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
战国后期,秦、赵大战于长平。赵括中途受命,兵败身死,赵军俘虏四十万被坑杀,还衍生出一则“纸上谈兵”的成语。赵括对赵国长平战败的责任,已属千载不刊之论。
直到亲身到长平战场故地游历一番,对照山河形势与古史的记载,我才感到史实也许并非如此简单:赵括在当时做出了最冒险、可能也是最高明的决策,而导致他失败的,却是赵军内部的纷争和背叛。
一
长平古战场遗址,在今山西晋城的高平市(县级市),朝市区方向步行,逐渐走到了一个“箭头村”。这里历代一直有青铜箭头出土,所以变成了村子名。唐人张守节所做的《史记正义》显示,赵括兵败身死之处,就是今天箭头村位置,结合周边战场的总体形势,就可以判断赵括冒险出击、孤军深入的意图:
当时赵军主力集结在今高平市北二十公里,依托东西走向的山脉和构筑的垒墙防堵秦军;而秦军主力集中在丹河河谷中,试图冲破赵军防线。两军相持之中,赵括带一支部队,深入奇袭到秦军后方(箭头村)切断了秦军补給线,堵住了秦军主力撤退路线,形成了包围态势。此时,如果防线上的赵军主力发起全面攻势,就有可能一举歼灭秦军主力。
赵括奇兵完成了他们的使命,但赵军的总攻并未出现。最终赵括兵败身死,按兵不动的四十万赵军主力则全部投降,又被秦军分隔坑杀。
二
公元前260年前后,秦国已经是战国七雄里最强大的国家,曾经强大的魏、楚都在对秦战争中被削弱了,只有赵国的实力尚在,不容小觑。在长平开战前的几年里,秦和赵的关系比较缓和,秦国的老昭襄王还把一个孙子派到了赵国当“质子”,此人就是后来秦始皇的父亲。这说明昭襄王没计划近期和赵国会有冲突。
秦国这时主要攻打东邻韩国,占领了黄河以北、太行山以南地区(野王郡,今河南济源市、焦作市一带)。韩国的上党郡因此被秦军隔断,成了孤岛飞地,上党太守不想降秦,就向相邻的赵国遣使,希望赵国兼并上党。
对赵国来说,如果秦军占领上党,赵都邯郸和重镇太原都会受到威胁;但此时赵吞并上党,肯定会得罪秦国,经过统治阶级上层的一番争论,年轻的赵孝成王决定,由廉颇挂帅进驻上党。秦国方面自然大怒,决心不顾自己质子的安危,对赵国开战。
两军的侦察兵(斥兵)首先遭遇,开始了小规模战斗。廉颇的战略比较保守,试图避免与秦军进行野外会战,赵军修筑了几座壁垒,准备长期防守。但秦军攻势凌厉,首战攻破赵军两座垒城,杀死四名军尉(战国秦汉的“尉”是一种高级军官,多带领万人之军,类似现代的师长)。随后,赵军向北收缩防守,秦军继续进攻,赵军“西垒”被攻破,又损失两名军尉。
经过这两次战事,赵军已损失了数万人。廉颇带军队沿丹河河谷继续北撤,防守东西走向的丹朱岭(今名)。丹朱岭的石墙防线分隔了晋城盆地和长治盆地,如果赵军能长期防守,可保有上党郡的北半部分,也算实现了部分成功。秦军主力则沿丹河河谷北上,试图攻破赵军防线,拿下整个上党郡。
这就是赵括挂帅之前的两军形势。
三
伴随着战事的展开,秦、赵两国都在进行全面动员,军队源源不断开赴前线。
相持之中,赵国也想通过外交方式打破僵局。赵国使者络绎去往齐、魏、楚,三国表示声援赵国,但不敢和秦公开作对;赵王还派著名学者荀子去秦国讲和,荀子由此见识了秦国的独特风格:官僚机器高效,社会简朴富有朝气,百姓单纯,敬畏官法;相比之下,东方六国保留的贵族政治遗风还比较多,经济文化发达而奢靡,战争能力不如秦国;而且,秦国上下都不重视文化和儒生,荀子很难在这里找到崇拜者,外交使命也无从完成(《荀子·强国篇》)。
媾和无法实现,赵王也对前线旷日持久的拖延失去了耐心,决心用年轻的赵括替换下廉颇。《史记》说这是秦人的反间计奏效,其实是“事后诸葛亮”。廉颇作战一贯谨慎,不擅长打势均力敌的硬仗,他之前只成功指挥过对齐、魏的战争,从没有战胜秦军的记录。
史书对赵括挂帅做了很多负面描写,多是按果寻因。比如,赵括之母向赵王面禀:赵括不如其先父,每次得到赵王赏赐,赵奢都分赠给部下将士;而赵括这次却立刻用来购买田宅……但需注意,这些信息也有另外的阐释角度,比如赵括购买田宅,可能是表示自己扎根在赵国,而非靠小恩小惠培植私人势力,避免临阵投敌之嫌(六十年后,萧何在刘邦面前又做过这种表演)。如此,括母对赵王的这番陈述则另有意味。
四
赵括到前线取代廉颇后,改变了廉颇的很多军令,还变更了一些将领的职务,那些被廉颇提拔起来的将领们产生了很大不满。秦军四月开始对上党的攻势,此时已进入八月,赵括觉得反击的时候到了。
《史记》只是记载赵括主动出击,完全没有此行的兵力、地点信息。如果我们确定赵括这次进攻目标是今箭头村一带,对局势的判断就非常容易了:一旦赵军扼守住箭头村一带的河谷通道,就把秦军主力封堵在了丹河河谷之中,而且掐断了秦军唯一的南来粮运通道,将在秦军中造成恐慌。
但是,数十万赵军主力没有行动。在赵括带兵出击之前,他肯定给主力中的将领留下了相关命令,只是这命令没有被执行。
在赵主力军按兵不动之际,赵括军遭到优势秦军的合围,无法脱离,他只能命令士兵们就地修筑营垒,坚守待援。
赵括在东垒固守长达46天。靠士兵自带干粮维持不了这么久,赵军肯定占据了秦军的一些后勤仓库。从地形看,秦军完全可能在箭头村一带设立后勤基地。另一方面,靠缴获的粮食能维持46天,也说明赵括这支奇袭军规模不大,可能在一两万人左右。《史记》载,秦军只用了二万五千人围困赵括军,也旁证赵括军规模不大。
主力按兵不动,使赵括的奇袭完全失去了意义。被秦军压缩到驻垒营地之后,掐断秦军粮运的意图也破灭了,秦军仍可以绕过这个孤军营垒运粮。
五
在和赵括孤军的战斗中,秦军将领察觉到了赵军主力的畏战和迟疑,甚至可能收到了赵军内部投降派的情报。所以秦军没有急于进攻赵括营垒,如果不惜代价强攻,拿下这个营垒也不困难,但秦军确信赵军主力不会赶来救援;或者,即使赵军主力贸然出击,已经稳住了阵脚的秦军也有信心将他们歼灭于野外。
最终,孤军食尽,几次突围未果。赵括带领残余的士兵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在箭雨中全军覆没。然后,防线上的四十万赵军主力全部缴械,成为俘虏。
从当时的实力看,赵括孤军的覆灭对赵军总体影响不大,他们人数太少。而且,赵军依托山岭的防线仍完好无损,双方的对峙态势并没有明显改观。但背叛了赵括的将领们已经没有了作战勇气,也许他们担心日后赵国方面的清算,投降显然最安全。
赵军全体士兵、中下级军官,却很难接受作为战俘的命运,因为他们并没有被敌人击败,而是被一小撮上层将领出卖了:万一他们知道了自己主帅英勇而悲惨的事迹,难保不会再生哗变。秦军统帅白起深谙这种可能,于是秦军立刻展开了对赵军俘虏的屠杀。关于那些主导投降的赵军将领的结局,则没有任何史籍记载。
以上就是对长平之战和赵括的另一种解释。
这并非对赵括的“全面平反”。说到底,战争只能以成败论英雄。赵括是失败者,但他并非败在战略和战术能力层面,而是缺少对人心和权谋的了解。他得罪了廉颇的旧部将领,又贸然亲自出征,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他的失败。如果他坐镇主力军中,派遣一名将领去奇袭箭头村,整个战局也许会改写。
他选择了亲自出击,也许有和将领们争执、负气的因素,想用自己英雄主义的牺牲精神激发那些蝇营狗苟、只重私利的将军们,但他高估了人性的底线。
廉颇晚年弃赵奔魏,后又谋求返回赵国,则是另一种境界,他一直活得现实而且皮实。
(摘自《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