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之问”:在深度思辩中寻求共识

2019-09-10 07:22黄玉红戴正兴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热点问题语文课程

黄玉红 戴正兴

摘要:语文是什么?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语文课怎么教?这三个语文课程的本源性热点问题,引起了语文界的共同关注。目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研究趋势已从褊狭的一元语文观走向包容的多元语文观;关于“语文课到底教什么”的研究趋势已从“语文知识体系”走向“语文核心素养体系”;关于“语文课怎么教”的研究趋势已从“教课文”走向“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课程;本源性;热点问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界长期关注而又争论不休的问题,涉及语文哲学课程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读书》《南方周末》等媒体也相继发表了相关主题的系列文章,语文界和媒体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正表明确立正确的语文概念观对确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什么样的语文概念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观。

近几年,关于语文概念的讨论有三种较为活跃的观点:曹明海的“文化论”、余应源的“语言论”、胡尹强的“语言文学论”。有三种不同性质的语文界说:一是语言学视野下的语文,二是政治学视野下的语文,三是教育学视野下的语文。还有研究者将语文概括为三个方面:天赋的语文、素养的语文、学科的语文。

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在有意无意地对“语文是什么”做出属于自己的诠释和演绎。有人认为,“语文”就是“国语”和“国文”的统称,是“祖国语文”的简称,意指祖国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用公式表示为语文=国语+国文=祖国口头语+祖国书面语=祖国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还有人认为,语文不等于“语+文”,语文的内涵应大于“语+文”,语文的意义也深于“语+文”。也有人认为,语文对个体学习而言,“语”是言语,是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说话;“文”是文意,是个人说话所表达的独特情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规范文本的言和意是怎样表现的,进而以语文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言”和“意”。

对于语文的概念,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一是“语文”的构词方式为各种阐释提供了可以任意言说的张力;二是语文教育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为各种解释提供了口实;三是不顾原文,误释前人说法。对于语文概念的阐释出现的“自语”现象,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

语文是什么?是语文界不断追问的“应然”问题,有学者提出,正确看待长期以来关于语文概念的纷争,聪明的办法就是从褊狭的一元语文观走向包容的多元语文观。因为一元观毕竟是狭隘片面的,而多元观毕竟是全面理性的。

语文是什么?这个本源的问题,人们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上得出不同的观点,但不能丢弃“学语习文”这一元素。一位语文教师说得好,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任何模糊或忘却其特征的行为,都将是语文的悲哀,也可以说是民族语言和传统文化的悲哀。语文课应该姓“语”,为语文正名,绝不是一般的概念之争,而是关系到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语文教育目标的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乃至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大问题。

语文是什么?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了解“语文是什么”,才知道语文“教”什么,也才知道“语文怎么教”。如何正确地把握语文概念,专家指出必须历史地、完整地、发展地理解前人有关解释和说明。所谓“历史地”就是在理解叶圣陶的论述时,要从“语文”一词的来龙去脉出发,看到其继承性的一面,而不是割断历史,看不到“语文”与“国语”“国文”的联系。所谓“完整地”就是要从上下文人手,联系叶圣陶关于“语文”一词解释的所有论述来全面理解,而不是只搜求个别词句,弃有关不利论述于不顾。所谓“发展地”就是要以向前看的眼光,看到“语”和“文”两个语素内涵的不断变化,以现有的科学认识来看待这一问题。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文中对此做了阐释,他认为“‘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不可能是凝固的、封闭的。”“那种企图从语文科本身来分析性质,从而找到亘古不变的真理的做法,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行的。”王荣生这段论述也许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当前,语文教育在观念上处于转变时刻,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叹“这语文没法教了”。“时下,语文课越教越不会教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师将很多精力花在教学设计上,追求把课设计得符合当前的潮流,符合某种理念,常常在一些课堂教学大赛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忘记了我们在课堂上该教什么。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存在以下四种不良倾向,引起语文界普遍关注。一是急功近利式,即考什么就教什么;二是我行我素式,即什么拿手就教什么;三是人云亦云式,即什么省事就教什么;四是拿来主义式,即“教参”有什么就教什么。

笔者以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欲走出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在明确语文课程的前提下,就是要切实解决语文课上教什么的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课堂应该教什么,我们才有可能深入探究该怎么教。

语文课教什么?语文教育专家钱梦龙在《关于语文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一個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中小学的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它不同于一般人文学科,也不等于文学欣赏课。既是语文课,就有本学科分内的许多事要做。尤其是小学和初中,是打基础的阶段,这就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必要的语文基础训练: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词语要一个一个地积累,句子要一句一句地理解,课文要响亮流畅地朗读,话要正确连贯地说,作文要通通顺顺地写,该背通的好文章要老老实实地背诵。”这是钱梦龙基于母语教育规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要求做出的科学阐述。

语文课教什么?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就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思考“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时,应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语文课堂我们该教的内容。成尚荣在《语文教学再“语文”一些》一文中说:“从本质上看,现代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而且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想象力、创造力等;从长远看,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人格铺上底色,为提高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奠定基础。”这是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较深的层面上对语文课程的内容加以诠释。

语文课教什么?崔云宏在《教什么,为什么,如何教》一文中提出:“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学生的学力来说,语文课程要教学生‘跳起来’能够够得着的东西;二是从教材的使用来说,课程要教文本精彩关键的东西;三是从课程的实施来说,语文课程要教课程中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东西;四是从人的终身学习来说,语文课程要教学生一生发展有用的东西。”

语文课教什么?程惠苹在《把‘根’留住》一文中认为,语文教学的“根”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提出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回归”。一是重新审视课堂,回归“语文”,回归“语文”必须学会钻研文本,找到最具语文核心价值的训练点,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是认识主体,回归“学生”;三是紧密联系社会,回归“生活”。

语文课教什么?郭志明在《语文应该教什么》一文中总结了六个方面:一是学生不懂的东西,教师要讓学生懂;二是背景性的材料,教师要介绍;三是作品怎么写的,教师要点拨;四是文本独特的亮点,教师要提醒;五是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教师要归纳;六是能激活学生学习生成的,教师要抓住。还有研究者提出三个范畴:一是以“相关学段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应达到的标准、水平”为教学追求;二是以“文本所能有的”为选择范围;三是依据“教育值”高低来做选择。

语文课教什么?“教什么”的核心问题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如何从“教课文”向“教语文”转换?吴忠豪在《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的撰文提出,先要厘清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材内容这两个概念。所谓课程内容,是指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所谓教材内容,是指为有效的反映、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所传递的信息。用课文来教语文,就应该按照语文学习方法或规律来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还有研究者认为,“语文教什么”的问题实质就是语文课程内容,它首先应该在语文课程内容层次解决。所以要使“语文教什么”的问题彻底解决,需要从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开发人手。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徐志伟在《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12期的撰文进行一系列富于实践智慧的行动研究,得到一些经验:一是一课一得,得得相连;二是名篇重教,名作重学;三是多文阅读,整合教学;四是篇章阅读+整本阅读;五是探究学习,综合实践。

语文不教什么?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充满着大量似是而非的教学内容,研究语文课堂不教什么显得非常必要。史成明、胡梦杰在《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探讨语文不教什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哪些是语文不教的内容?文章提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不教“泛语文”的内容,“泛语文”现象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克服的痼疾;二是语文不教“伪语文”的内容,一种是看似语文,其实与语文相关度很小或近乎无关的教学内容,还有一种是伪情文、伪励志文和伪哲理文;三是语文不教不可教的内容;四是语文不教学生已懂和易懂的内容。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哪些话不该说?刘湘玉在《山东教育》2012年第9期撰文提出语文课堂“十不要”,一是不要说无用的话,二是不要说寒暄的话,三是不要说混账的话,四是不要轻易说鼓动的话,五是不要说不公平的话,六是不要说重复的话,七是不要说极端的话,八是不要说限制的话,九是不要面对黑板说自言自语的话,十是不要用手指着学生说话。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中处处皆有语文,处处能学到语文。”已成了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的经验,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早或过多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文体而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教材受到冷落,教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支撑。语文应该是大语文的观点已被人们所认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夸大语文的作用。张志公先生早就指出过:“语文教学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唯主独尊’。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的‘主’,必须完成好。”语文教学并不能包得太多,揽得太宽,语文对人的发展,主要是发展人的言语能力,它并不能独自成就“育人”大业,也不能“包打天下”。

准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正确认识语文作用,科学地把握语文课堂我们该教的内容,应该成为全体语文教师内化的共识。

新课程的实验正在全国深入展开,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最终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在探讨“语文课到底怎样教”这一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坛老大难问题的时候,思想活跃、各抒己见,发表了许多独特的见解。

语文课怎么教?应还原本色、复归本位。杨再隋在《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一文中从四个方面闻释了“语文课应怎样教”:其一,平平淡淡教语文。他认为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平淡淡是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其二,简简单单教语文。语文教学要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式变得简单易行。其三,扎扎实实教语文。语文教学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其四,轻轻松松教语文。语文教师不要硬给语文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

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曾特别提醒“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洪镇涛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变“讲堂”为“学堂”的主张。他认为变“讲堂”为“学堂”需要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受”为“研讨求学”,将拈、讲、点、拨、逗、引、合、读八个字落到实处,确立“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本体。

语文课怎么教?应体现“以人为本”。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吴勇认为“教语文,要教能照见孩子影子的语文;教语文,要教让孩子心灵产生情感的语文;教语文,要教让孩子心驰神往的语文。”

语文课怎么教?应遵循学习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林志强在《语文课堂我们教什么》一文中,具体阐释了如何指导学生读瞳文本,他认为“讲孔子的微言大义,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其微言所包含的大义,还要让学生明白孔子为什么采用‘微言’的形式表达其‘大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如何用‘微言’来表达‘大义’。只有这样,我们对‘大义’的理解才不会是痴迷的呓语,才不会是没有根基的浮萍,才有了言语的可靠依据。”

教师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就是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黄厚江在《中学语文教学》撰文提出用语文的方法教語文最有利于学生学语文,最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什么是语文的方法?他认为,首先,语文的方法应该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方法;其次,语文的方法主要是语言的方法;总而言之,语文的方法就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以语言活动为主的能够服务于学生语文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方法。

语文课怎么教?应有语文味。“语文味”它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表现在“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表现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课如何具有语文味,程少堂提出三个方面:一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首先,教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其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拼盘;再次,语文课不是其他学科的“保姆”,语文教学不能机械化、模式化。二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主要通过以下六点来体现:教出感情、美感和语感的同时,积淀传统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三是提高教师素质,要求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教师自己有“语文味儿”。

语文课怎么教?要像种庄稼一样去教。著名的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更多地像农业,而不是工业。”荀文彬在《中国教育报》撰文,具体地阐释这个主张,那就是语文教学是种庄稼,而不是做产品;语文课堂是庄稼地,而不是流水线;语文教师是农夫而非工人;语文教育是春种秋收的整体,而不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生产;师生间的关系是农民对种子的期盼与热情,而非工人与车床对零部件的冷漠。因此,他提出语文教育要让学生像种庄稼一样自由呼吸,语文训练要像种庄稼一样精耕细作,语文教师要像农夫一样浪漫潇洒。

语文课怎么教?语文课要为核心素养而教。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既传授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开发创新潜能,又立德树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品格,完善个性,奠定美好的人生根基。语文教学怎样为核心素养而教?熊建峰在《小学教学》撰文提出:“就是注重语言运用,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关注文化传承,修炼思想品德。”

语文课怎么教?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语文教育专家和众多语文教师对当前语文教学出现的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进行了反思,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出了偏差。语文教学改革进行科学探索,最需要的是辩证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处理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从“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坚持继承和发展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和多元融于一体”“坚持实与活统一”等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唯有如此,改革才能朝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部编语文教科书怎么教?应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自2016年秋季起,渗透国家教育改革精神,凝聚多年教育实践成果的部编语文教科书已投入使用。教科书中的新思想、新内容如何落实到实处,研究者从不同层面提出教科书使用的优化方略。陈先云在《小学语文》撰文提出,教好部编语文教科书,要增强六个方面意识:一是国家意识,二是目标意识,三是文体意识,四是读书意识,五是主体意识,六是科研意识。部编语文教科书创新设计采用“入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温儒敏在小学语文教科书培训会议上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按照新教材的单元顺序来安排教学,但不能拘泥于人文主题,要特别注意语文知识、能力落实的这条线,还要注意把单元中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结合起来。杨帆在《语文文本解读的困境和出路》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师要准确进行文本解读,应树立“一主三辅”的文本解读观,即以文本为主体,以作者原意、编者立意、读者“共意”为辅助,四者共同参与,相互补充,构成准确合理的文本解读标准。

人们在探讨“语文课怎样教”时,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无论从哪一个层面,说上一大堆“必须”“应该”的话,归纳起来集中在两点,体现了传统教学经验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相融:一是还原本色,回归本位。强调语文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应是一个永远要把握的命题,回归,绝不是倒退,而是酝酿新的突破。二是寻求平衡,构建和谐。平衡是改革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和境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以求新的突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谐”成了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主旋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历史、现实和未来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应重新审视我们过去和现在进行的“教学与为”。

回顾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进程,我们经历了对语文课程改革三个本源性热点问题的考问,语文课堂“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成了共识度颇高的口号。有学者提出,无论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都十分重要。我们固然可以认为“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但更为重要的应该还是“为谁教”。

为什么提出“为谁教”比“教什么”“怎么教”在当下显得更加重要?它具有怎样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周一贯先生在《“教什么”“怎么教”与“为谁教”》一文中提出了四点理由:第一,“为谁教”关乎对教育原点的坚守,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教育的原点是对学生生命发展的关爱;“为谁教”自然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理所当然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为谁教”应是实施新课标的根本所在,新课标中有很多对“为谁教”的重要性阐述,实施新课标首先要落实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为谁教”又是落实建构“让学课堂”的逻辑前提。第四,“为谁教”还是真正转化“教”为“导”的内在动力。周先生对语文课程本源性问题的再度追问给我们的启示是:“为谁教”不仅只是“教什么”“怎么教”的根据和依归,而且还是当下语文课最值得关注的突破点所在,它关系到人才培育模式的根本改变,已成为当下民族和时代所需要的一种情绪,而突显为充满了未来性和永恒感的重要话题。

猜你喜欢
热点问题语文课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台湾语文课程中文化传承教育及启示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探究集合中的热点问题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复习策略探究
论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2009年地理备考应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