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脉络、历史贡献及其经验启示

2019-09-10 07:22李金华
改革 2019年4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

李金华

内容提要:经过70年的奋斗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工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早期,工业产品种类不多,生产能力也不强。经过多个五年计(规)划的实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体系逐步建成和完善,工业产品的生产种类不断增多,许多工业产品生产量达到世界顶级水平。中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改革开放后是中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未来中国工业的发展,既要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张,又要注重生产结构的调整;既要注重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既要注重产品的数量种类,又要注重技术的引进研发;既要注重产业集聚区的培育建设,又要注重产业的转移布局。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工业发展;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19)04-0005—11

经过70年的奋斗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数据,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90.03万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47万亿元、36.60万亿元、46.96万亿元,粮食总产量65 789万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万亿元,进出口总额30.50万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8元。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全球创新指数知识伙伴于2018年7月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排行榜,中国创新指数得分53.06分,全球排名第17位;其中,制度得分59.4分,全球排名第70位;人力资本和研究得分47.8分,排名第23位;基础设施得分56.8分,排名29位;市场成熟度得分55.6分,排名第25位;商业成熟度56.0分,排名第9位;知识和技术产出得分56.5分,排名第5位;创意产出得分45.4分,排名第21位。报告显示,中国晋升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前20个经济体之列,且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18年10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指数得分72.6分,在全球14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28位,是主要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中竞争力较为突出的国家。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工业的发展。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完备的涵盖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部工业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1992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超过10万亿元,2012年突破20万亿元,2017年达到28万亿元,2018年突破30万亿元。作为现代工业核心组成部分的制造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居全球第9位;2000年制造业占比上升到6.0%,居全球第4位;2007年占比达到13.2%,居全球第2位;2010年占比提高到19.8%,居全球第1位。此后,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一直占据第1位的位置。同时,中国有221种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按可比口径计算,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4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10.3%,其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1.9%。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8.5%;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49%,比2017年提高0.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业的发展成就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历程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每个历史节点,都有相关的文献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工业发展状况进行回顾性总结。丁冰以时间为脉络,分不同阶段评析过新中国60年中国工业发展成就。汪海波将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工业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工业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业经济、市场取向改革时期的工业经济,认为工业发展50年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工业经济体量和工业产品生产量的规模巨大;工业物质技术基础大大增强;工业企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工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優化和技术升级;工业地域布局逐步趋向合理;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工业的一支主力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许佳君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创建工业体系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体系;民族工业尚属幼稚,工业结构不合理;薄弱的农业基础难以满足工业化需求;缺乏熟练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认为,“一五”计划建成了一批国家工业化急需的基础工业,工业技术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提高,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奠定了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础,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了坚实铺垫。张国宝认为,“一五”时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了156个工程,是中国现代工业建设的起点,是中国由农业国迈向工业国的开始;“三线”建设优化了中国工业布局,对中国中西部发展影响深远;大规模的技术几乎涵盖了工业的所有门类,填补了许多技术和生产领域的空白,助推了中国工业的腾飞。邓宏图、徐宝亮、邹洋在政府效用水平与重工业发展程度存在一致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动态最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政府效用为目标,包含资本密集部门与劳动密集部门,用以研究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前述文献研究了不同节点中国工业发展的成就,这些成果研究角度不同,内容也存在差异,给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既有成果不同的是,本文主要研究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工业的发展脉络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工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的生产能力,二是工业技术。下面从这两方面展开分析。

(一)工业生产能力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以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为基础,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从1953年起,国家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工业改造,一方面利用苏联的支持开始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建设。“一五”计划结束后,中国各项工业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建成了一系列工业基地,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煤、钢、纱、布等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量有较大提升,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回顾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产品种类不多,生产能力也不强。只是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才逐步建成现代工业体系,这使得工业产品的生产种类不断增多,许多工业产品生产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表1(下页)列示了2018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生产能力发展呈现如下特征:

第一,中国工业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产量不断增大。钢、纱、布、化学纤维、彩色电视、家用电冰箱、汽车等主要工业品生产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钢的生产量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彩电、冰箱。“一五”至“四五”时期,中国工业重在打基础、建基地,主要的工业品是钢、纱、布、化学纤维、水泥、硫酸、烧碱、化肥等有限的几种工业产品。此后,中国工业品生产量从小到大,生产种类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生产能力由早先的纱、布等低技术含量的初级工业品扩大至空调、冰箱、彩电、发电机组、大中型拖拉机、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手持机、微型计算机设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品。目前,中国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处于世界第一的水平,中国工业已展示出较强的生产能力。

第二,中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工业增长大起大落。“一五”时期国家将私有经济列入计划,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以此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至“一五”计划结束时,全国的工商业基本完成了公司合营,“一五”时期的各种工业产品指标都超额完成了计划。1957年,中国钢产量为535万吨,煤产量13 100万吨、水泥产量686万吨、发电量193亿度,分别完成计划的130%、116%、121%、114%。与此同时,中国投资建设了1万多个工业基础项目,比原计划增长了227个,形成了东北等8个工业基地,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基础。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二五”计划执行不够理想,工业指标几乎都没有完成。1964年后,中国进入备战状态和“三线”建设时期,政府着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政策,“三五”计划也由1963年延迟至1966年开始实施。由此可见,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中国工业发展出现过大起大落,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

第三,改革开放后是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五”至“七五”时期,除钢铁生产量外,中国代表性工业产品主要还是纱、布、化學纤维等传统产品,且这些产品的生产量增长率也不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不断细密,世界经济体特别是主要国家各自都努力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战略性调整,以图扩大生产规模,尽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比较优势产品的生产,实现规模效益。这个时期,也是中国的“八五”时期。中国审时度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方向和成功的标准。此后,中国开始大量引进外资,不断吸纳先进技术,对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冰箱、彩电、洗衣机、汽车等工业品生产量开始大规模增长。中国很好地完成了“八五”计划,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

第四,中国已成为较强生产能力的工业大国。经过十多个五年计(规)划的实施,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如生铁、煤炭、粗钢、造船、水泥、电解铝、化肥、化纤、平板玻璃、工程机械、汽车、彩电、手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电冰箱、摩托车、空调等生产量达到世界第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现阶段,中国工业制造业净出口居全球第1位;国际标准工业分类的22个大类中,中国工业品产量有7个大类名列第一;产量全球第一的工业产品中,中国汽车产量约为全球总产量的25%,船舶产量约为全球总产量的41%,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泵、叉车、压路机等)产量约为全球总产量的41%,计算机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8%,彩电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冰箱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空调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5%,手机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洗衣机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4%,微波炉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0%,数码相机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5%,数字电视机顶盒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3%,粗钢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4%,水泥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电解钥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5%,精炼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4%,煤炭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5%,化肥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5%,塑料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20%,化纤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2%,玻璃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纱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国工业的生产能力,反映了中国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新中国工业7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

(二)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工业发展的成就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新中国工业70年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就是关键技术研发的突破和重要领域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由表2(下页)可以看出,中国在“一五”时某些工业领域就有重大技术突破。那一时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建设倾向苏联,大量从苏联引进先进技术,获得了156个援助项目。这一轮的技术引进,促使中国在较短时期内建立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框架,打下了发展国防工业的基础。“一五”至“四五”时期,中国还开展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仪器仪表等600多个技术项目的建设,创造了一系列标志性工业成果,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等,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三大石油工业基地,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大三线”建设①也取得重要成就。至70年代末,中国在“大三线”地区建成了攀枝花钢铁基地,川南盐化工基地,川南天然气化工基地,成都一德高,对应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也较高。

由于数据的可得性,表3只提供了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是“五五”时期,贡献率达到62.2%,其次是“八五”“九五”时期,贡献率分别为58.03%和56.03%,“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变小。相似地,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最大的是“八五”时期,拉动率达到7.16%;其次是“一五”“九五”时期,拉动率分别达5.58%和4.89%,而“十二五”以后,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在减小。可见,中国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是相一致的,不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力度不同。

三、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的成就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其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

(一)既要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张,又要注重生产结构的调整

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表明,经济的增长需要生产规模的扩张。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组织的发展,共同促进了工业产出的增加,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认为,企业扩张的根本动因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规模经济。马歇尔认为,企业规模扩大、市场扩大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企业的本质决定了企业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就是要追求扩张,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特征。亚当·斯密认为,人具有自然差异,这就决定了其有交换易货倾向,由于利益原因和个人财富增加需求,于是产生了社会分工;社会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财富、促进社会繁荣。

新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生产扩张、规模扩大的过程。70年里,中国工业生产产品种类增加超过百倍,产品产量增加上千倍,建成了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制造业大国。也应看到,工业虽大但不强,产品产量虽多,但先进技术产品不多,前沿技术产品、顶级制造产品不多,这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新中国伊始,百废待兴,从“一五”开始,中国开始了工业化过程。“一五”至“四五”时期,中国建成许多工业基地,完成了企业所有制改造,以钢铁为代表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大幅提高。这一阶段注重生产规模的扩张,但忽视了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这使得工业畸形发展,钢铁产量激增,农业、商业发展滞后,加之出现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业增长大起大落,增速减慢,“二五”计划的许多指标没有完成。“五五”计划以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五年计划的指标完成得较好,但经济出现剧烈波动,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趋缓,产业结构失衡。中国工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发展的任何阶段,在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给量的同时,都要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生产结构调整是伴随规模扩张而必然发生的一个经济过程。生产结构的调整,是产业间比较优势得以发挥以及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的前提,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生产结构的调整,就是要使人力、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资源有效配置、结构均衡,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国经济增长状况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资源配置的效果。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劳动生产率较快增长,經济总量持续增长。

(二)既要注重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又要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改造

优势产业是具有较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生产者会把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最有利可图的行业,生产与需求相适应的商品,用以与他国相交换;为了使不同的生产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各国都按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分工,从而促使各国结成和谐的统一体。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对各国的产业竞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主要有生铁、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造船、多晶硅、制鞋、纺织、家具、电气机械和器材、造纸和纸制品、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中国粗钢产量突破1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产钢大国;中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均高居世界第一位;水泥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0%;电解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2%,消费量占比超过51%。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鞋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应看到,过度依赖传统比较优势产业来发展对外经济,忽视产业升级,容易产生比较优势产业刚性,导致落入“比较利益陷阱”,使得贸易结构不合理,产能严重过剩,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强。现阶段,中国部分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供求关系失衡,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产品库存量居高不下,企业大面积亏损,有的举债经营,有的破产倒闭,进口受阻较为严重,国际贸易纠纷时有发生。

历史的经验表明,生产规模扩大,经济总量增加,社会的投资也会加大,当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生产对技术变革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因此,在经过工业化初期阶段以后,特别是当生产总量的矛盾得到基本解决以后,必须高度重视社会需求的变化,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条件变化,改造传统产业,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故而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必须顺应国际产业发展大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革新,不断进行企业的技术升级。要鼓励企业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消化,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实施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技术改造项目,提高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既要注重产品的数量种类,又要注重技术的引进研发

中国是工业品出口大国,众多产品出口量大,重要的出口产品有食品,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车辆,航空器,船舶及有关运输设备,光学器材,照相器材,计量检验器材,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钟表,乐器,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生皮、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木及木制品,软木及软木制品,木浆及其他纤维状纤维素浆,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石料、石膏、水泥、石棉、云母及类似材料制品,陶瓷产品,天然或养殖珍珠,宝石或半宝石,贵金属及其制品,贱金属及其制品,鞋、帽、伞、杖、鞭及其零件等。但需要正视的是,有些产品中国还不会造,有些产品虽能造但造得不好,质量技术不过关。中国仍然有一些重要工业品需要进口,如集成电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仪器仪表、初级形态材料、显示面板、计算机及其零部件、飞机及航空器、元器件、医疗产品器械等。中国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仍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特别是缺乏世界顶级品牌。既有的品牌也缺失自主知识产权;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许多工业品集中在产品附加值低的非核心部件的加工制造,或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产品附加值低,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位置,利润空间小,产品竞争力弱。

为此,在注重产品种类、生产总量的同时,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国际先进技术的引进,最大程度上利用国际上成熟的生产技术。必须把握新工业革命大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融合;加强工业互联网体系建设,促进入工智能在产业过程中的深度应用;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构建开放协同的生产系统,促进颠覆性技术、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3D打印技术、纳米技术以及量子计算技术等在工业生产各领域、各生产环节的融合应用。要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开展实质性技术合作,加入全球产业分工和市场体系;掌握重要领域、重要行业的核心技术,不断攀升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四)既要注重产业集聚区的培育建设,又要注重产业的转移布局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期快速完成工业化过程。经过多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工业区,如东北工业区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特色;旅大工业区以化工、机械为特色;辽西走廊工业区以煤炭、化工等为特色;長江三角洲工业区以综合性加工、机械、化工、轻纺工业为特色;淮南一合肥一马鞍山工业区以燃料动力、钢铁、机械为特色;湘中工业区以冶金、机械、化工为特色;兰州一西安工业区以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棉毛纺织为特色;西南工业区以冶金、机械、化工、燃料动力为特色;珠三角工业区以家用电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医药、计算机、电子为特色;环渤海工业区以信息技术、科技产业、海洋化工、石化、造船、机械、钢铁工业等为特色。这些产业集聚区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优良,规模效益好,产品竞争力强。“六五”计划以后,中国实行沿海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在东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港口城市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东部沿海地区工业迅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但这也使得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加剧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如果这种非均衡发展持久下去,就会导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注重效率优先,也要兼顾公平。在促进产业集聚的同时,要注重产业转移和空间布局。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国家工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战略,明确各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兼顾企业、行业、地方的合理诉求,综合考虑地域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市场区位、基础设施等因素,合理有序进行产业转移。要立足各地区工业发展现实基础、比较优势以及功能定位,突出重点、保持特色,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充分把握新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支持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承接发展全球价值链上的先进产业、高端环节,构建四大板块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丁冰.略论新中国六十年来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巨大成就[J].管理学刊,2009(1):22-26.

[2]汪海波.我国工业发展50年的历程和成就[J].中国工业经济,1999(9):9-15.

[3]许佳君.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创建[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0-14.

[4]张国宝.新中国工业的三大里程碑:苏联援建、三线建设及大规模技术引进[J].中国经济周刊,2014(27):53-55.

[5]邓宏图,徐宝亮,邹洋.中国工业化的经济逻辑:从重工业优先到比较优势战略[J].经济研究,2018(11):17〜30.

[6]黄群慧.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工业化进程[J].中国工业经济,2018(9):5-23.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
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
依托中新(重庆)示范项目实现达州产业升级研究
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影响探析
新兴产业“领跑”中国经济转型
日本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浅析
河北省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江苏省OFDI产业升级效应浅析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