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初中英语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对文化教学必要性的理解和认同。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知识维度,能够为学生的相关考试和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储备知识;能力维度,能够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情感维度,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及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情感。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教学知识能力情感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双重性质——工具性、人文性,强调英语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辩证统一体。正如美国跨文化交际学家Samovar所说:“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现实中,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应试化、功利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增强对文化教学必要性的理解和认同。
一、基于知识维度的必要性
(一)为学生的相关考试储备知识
文化与应试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否定中考、高考、雅思、托福等考试的作用。而文化教学,很大程度上可以为学生顺利通过测试储备知识。
笔者曾接触过不少学生,他们初中阶段英语成绩优异,到了高中阶段却一落千丈,这与文化知识的匮乏有一定的关系。英语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于自然科学知识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交叉学科之间会相互影响,文化的影响力更甚。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个人阅历和知识水平均有限,文化的影响在考试中并没有太多体现,而随着英语学习深度、广度的逐渐增加,文化的影响便日益凸显。
以201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为例。单项填空紧紧围绕国家形象、职业发展、5G运用、医患关系、清洁能源、环境问题、健康生活、文化交流等社会热点,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阅读理解涉及英国Buxton小镇、美国黄石公园火山遗址等内容,甚至包括极具思想内涵的科技伦理、文化传承等话题。很大程度上,考生对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影响了其答题的正确率。
(二)为学生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储备知识
笔者曾对比中学阶段与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二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受到考试的制约,重视度普遍较高;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属于通识教育,且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英语课程采取专项自主选修制,学什么、学得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人的兴趣爱好。以江苏省某“211”理工类大学为例,其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如表1。
从表中可以发现,尽管该校以理工科为办学特色,然而其开设的英语选修课程却呈现出浓郁的文化特征。(1)门数多。直接与文化学习有关的课程多达12门(“文学文化”模块7门课程、英美报刊选读、中外教育交流英语与文化、国际关系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模拟联合国英语训练),超过课程总数的一半。(2)学分高。在这12门课程中,仅有3门为1个学分,其他均为2个学分,对学生平均绩点有着较大的影响。(3)范围广。除了专门开辟“文学文化”模块,还涉及国际关系、教育等人文社科领域知识。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投身于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基于能力维度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无数杰出的外交官大多出身于英语专业,他们之所以能在国际关系等问题上侃侃而谈、应对自如,是因为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语言环境的了解,即了解特定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节庆活动、生活习俗等,自然也能够洞悉其社会和政局的发展走势。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为例。第一单元话题为Asia,除了重点介绍中国的两个城市以及传统文化外,还介绍了位于亚洲的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与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遥相呼应;Reading板块的短文第一篇介绍北京,涉及历史教材中关于故宫、圆明园的前世今生。这样的文化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积累外来文化知识。否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因为文化差异引发误解甚至冲突。通过积累外来文化知识,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在国际交流中做到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要积累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知识。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掀起了“汉学热”。汉学,作为一种文化标识和学术现象已经风行全球。因而,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赢得更多的赞誉。
三、基于情感维度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使国人萌生高度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从而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国人的精神力量,促进国人的全面发展。自豪感,得益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归属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情之所系、心之所向;责任感,引发了一代国人对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与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加强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词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涉及诗词、曲艺、功夫、书画等传统文化领域的基本词汇,并在写作、口语等情境下积极使用。
对于乡土文化,同样需要有一定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当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已成为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平台。比如,特级教师吉晨春主编的“泰州故事”教材。作为供初、高中各年级选修用的英语地方文化教材,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泰州地区从古至今的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地方性、教育性、简约性、发展性、均衡性五大特征,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极大程度上增强了初、高中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责任感。
(二)增强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理性情感
对外来文化,不仅需要有“多元共融,并蓄八方”的眼界与胸怀,更需要有理性的情感,吸收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目前屡见不鲜的一个现象,是过度依赖外来文化。比如,不少学生热衷于过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但他们对这些洋节显然又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知——对万圣节的印象停留在装扮成鬼神上,对圣诞节的印象停留在索要礼物上。在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万圣节、圣诞节等均有涉及。笔者认为,教学中应当深度挖掘这些洋节的文化背景与内涵,尤其是分析西方节日所立足的以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为特征的西方社会文化根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切不可随意将洋节嫁接至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外来文化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中一部分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触,对青年群体构成消极影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抵制负面文化,正确认识到英语国家的学生同样具有奋斗热情并经受着磨炼与考验,从而向处于“拔节孕穗”关键时期的初中生传递正能量,促使其坚定信心,勤学苦练,早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参考文献:
[1] Samovar,L.A.&Porter.R.E..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 王赟,杨甜子.专家点评高考英语试卷:平稳平和,反映真实社会情境[N].扬子晚报,2019-6-9.
[3]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 吉晨春.浅论英语地方文化课程的选材——以“泰州故事”的编写为例[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