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国民
群體印象
“你觉得‘欢哥’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他这孩子,走到哪都会引来麻烦,只要不欺负其他同学、不干扰课堂经律就已经不错了!”班主任张老师一脸无奈地说。
数学老师已经教了他六年了,可以说是最有发言权的,“他考试从来没有超过10分,只会写名字,还要仔细辨认。真是让人头疼啊!”
“老师,老师,‘荷花’(同学们给他取的绰号)又来了,刚刚差点把我推到楼下!”二年级的小李同学已经不止一次向我汇报他的劣迹。
同班的小王同学赶紧补充:“老师,他总让我们喊他‘欢哥’,听他号令,不然就吓我们。”
一脸倦容的妈妈略带哭腔地说:“老师啊,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孩子总是不和我交流,天天上学我都提醒他不要欺负同学、上课认真听讲,但都无济于事。”
谈起“欢哥”,老师们摇头、学生们恐慌、家长叹息。
跟踪暗访
我之前没有担任过“欢哥”的任课老师,没有机会与他正面接触。今年,我的办公室正好在他的教室隔壁,与他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多少次擦肩而过,他都没有给我回应,歪着脑袋晃悠悠地走过。可能相遇的次数多了,他竟然对我有一点点的友好。“欢哥”实际年龄13岁,皮肤黝黑,性格内敛,不爱交流,吐词不清,学习能力差,每天浑身散发着异味,经常欺负同学,但真正伤害同学的案例没有,大多以恐吓为主。
初次交锋
一次大课间,我急匆匆地赶回办公室,不知手上拿的作业单早已散落得遍地都是。来到办公室我赶紧处理事务,还没坐稳,一抬头只见他直愣愣地站在门口。
“老师,你的东西掉了。”他举起手中的作业单,收拾得整整齐齐。
我突然间有些慌张:“哦,谢谢你。刚刚太忙了,没有注意到。”由于太熟悉他的名字,第一次正式见面我竟然没有礼貌地问他姓名。他走进办公室,把作业单放下后就转身离开了,没有任何表情,走的时候还不忘把门关上。
第一次与“欢哥”交锋,没有言语冲突,没有师生间的教育与指责,简单的如朋友一般。我迟迟没有缓过神,这是“欢哥”吗?难以置信。
慢慢熟悉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总是早早地来到办公室,所以烧水成了我早上必做的事情。左手小水壶,右手大水壶,有时还会夹着一把拖把,艰难地去打水。那是一个周一的早晨,异常忙碌,在布置好队干部任务后,我出门打水,就在这时,他出现了。
“给我!”他没有任何表情,甚至有点生气的样子。
我试探地看着他:“你想帮我?”言语中多少有点不自信,因为我对他的“熟悉”大多来自其他人,且都是恶劣印象。
他双眼无神,声音低沉:“嗯。”说完便接过我手中的水壶,还想学着我夹着拖把一起带走,在我的坚持下,他放弃了。我默默地跟在他身后,这个孩子们惧怕的“欢哥”竟然主动帮我。
“谢谢你!”我微笑着看他,“如果你愿意,可以每天来帮我,可能比较辛苦。”他没有回答我,默默地帮我把水壶放在底座上,熟练地打开开关,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这样沉默型的回答让我不知所措。
随后的时间里,他每天一早就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游荡,一见到我,就面无表情地杵在门框那边,沉默地看着我开门,然后进来拿起水壶去打水。不知道是否因为信任,或者是我频繁对他示好,他慢慢地开始用简单的语言回复我,“嗯,知道”“好”“可以”……每一次回复都让我倍感欣慰。
转变思想
与他交集的日子里,我带着固有的坏印象防备着他,生怕过多投入关爱会让自己失望。一天中午,我带着大队委给各班级发放班级插卡,大队委做我的小助手,我摘下旧的插卡,换成新的。从四楼到一楼,环形的教学楼让我气喘吁吁。当我走到二楼时,他伸出手,接过我手上的旧插卡。我先是一愣,然后顺势给他,我知道他想帮助我。他学着我的样子,让身边的学弟学妹帮忙把旧插卡丢到垃圾桶里。
“扔掉!快!”他的声音很大,有点急促,表情像在怒吼。
学弟学妹们吓得四处逃窜:“快跑啊!‘荷花’来了!”
他一把抓住一个孩子,“扔垃圾桶,快!”瘦小的二年级学生被他一手提了起来,不敢反抗,满眼惊恐又木讷。
“放下!不需要你了!回班级去!”我怒斥他。可能第一次看到我发火,他吓得赶紧松手,还拍拍那学生的肩膀,转身去了垃圾桶。这事结束后,我一直心存愧疚,毕竟他想帮助我,可能方式不对,但初衷是好的。但当我纠结顾忌的时候,他依旧每天一大早帮我打水,日复一日。
他打开烧水开关,准备离开。“等等。”我喊住了他,“老师想和你说说话。”
他转头看我,依旧面无表情。“我上次批评你,你难过吗?”我轻声地问。
他摇头,依旧无语。“谢谢你帮我。”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我第一次和他有肢体接触,也是看他安抚其他同学时受到的启发。
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嘴角还微微上扬,“嗯!”声音轻柔了许多,但吐词还是不清楚。
“其实老师每天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你帮忙,希望你能像老师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弟弟妹妹们,好吗?”他的理解能力低于普通孩子,因此我尽量让我的表达更简单、直接。
“好!”他回答得很干脆,说完就转身离开了,并轻轻地关上了门。
心中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下,真是没心没肺的孩子,没有因为我的指责而记恨于我,而是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帮助我,这让我对他的印象有了些许转变,甚至产生了好感。
得力助手
有了多次的帮助经历,我“变本加厉”。
“欢,去帮我找位同学吧。”看着被找同学局促不安的样子,估计也是被他吓得不轻。
“欢,帮老师把东西送到图书馆吧。”看着他楼上楼下跑,有时还顺手捡起地上的纸,图书馆老师也是一愣,以为他要大闹图书馆。
但凡集体活动时间,我总会找各种各样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去做,锻炼他的能力。从找人、送东西、打水,再到盖章、剪纸等精细活,他都能在指导下做好。虽然他还是老样子,沉默寡语、不苟言笑、不善言谈,但在我看来,他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充满期待
“欢哥”的确是一位比较特殊的孩子,所有关于他“根深蒂固的坏孩子形象”“成绩落后所引起的人际关系糟糕”以及“不整洁的个人形象”的背后故事,都让我对他的关爱更多了一分。小学阶段即将结束,他未来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学习生活中有所进步,如何能够遇到放下固有思想的教师,这些我全然不知。但我乐观地相信,只要他努力,教师多给予关爱,他的生活一样可以很美好。
(作者单位: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