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融入城市,家长也更加关注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不再单单只关注学习成绩,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小学生责任意识是家长、教师、学校及社会都比较关注的热点。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教育方式,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责任意识。
【关键词】城乡接合部;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现在小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也相对较强,导致部分学生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对于小学生来讲,缺乏责任感,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感到迷茫,失去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运用正确的策略来培养小学生能够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意识。
一、城乡接合部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
1.城乡接合部的特点
城乡接合部是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不断向外扩展,使邻近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并新建了城市服务相关设施,从而形成包括郊区的城乡交错地带。城乡接合部出现了景观上的变化,以及来自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技术、教育信息等的相互作用、相互竞争。这对新生的城乡接合部规划开发建设管理,特别是社会管理,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2.小学生现阶段的特点
(1)小学生难以正视自身社会角色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社会角色,虽然小学生也能表现出对自我社会角色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认识大多是机械的反应,社会的外部要求并没有真正内化,这在学习活动当中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方面,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做得非常好,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从来不会主动进行学习。通过家长的反映,我们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家庭中学习时,必须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能进行有效学习。研究表明,有许多小学生表示现在学习是为了日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有的学生则明确表示自己学习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达到父母的要求,或者取得教师的欢心。这就充分说明,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导致他们在自我认知方面有着严重滞后现象。
(2)小学生坚持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很多家长比较宠爱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而缺乏对家长、对家庭的责任意识。而且,有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缺少对他人的关心与同情,对家长也缺乏感恩之心。
(3)小学生对社会生活不了解
因为小学生所涉及的社会范围比较小,加之其本身的发展水平也不够成熟,所以他们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联系不密切,如许多学生表示自己不会参加小区居民的义务劳动,这就说明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漠。
二、造成小学生责任意识淡漠的原因
1.社会原因
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人们一时无法转变对自身的过分关注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小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责任意识难免会有所下降,我们通过小学生缺少自律能力也能看出他们的思维发展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2.学校原因
小学生自我责任意识的培养受学校教育影响比较大,但是部分学校的教育制度存在问题,其过于关注应试教育,缺失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就导致学生对自我认识出现偏差。虽然学校都有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设置,但是学生很难将课程、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因此,也就阻碍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3.家庭原因
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而且很多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有一个统一标准,即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都无所谓,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也会影响子女的责任意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剥夺了孩子责任锻炼的机会,从而导致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
4.学生个人原因
小学生发展特点限制了其进行复杂的活动,从而导致其责任意识淡漠。另外,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有限,许多小学生难以认清自己的社会行为标准,这是他们无法准确认识到自身责任、缺乏责任意识的主要原因。
三、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首先,教师一定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给小学生充分的尊重,才能使其正视自己独立的个体,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知自身社会角色。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责任意识和责任义务,教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活动,如“我们的班级我们来维护”,让学生通过自主明确自身在班级的位置、作用、身份来感知其应有的责任。
2.教师要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在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中,教师一定要全面认识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责任意识培养的作用,并进行必要的教育资源整合。首先,教师应使学生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了解责任,生成责任意识以及能够承担责任。其次,教师要将学校、家庭与社会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使其形成教育力量、教育资源的统一。只有发挥家庭、学校及社会三方面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使小学生养成责任意识。
3.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小学生责任意识养成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因此,学校在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方面要因材施教。例如,学校可以将学生分为低年级和中高年级两个阶段进行责任培养的教育。首先,对于低年级,也就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应该从他们的生活入手,进行简单、朴实的责任意识培养,使其从中体验真切的情感及义务。比如,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其次,对于中高年级也就是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把目光放在生活的基础之上,应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的培养。比如,对于三到六年级的学生,要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对周边事物及社会热点事件的辩证看法,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明确自身责任。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教师都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方式方法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才能使小学生责任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四、结语
总之,就目前教育情况来说,小学生发展的整体趋势相对良好,但是学校、家庭、社会不能忽视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只有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所以社會和家庭要共同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成长,而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地方,对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更是责无旁贷。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应有机合作,使学生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高宇星.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27.
宋春红.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教书育人,2018(19):79.
徐韩红,谭丽娜.小学生责任意识培育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8(0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