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学科问题意识培养路径探析

2019-09-10 07:22汤玉杰刘静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史料意识材料

汤玉杰 刘静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相较于之前的高考历史考试大纲,2017年考试大纲对考生在“论述、探讨问题”能力方面做出了如下的内容调整:“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2018年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也有如下规定:“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时代下,对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做如下探索。

一、发掘图片素材,在细节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用好历史图片将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受益无穷。在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片中可能隐含的细节。通过挖掘图片中的细节之处,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症结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之后,再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时,教师可以用《时局图》漫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此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除了发现这些以动物为代表的西方列强盘踞中国之外,我们还能发现其他细节吗?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注意到了:图中一个清朝官员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不问世事;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这能说明什么?学生通过思考,最终意识到它反映了清政府及封建制度的腐朽。随后,教师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蛤蟆(法国)有何缺陷以及狗的尾巴(英国)与山东半岛上的环状物(德国)交错的情况,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特征?此时,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又再次被激发。最终,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能够知晓狗的尾巴和山东半岛上的环状物纠缠在一起,显示了英德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而蛤蟆没有头可能隐喻法国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法战争中的战败。

二、依托史料教学,在史料实证中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郭能明在《试论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中提出:“在对史料进行研习中,无论是对史料的搜集还是对史料的鉴别,学生会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之前所未曾想过的问题。比如搜集到的史料与教材的史料有差异,史料中的结论与教材中的提法不一样等,当出现观点差异时学生的发现与探究欲望就会自动被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就会萌生,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便会自然地提高。”

例如,在讲到“打倒孔家店”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

材料1:绩溪诸胡之后有胡适者,亦有清儒方法治学,有正统派遗风。

材料2:金石学为自宋代以来较发展之学,而未有注意于汉碑之图案者,鲁迅先生独注意于此项材料之搜罗,推而至于《引玉集》《木刻经程》《北平笺谙》等等,均为旧时代的考据家、鉴赏家所未曾著手。

通过与教材内容的比较,学生形成了认知冲突,发现了历史问题:胡适和鲁迅并非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又为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这又是因何缘故?我们该如何正确评价他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紧随其后,我又为学生提供了以下材料(材料3、材料4),让学生在史料实证中达成新的历史解释,即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教材中所提到的“打倒孔家店”也只是基于彻底反对封建礼教而提出的一个口号。

材料3: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他们无情的批判。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材料4:资中筠先生所说:“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新文化运动喊出的激进反传统口号实际上只是一种策略,新文化并不反儒,它反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对儒学的利用与独尊,而不是儒学的基本价值。

三、借助相关试题,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考真题和模拟题是强化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最好材料。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精准发现问题

在历年历史真题的选择题题干中,常常出现“促成这一变化的是……”“这一变化反映了……”等关键词句,此处大多要求学生发现其中一个具体的变化。在此题型中,由于表格题中给出了大量数据,干扰性增强,而我们又必须找出关键变化,因此表格类试题最为棘手。例如,笔者最近在教学中遇到了下面一道高考真题(2018·高考新课标全国Ⅲ卷·25)。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此处,考生要从表格中得出以下结论:北宋宰相人数多于南宋;北宋祖辈有任官的宰相人数多于南宋;南宋祖辈无官职的宰相人数多于北宋。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按图索骥,做出正确选择。

(二)精确解决问题

在提出问题之后,还需要结合所学,试图解决问题。因此,在讲评试卷时,教师需要结合试题向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例如,2018年新课标全国Ⅲ卷第42题提供了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该题要求学生能够对表格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给学生提供了东汉十四州和唐开元十五道疆域变迁示意图,并让学生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这里仍以上文中提到的表格题为例,笔者在分析完南宋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呈现如此特征?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就会依据所学知识,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可从政治变局、科举制度、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予以思考。

综上,我们可通过以上三种途径逐步发展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基于以上做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也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前提,而这需要历史教师对史学研究和学术发展动态有持久的关注。唯有如此,历史教师才能把培养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更好地“落地”于课堂。

(责任编辑:赵静)

猜你喜欢
史料意识材料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可爱的小瓢虫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材料
消防意识
摇摇鹅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