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4-0007-02
【作者简介】谭顶良,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院(南京,210032)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
一、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
目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致可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进修了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这类教师可能对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但是心理咨询技术方面的掌握相对不足,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专业技能学得较少。有些其他学科教师虽然有心理咨询师资质,但只是基本掌握一些心理咨询原理知识,在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心理咨询技术的运用相对比较欠缺。
第二类教师是虽学过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技术,但因各种原因受到制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只能生搬硬套地运用相关技术。这类教师又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教师虽学过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技术,但没有真正做大量的案例,没有太多实践经验,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体现不出咨询与辅导的功力;另一部分教师因为人格特征的原因可能并不适合做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师除了要有一般教师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和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如亲和力,学生一看到她就高兴、喜欢,甚至想去拥抱她;洞察力,善于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出学生满意的回应;同理心,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与他们共情;心理感染力,能给学生心理赋能。
第三类教师是学过心理咨询的原理与技术,并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轻松自如地加以运用。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像个别心理咨询那样需要直接展示技术,但是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对学生的回应里,完全可以体现出教师的相关技能。
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如果属于第三类,就有可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取得好的成效。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
1.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根本宗旨。但是也有个别课的目标和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吻合度不高,这是目标切合度问题,要把握好。
2.关于教材的处理。
绝大多数教师对教材把握得较好,但也有少数教师表现出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死扣教材,教材里有多少个环节,就一定要全部走完,导致课堂时间不够。我个人理解,没有必要完全按照教材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授课,对于现有的教材,需要教师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加工。如果一个教师功力好的话,就能基于教材又跳出教材,而不是局限在教材里。另一个极端表现是,有些教师干脆不用教材,凭自己的感受来授课。这两个极端需要整合,还是应该基于教材,可以对教材进行很好的加工,不一定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讲;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凭感觉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当然,如果教师真的了解学生实际,知道学生有什么强烈的愿望、趋向或者问题,从而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也是可以的。
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形式。
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尤其在小学阶段,以游戏为主,切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所以学生很喜欢、很兴奋。但是游戏或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追求表面的热闹,更是为了让学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充分地呈现出来并得到有效解决,或对某些现象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同时还必须考虑活动形式与课堂教学内容之间的吻合度。
4.关于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大多数教师能基于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课件,但是生成不仅是形式上的生成,更应该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体验的生成,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的问题充分地呈现出来并加以澄清,然后有深层次的体验,而不只是让学生简单表达是否开心、快乐、高兴等这些比较浅层次的感受。还要让学生拥有的心理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学生学了教师介绍的心理健康管理技术以后,能很快地迁移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终目标。
5.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区别。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必须保持价值中立,对于来访者表现出来的问题或倾向,不能说对错,可以帮他分析这样做有什么优点和缺陷,帮他整理、比较、鉴别,让他自己做出选择,这是心理咨询的基本特点。但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所不同,因为任何课堂都应坚持立德树人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心理健康教师在大群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对学生做一些价值引领,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关于安全氛围的创设与维护。
心理健康教师要能为学生呈现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暴露隐私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呈现,而不是强迫呈现。学生自己主动呈现后,心理健康教师应设法愈合学生的伤疤。如果教师把学生的伤疤扒开了,或者让他主动呈现问题了,结果到下课都没有得到处理,这对学生是一种伤害。所以,心理健康教师应掌握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效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效大致体现在四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有些课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心理健康的常识,甚至讓学生把高校里讲的心理学知识或者某一个概念背出来,这不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追求的东西。
第二个层次,满足于让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原理。原理要不要让学生理解?需要,但这也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第三个层次,能运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的技术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并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惑。
第四个层次,通过操练或各种活动体验,能将心理健康的原理与技术迁移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心理潜能。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成效应该落实在第三、第四个层次上。当然,要达到第四层,前面三个层次必须兼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注:本文根据作者在江苏省首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展示研讨活动闭幕式上的讲话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