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支线故事走出校园欺凌

2019-09-10 07:22朱晓艳
江苏教育·心理健康 2019年6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辅导

【摘 要】面对校园欺凌问题,立足叙事疗法,放下单一标准看清校园欺凌的脉络,相信“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建立心理干预团队,并以同辈督导促进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关照。从两个层面发展支线故事,让被欺凌者走出心灵创伤,让欺凌者面对惩罚,通过心理干预,让他们各自重新建构积极的自我认同。

【关键词】支线故事;校园欺凌;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8-0011-03

【作者简介】朱晓艳,江苏省徐州大屯矿区第一小学(江苏徐州,221611)教师,高级教师。

一、放下单一标准,看清校园欺凌的脉络

(一)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每当校园欺凌事件出现,大家首先想到“责任人”,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任课教师,人人自危。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叙事疗法强调把人和问题分开,相信总有不被问题影响的部分,这些就是“支线故事”。心理健康教师应放下单一的衡量标准,协助学生将自我认同与问题分开。这并非弱化责任,而是让学生看见自己的希望,再带着力量处理当下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校园欺凌中成长。

支线故事可能是存在于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某个特殊事件,应通过对话一步步丰富,直至发展出全新的支线故事,并从中看见一个新的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要让学生对自己负责,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而不是带着“欺凌”“被欺凌”这样单一的故事生活。

(二)单一标准催化欺凌事件产生

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分数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这会让校园欺凌不断加剧。同时,“从众效应”会给校园中公认的弱者带来更大压力,容易导致持续不断的欺凌或骚扰。如毕业考试前,有学生说起全班的“快乐”事件,是班里某位同学的考试分数是个位数,全班哄堂大笑。被嘲笑的学生受到了很大伤害,失败的自我认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入、内化,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

(三)发现积极的自我认同,引导成长

当人们把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分成强者与弱者,催化的情绪是憎恶与同情,处理方式就会变成惩罚与保护。然而对于学生的未来而言,惩罚与保护真的就是最好的方式吗?以暴制暴的惩罚,会不会催生更多仇恨?同情弱者的保护,会不会增加其无力感?面对校园欺凌,若只看症状,会忽略学生生命中其他美好的故事,给这些学生贴上负面标签。教师应看见学生的天赋与独特,帮助他们获得尊严与力量。

(四)带着积极的自我故事继续生活

曾经欺凌或被欺凌的学生,后来怎么样了?每次校园暴力与欺凌事件一公布,都会伴随着痛恨并喊打的声音,但是极少有对这些学生的跟踪报道。有资料表明,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13岁男孩的性别歧视以及对女同学的骚扰,可能导致其在15年后的婚姻关系中出现控制、暴力等行为;13岁女生和异性同学良性互动的支线故事,是其成人期发展敬重、平等关系模式的基础。

拥有成功的故事,人们可能更加成功;拥有失败的故事,可能会导向更多失败。犯了错误的学生既需要严厉的“当头一棒”,也需要用积极的故事塑造他们的未来生活。对于校园欺凌的双方学生而言,带着充满希望的故事长大尤为重要。因此,打开僵化的思路,理清问题的脉络,发展学生的支线故事,是应对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

二、完善支持系统,助力校园欺凌的心理辅导

(一)理顺关系

校园欺凌发生后,如果双方家长无序介入,可能会造成混乱的局面。我们应把人和问题分开,先不急于处理问题,而是看问题对人的影响,并期待当事人通过欺凌事件获得成长。这个角度也是家长愿意接受并配合的。

(二)团队支持

成立以校长为中心,心理健康教师为主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参与的危机干预小组,将行政处罚与心理辅导相结合,软硬兼施。校长约谈校园欺凌的当事人和家长,依据学校相关规则,告知最严厉的惩罚处分,如果学生在心理辅导期间做得不好,可以随时下发处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则要保证学生心理辅导的时间,让心理健康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同辈督导

督导对于科学专业的心理辅导而言意义重大,尤其是同一理论体系下的督导,更有其实际意义。学校可借助网络,或得到外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支持,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网络小组,实现跨校、跨区域的同辈督导。

(四)自我关照

心理健康教师可能遇到和自己三观相悖的欺凌者,也可能遇到值得同情的被欺凌者,自我定位与自我关照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师应站在去专家化、中立的立场,放空自己的判断与预设,带着谦卑与好奇去贴近学生,这才是开启支线故事的基础。

三、发展支线故事,帮助学生走出校园欺凌

叙事疗法的关键是“态度”和“语言”,深信没有绝对的真理,注重透过精致的问话,探索被忽略的特殊意义事件。下文将呈现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对双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关键步骤,回答“怎么做”与“做什么”的问题。

(一)让被欺凌者走出心灵创伤,建构积极自我认同

辅导被欺凌者时,心理健康教师应深信他不是只有“无能”这一个故事。请教师和家长配合,关爱之余谨慎使用“同情”,否则会弱化学生的自我力量,内化受欺凌的行为,使他们感到内疚、恐惧、自责。可以试着从学生热爱的事情入手,并通过诉说让这些好故事多维度扩展,将力量迁移到当下的生活中。可设计提问: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从中你看见一个怎样的自己?过去以及未来,谁会希望看见这样的你?当这个学生更有力量脱离受害者角色时,就会朝积极的方向发展。

叙事疗法并不直接谈论欺凌问题,而是通过重新命名,如用“黑色事件”“那件事”来代替,通过外化帮助学生远离问题,看清楚自己的故事。辅导进入核心阶段,当被欺凌的学生愿意直面问题时,可以设计问题:在被欺负的过程中,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从中发现学生“一直在努力”的细节,如从“有时大声叫以及用拳脚反抗”,到后来得到同学的支持,主动求助老师,把这些有力量的特殊意义事件串起来,可以看到该学生乐观、勇敢的支线故事。随后通过联结重要他人,多方见证这一支线故事,完成自我故事的重写。

(二)让欺凌者面对惩罚,重新建构对自己的看法

1.寻找支线故事,外化“限制欺凌”的因素。

这是心理辅导的难点,需要谨慎、清楚考量各种因素,不能把实施欺凌的成因及借口正常化。如欺凌者说“班上同学都欺负他”,这是把环境影响绝对化了,此时可以将问题设计成:至少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这样做,是什么让你没能管住自己?这样的问话不是指责,而是陪学生看清楚自己。

2.命名问题,让学生负起责任。

如把欺凌命名为“和别人一起做无意义的事情”,随后加以外化,将命名的问题与个人分开。这有助于学生挽回颜面,站在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自己,为其下一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打下基础。

3.看见支线故事,用渴望的改变引发希望感。

询问“需要改变的成因”会使问题情境变得困难而复杂,应使用促发改变的问话,如:你期待自己是什么样的?这是为了让欺凌者承诺以更加尊重、负责的方式行动,并在生活中进行重大改变,而不只是将改变的责任寄希望于“善良的意图”。

4.发展做实支线故事,穿梭在行动和意义中。

陪伴学生制订谨慎、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如:你如何向老师、朋友证明你不再欺负别人?谁会相信你能做到?仔细探索来访者对以上问题的回应,在学生将想法落實为行动的过程中,引出学生的重要他人。支线故事最初看起来细微,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改变,但通常是建构重大变化的第一步。

5.有价值的道歉,成为未来“向善”的基础。

邀请学生为过去的欺凌行为道歉,承认错误、承诺改变,这样的宣告是很有价值的,将成为不同关系发展的转折点。整个辅导过程没有质问,只是贴近兴趣寻找支线故事的力量,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让学生获得成长。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心理辅导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