期2021-01-01
- “纸上谈兵”与《孙子兵法》的企业应用
朝诗人徐钧专门以赵括为题写了一首诗:“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诗中描述赵括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真正的实践智慧。正如清代诗人吕敦礼在《感怀次邱仙根工部粤台秋唱原韵》中所说:“只知纸上谈兵易,那觉军前却敌难。” 至于“纸上谈兵”一词何时出现似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括不幸躺枪这是事实,所谓凡事皆有因果,“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也就因为赵括从此有了出处。千百年来,人们常常以“纸上谈兵”来嘲讽一个人囿于所学、巧舌拙行、不善机变,于
孙子研究 2020年1期2020-11-30
- 纸上谈兵
,钦佩他的才能。赵括听了心里洋洋得意,嘴里情不自禁地说:“打仗很简单,没什么了不起。”赵奢看到兒子这个样子,摇头叹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便罢,如果让他统军作战,那赵国就要毁在他的手里啦。”几年后,秦国进攻赵国。赵国大将廉颇带兵驻守长平。他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认为不能硬拼,于是采取防御的战略战术,企图拖住敌人。可是赵王听信了谣言,中了秦国的反间计,认为廉颇年老体衰,不能抵抗大敌。于是撤换了廉颇,派赵括为大将前去抵抗秦军。赵括威风凛凛地来到前线,按照兵书上的条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0年5期2020-06-19
- 『装』
赵国送上不归路的赵括,其“纸上谈兵”的装,与殷浩毫无底线的装如出一辙。对此,连其父赵奢,也看透了赵括“装”的把戏。断言“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看来,“装”能惑众,亦能惑主。甚至,自以为聪明、高高在上的智者,也会败给“装”者。当时,赵王要出击,廉颇要坚守。能“装”的赵括,靠嘴上功夫赢得赵王信任,取代了廉颇。秦国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胜。原来,之前“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杂文月刊 2019年19期2019-12-04
- 前方
廉颇,唯惧马服子赵括!”这一消息传出后,邯郸人沸腾了,一传百,百传千,已经传入王上的耳中。明日王上定会传将军入宫。“臣以为马服子不可为将。”身着白衣的蔺相如坦然道。“为何?”“赵括才名虽大,只是纸上谈兵,不知据实应变。赵括为将,犹胶柱鼓瑟也。盛气过甚,轻率出谋,易言兵事。”孝成王不语,廉颇已与秦军对垒三年,虽坚守住阵地,但赵国粮草早已不足,如此耗下去,迟早不战而败,只能速战速决。天将破晓,红烛早已燃尽。我为将军梳好发髻,整理衣冠。看着铜镜中的人带着一夜未睡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3期2019-09-10
- “装”
赵国送上不归路的赵括,其“纸上谈兵”的装,与殷浩毫无底线的装如出一辙。对此,连其父赵奢,也看透了赵括“装”的把戏。断言“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看来,“装”能惑众,亦能惑主。甚至,自以为聪明、高高在上的智者,也会败给“装”者。当时,赵王要出击,廉颇要坚守。能“装”的赵括,靠嘴上功夫赢得赵王信任,取代了廉颇。秦国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胜。原来,之前“赵括自少时学兵法,
杂文月刊 2019年10期2019-07-13
- 胶柱鼓瑟
】赵孝成王因为(赵括的)名气任用赵括,就像用胶黏住柱子来弹琴一样。赵括只能读懂他父亲的兵书,(但却)不懂得随机变化。瑟:一种古乐器。这个成语是说用胶把柱黏住以后演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典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垒,此时赵奢已经死了,蔺相如病重,赵王先是命廉颇坚守营垒。后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说秦军最怕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遂改用赵括代廉颇为将。蔺相如劝阻说,赵括虽熟读他父亲
长寿 2019年2期2019-01-27
- 聂荣臻调“虎”离山
机关的重点进攻。赵括轻出长平关战国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国名将廉颇屡次挫败秦军。秦军用计使赵王对廉颇起了疑心,将廉颇撤换下来,派去了无实战经验的赵括。秦将白起为了引诱赵括离开长平关,故意打了几个败仗后退走。赵括杀出长平关,出城追击秦军,结果进入秦军的埋伏圈。白起将赵括的40万大军截成两段。赵括只好就地筑起营垒,等待援兵,然而援兵被白起悉数歼灭。赵括苦等无果,这时秦军故意引诱赵括强行突围,结果赵括离开营垒,再次进入秦军埋伏固,全军覆没。在这里,秦军3次使用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6期2018-07-19
- 长平之战,赵括真败于无能吗?
、赵大战于长平。赵括中途受命,兵败身死,赵军俘虏四十万被坑杀,还衍生出一则“纸上谈兵”的成语。赵括对赵国长平战败的责任,已属千载不刊之论。直到亲身到长平战场故地游历一番,对照山河形势与古史的记载,我才感到史实也许并非如此简单:赵括在当时做出了最冒险、可能也是最高明的决策,而导致他失败的,却是赵军内部的纷争和背叛。一长平古战场遗址,在今山西晋城的高平市(县级市),朝市区方向步行,逐渐走到了一个“箭头村”。这里历代一直有青铜箭头出土,所以变成了村子名。唐人张守
领导文萃 2018年10期2018-05-28
- 二代“赵括”
下我班的“二代‘赵括”。他有着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那双小眼睛总是咕噜咕噜地转个.不停,就像脑子里面时刻装着无数条妙计。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同学们谁能用海上日出造出一个最生动的比喻句。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窃窃私语了,“海上日出”怎么造句呢?太阳出来,太阳是圆滚滚的,海是无边无涯的,对不上啊?正当大家冥思苦想的时候,他快如光速的大脑一瞬间生产了一个金点子。“太阳如剛出壳的小鸡,从无边湛蓝的蛋壳中出生了。”这生动又形象的比喻句,不但赢得了一片掌声,还
文学少年(小学版) 2018年10期2018-03-02
- 那些消失的声音
周围遍地的尸体,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孜,卒四十万人降秦军,秦军尽坑杀之。按照史书的记载,赵军五十万人此刻还剩下二十万,而秦军的五十八万兵马也“伤亡过半”。此刻,双方兵力应该是差不多的,倘若赵军背水一战,再做一次困兽之斗,那么胜负也还未可知,那么,为何赵将军在生命最后一刻会下令全军投降呢?若是怕死,却为何要在自己死后投降呢?天空中飞来几只寒鸦,怪异而又凄凉的叫着,仿佛作出了对我的回答。结束吧!结束这一切吧!赵国赢了又如何,秦国胜了又怎样?这天
当代教育 2018年4期2018-01-23
- 纸上谈兵的故事
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
周末·校园文学 2017年19期2017-12-11
- 常识不备
,结局惨不忍睹。赵括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古时候,“将门出将,相门出相”,一出一窝,相当正常。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从小耳濡目染,所受的熏陶令他胚形周正,再加上熟读兵书,其知识储备甚至超过了身经百战的赵奢。令人不解的是,怪事屡次发生,谈兵论战时,赵括口若悬河,雄辩滔滔,父亲根本不是儿子的对手。怎么着?虎父无犬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慢,赵奢的内心居然毫无欣慰之情,他完全无视赵括的军事天才,并且彻底看衰其锦绣前程,对妻子哀叹道:“将来倾覆我赵家的,就
喜剧世界 2017年5期2017-12-06
- 江湖门道深,跨界需谨慎
界遇囧的老前辈。赵括 —谁说虎父无犬子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热衷读书,尤其是兵法。赵奢却看破了他的浮夸,严禁他走军事路线。但跨界的小火苗撩得赵括直翘尾巴,他不甘心只做书斋学究,后来终于取代廉颇上位。结果正如大家熟知的“纸上谈兵”—四十多万赵军惨死,赵括也在此役中殒命。苏轼 —仙药只在传说里俗话说“秀才改大夫,快刀切豆腐”,意思就是传统儒学与中医理念相通,文化人行医so easy~苏轼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喜欢给自己和别人开药方。黄州闹疫,圣散子疗效甚佳,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7年10期2017-12-01
- 从马谡的清谈误国谈起
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自幼聪慧,攻读兵法,能说得头头是道,几乎无人能说得过他。然而,知子莫若父,赵奢对夫人说:打仗是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可是赵括说的那样轻易,今后如用他作将军,赵国军队必败在他手里。赵奢死后,公元前260年,秦军大举攻赵,赵国派老将廉颇拒秦军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廉颇富有作战经验,他见秦军来势凶猛,决定坚壁固守,决不应战,等待秦军士气疲惫,再利用对方弱点伺机破敌。这个符合实际的正确策略,使秦军陷于被动。于是,他们派人到处散布秦军最怕的是
中华魂 2017年9期2017-11-23
- 江湖门道深,跨界需谨慎
界遇囧的老前辈。赵括 —谁说虎父无犬子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热衷读书,尤其是兵法。赵奢却看破了他的浮夸,严禁他走军事路线。但跨界的小火苗撩得赵括直翘尾巴,他不甘心只做书斋学究,后来终于取代廉颇上位。结果正如大家熟知的“纸上谈兵”—四十多万赵军惨死,赵括也在此役中殒命。苏轼 —仙药只在传说里俗话说“秀才改大夫,快刀切豆腐”,意思就是传统儒学与中医理念相通,文化人行医so easy~苏轼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喜欢给自己和别人开药方。黄州闹疫,圣散子疗效甚佳,
恋恋中国风 2017年10期2017-11-14
- 江湖门道深,跨界需谨慎
界遇囧的老前辈。赵括—谁说虎父无犬子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热衷读书,尤其是兵法。赵奢却看破了他的浮夸,严禁他走军事路线。但跨界的小火苗撩得赵括直翘尾巴,他不甘心只做书斋学究,后来终于取代廉颇上位。结果正如大家熟知的“纸上谈兵”—四十多万赵军惨死,赵括也在此役中殒命。苏轼—仙药只在传说里俗话说“秀才改大夫,快刀切豆腐”,意思就是传统儒学与中医理念相通,文化人行医so easy~苏轼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喜欢给自己和别人开药方。黄州闹疫,圣散子疗效甚佳,苏轼
传奇故事(上旬) 2017年10期2017-10-27
- 解读“纸上谈兵”
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其实,春秋战国时期根本就没有纸,又何来纸上谈兵呢?关于赵括,史上记载: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括的对手是白起,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白起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百战名将,赵括败给白起应该是很正常的情况了,假如赵括一出马就能打败
遵义 2017年4期2017-07-05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以赵将赵括被射杀、40万赵军被悉数坑杀而尘埃落定。血的代价,引人深思,赵括到底为什么会身死军败呢?这个事件带给后世什么教训?2000多年来,人们不外乎总结为赵括纸上谈兵。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包含着诸多因素。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赵括的惨败呢? 知子莫如母,赵王任命赵括为将之时,赵括的母亲就给赵王进谏,说“括不可使将”。她还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陈述了儿子除了没有实战经验之外,还有其他“不可使将”的深层次原因,并且将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进行了全面对比。赵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期2017-04-19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王丹誉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王丹誉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历史上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以赵将赵括被射杀、40万赵军或战死或被悉数坑杀而尘埃落定。血的代价,发人深思。赵括身死军败到底是什么原因?带给后世什么教训?2000多年来,人们不外乎总结为赵括纸上谈兵。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着诸多内在因素。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赵括的历史性惨败呢?知子莫如母。赵王任命赵括为将之时,赵括的母亲就给赵王进谏,说“括不可使将”。她还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陈述了儿子除了没有
文史博览 2016年6期2016-11-22
- 善言不如善行
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是越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精通军事,谈起兵书来头头是道。于是他就认为自己在军事上无人能比。直到有一年秦国要攻打越国,越王让赵括替代廉颇为将领与秦国抗衡时,由于赵括只是懂得书上的道理,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结果导致越国军队全军覆没,他自己也死于乱箭之中。所以。一个只会夸夸其谈,而并没有做出任何事情的人,就像“纸老虎”一样,在困难面前只有倒下的下场,少说漂亮话,多做平凡事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闻一多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别人是说了再做,我是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2016-11-14
- “毛遂自荐”的故事结局其实很悲惨
有名气。赵国将军赵括饱读兵书,但没有实际作战的经验。他的父亲,名将赵奢认为他只会说说而已,没有真本事。他的母亲更是力劝赵孝成王,千万别让赵括带兵打仗。但赵孝成王认为赵括父母不识真才,坚持让赵括出征。结果赵括打了一个大败仗,还留下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赵孝成王不知用人之道,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但他自我感觉很良好,为人刚愎自用,不听他人劝导。毛遂与他不同,毛遂不仅口舌厉害,还贵有自知之明。毛遂的外交能力确实强,但这不意味着他其他方面能力也很强。当知道
乐活老年 2016年9期2016-08-04
- 赵括之败不止“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以赵将赵括被射杀、40万赵军或战死或被悉数坑杀而尘埃落定。血的代价,发人深思。赵括身死军败到底是什么原因?带给后世什么教训?2000多年来,人们不外乎总结为赵括纸上谈兵。然而,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包含着诸多内在因素。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赵括的历史性惨败呢?知子莫如母。赵王任命赵括为将之时,赵括的母亲就给赵王进谏,说“括不可使将”。她还用自己的切身感受,陈述了儿子除了没有实战经验之外,还有其他不能为将的深层次原因,并且把丈夫赵奢和儿子赵括做了个全面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6期2016-05-14
- 读书 实践 收获(2)
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下风,但是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40期2016-05-14
- 虎父也有犬子
国名将,他的儿子赵括,自幼喜读兵书,与父亲谈论战法兵道头头是道,赵奢都说不过他。然而赵奢却发现了儿子夸夸其谈并无真实本领的弱点,并不认可他,对妻子谆谆告诫说:“赵括不能为将。”后来赵奢去世,赵国与秦国在长平进行主力对决,赵王任命赵括为全军主帅,赵母上书赵王,坚决反对赵括拜将,并说如果一定要任命赵括,一旦战败,请不要株连家人。赵孝成王不听,一定要派赵括为主帅。果然,赵括败于秦国名将白起之手,四十万士卒被俘被杀,全军覆没。长平之战后,有人上书赵王,认为赵括罪大
做人与处世 2016年7期2016-05-12
- 你知道“纸上谈兵”的来历么?
一个致命的矛盾。赵括活跃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战国时代。而纸这种东西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就算赵括再夸夸其谈,也只可能是简上谈兵、帛上谈兵。那么纸上谈兵这句成语,到底什么时候冒出来的?又是怎么和赵括发生联系的呢?关于赵括最详细的记载,是《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没有提及任何纸、简或者谈兵的字眼。此后历朝历代的人对赵括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两个修辞元素上。一是“读书”。比如蔺相如对赵括如此评价:“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勉强算是最接近“纸上谈兵”
南都周刊 2015年15期2015-09-10
- 角度比距离更重要
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口若悬河,自认为是一个带兵的将才。可知子莫如父,其父赵奢却认为儿子只会夸夸英谈,难当带兵打仗大任。在赵国与泰国的长平之战中,赵括替代老将廉颇担当主帅。他果然一味照搬兵书,结果赵军惨败,赵括自己也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落了个“空谈误国”的千古骂名。人们眼中为何总是出现失真的“我”呢?为什么你自己认为了不起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却并非特别,并没有那么不平凡;而你自己认为痛苦、烦恼的事情,在别人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这是因为对“自我”
读书文摘·经典 2015年6期2015-07-04
- “纸上谈兵”的背后
兵”的标签已贴在赵括背上两千多年,恐怕再过两千年也揭不掉。不过也不亏,因为长平之战,就是在他手上输掉的。这一仗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拐点,自此以后,六国再无与秦叫板的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秦国把他们一个一个吃掉。说到这段历史,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失败的责任归于赵括,把纸上谈兵等同于“三脚猫”“花架子”。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不信的话,让我们再捋一捋。一、惹火烧身长平之战缘于上党之争。上党地区(今山西长治一带)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华北大平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
河南电力 2015年4期2015-05-15
- 试论中学历史课文理解活动的主观化倾向
记》所载人物——赵括。次日上课,学生们给教师汇报了讨论达成的共识——“赵括了不起,而不是纸上谈兵,理由如下:长平被围三年,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面临着被饿死的威胁,而外面又无援兵。摆在赵括面前的有三条路:活活饿死、投降秦军和冒死突围。赵括没有选择前两者,而是选择冒死突围。因此是为国捐躯,虽死犹荣。”教师A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了表扬,认为很符合新课程的创造性阅读精神。同学们对问题的回答与教师A对回答的反应构成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典型做法,这一做法反映了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3期2015-05-11
- 答案
公司了有一个小伙赵括挺入乔麦法眼的,她没事就和钱多多分析胜算的把握。你可真费劲!钱多多说,不就是个男人嘛,喜欢了就走过去,告诉他,我喜欢你!至于他啥反应那是他的事。乔麦说,万一他拒绝我,我还怎么在公司呆?他拒绝你又不是公司拒绝你,你怎么就呆不了了?钱多多翻着白眼,想那么多干嘛?地球不是为你一个人转的。乔麦被钱多多抢白一顿,就不再做声,她想说,钱多多,地球是为你这样的人转的,你们活得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活得自由洒脱毫不掩饰,仿佛这世界上就自己一样。可我乔麦做不到
满族文学 2014年6期2014-11-20
- 纸上谈兵故事的现代教育意义
语所指的历史人物赵括自古以来也颇受非议,后世之人将赵括作为空谈误国的典型而大加贬责,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也变成了对赵括盖棺定论的评价。纸上谈兵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想攻占地理位置十分有利的上党郡,但韩国却把它献给了赵国。秦派左庶长王齕进攻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驻守长平,廉颇抓住了秦国长途跋涉、后补紧张这一弱点,筑壁垒坚守,采取按兵不动的持久战略。相持许久,久攻不下,秦昭王采取了秦相应侯的反间计,使人行贿千金于赵,在赵王面前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2014-03-20
- 外行人的古董鉴定法
上谈兵”,说的是赵括夸夸其谈,在长平被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可仔细想想,赵括是战国时候的人,纸是什么时候发明的?西汉年间刚有纸的雏形,到了东汉蔡伦,真正意义上的纸才出现。实际上,“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最早出现,要到晚清那会儿,和赵括联系到一起,差不多是民国时期。如果你看到一件古玩古书里提及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直接扔开就是,假的无疑。
共产党员(辽宁) 2013年2期2013-08-15
- 开餐馆拒接五类客 最牛老板狂赚820万
化器1995年,赵括到重庆打工。由于他没有城府,没少遭人暗算。他对有恶劣生活习性的人深恶痛绝。他发誓,如果哪天自己有出息了,一定要做些净化社会环境的事,教人保持做人的本色。2003年8月,赵括在重庆南滨路开了一家江湖菜馆。大堂是饭厅,二楼是休息厅,供客人们休闲娱乐。很多客人饭后就到二楼打牌斗地主。很快,赵括就发现,餐馆也是社会的缩影,三教九流的人,在这里上演着一幕一幕地活话剧。他决定以餐馆为阵地,净化社会环境。赵括向妻子小向要存折,说要拒接5种人,怕生意不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0年8期2010-05-14
- 她们的光芒照亮了《史记》
却令人过目不忘:赵括的母亲,陈婴的母亲,王陵的母亲,张汤的母亲,还有吴起麾下一位不知名的士卒的母亲……这些伟大的母亲没有留下姓名,留下的仅仅是吉光片羽,星星点点。这些母亲闪耀着异样的光芒,温暖的光芒,她们的光芒照亮了《史记》。第一个是一位悲情的母亲,不但没有留下姓名,连她的儿子也没有留下姓名,后人仅仅知道她的儿子是吴起麾下的一名普通士兵。这名士兵名不见经传,长期的行军打仗让他的整体免疫力下降,以致身上生出了恶性脓疮。生脓疮毕竟是件痛苦的事情,但该士兵却在痛
意林 2009年15期2009-09-06
- 长平之战不是纸上谈兵
刘润堂赵括的失败不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形势所迫,他实在别无选择。“纸上谈兵”的典故公元前262年,秦王派大将王龁攻打赵国的上党(位于今山西省东南),赵国大将廉颇奉赵王之命率兵20万救援,他采取固守政策,和秦军相持了3年之久。于是,秦王派人到赵国去传布谣言说:“廉颇是个无能之辈,只知道防守,秦军所惧怕的只有赵括一个人。”赵王听信了谣言便派缺乏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代替廉颇领兵。而同时秦王也悄悄改派白起为主将。赵括在接掌廉颇兵权以后,立即改变固守的策
民间故事选刊·下 2009年4期2009-04-08
- 赵括:替廉颇背黑锅的战国名将
北风之踪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这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从战国到今天,赵括足足被人们冤枉了两千多年,也被人们讥讽了两千多年。当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这是极为不公平的,尤其是对一个抵死保卫自己祖国的忠勇军人。在战国那场壮阔、血腥而且具有转折性的大战——长平大战中,赵军统帅赵括究竟犯了哪些错误,对于那可怜的40万冤魂,赵括又究竟该负什么责任呢?长平大战一开始,赵军就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人正是所谓的四大名将之一的上将军廉颇。战国时
百家讲坛 2008年24期2008-12-29
- 市道之交
罢了他的官,改用赵括为将。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并不会指挥作战,在长平被秦将白起包围,四十万赵军也都被俘坑杀。赵军失败后,赵王才知上了秦国的当。于是又改用廉颇为将。在廉颇未被罢官以前,前来拜访和奉承他的人很多。等到罢官以后,这些人都不来了。可是到廉颇再度为将时,这些人又厚着脸皮前来恭贺。廉颇是个正直的人,很看不惯这些人的市侩作风,见这些人又找上门来,便下了逐客令。其中有一个客人见此情形,便陪着笑脸说:“廉将军啊,你何必大动肝火呢?其实朋友之交和市场上作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2期1983-01-01
- 纸上谈兵
末期。赵国有一个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他自幼读了不少“兵法”方面的书籍,与人一谈论到有关作战的问题时,总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往往使对方无话可说;就是他父亲赵奢有时也驳不倒他。一些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便常常当面恭维赵括,说他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但是,赵奢却不以为然,经常警告他:“打仗是件极其复杂的事,战场上的情况变化无穷,必须多多在实际中锻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精通兵法的人。”赵括却总是把这些忠告当作耳边风,仍然到处炫耀自己的“兵法”。公元前260年,秦昭王
中国青年 1956年8期195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