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眉
摘要:空间观念实则是图形与几何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是指学生通过丰富的实物图形抽象出几何知识、利用几何知识去还原实物图形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优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以便让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本文将从积极利用生活实物切入几何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几何模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几何实践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客观来讲,小学生本身就是借助形象思维去获取认知的群体,而这一思维特点便于小学生在图形与几何知识学习中实现有效学习,但是却由于小学生长期以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使得他们难以及时展现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导致小学生无法积极内化图形与几何知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新课改所提出的优化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这一改革建议则可让小学数学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全面解放学生,解放教学空间与教学形式,积极丰富小学生的直观体验与动手操作经验,以便及时优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自主总结学好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有效方法。
一、积极利用生活实物切入几何知识
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开放,只要是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便可被纳入课程资源体系。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便可积极利用生活实物来导入图形与几何知识,利用学生熟悉的实物图形去解释图形与几何知识,以便据此丰富小学生的直观认识,促使小学生真正实现有效学习。
就如在“认识图形”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实物,鼓励小学生自主观察这些实物的图形特点,由此导入空间与几何知识。比如,球类物体有篮球、足球、排球等;长方体有魔方、桌子、凳子、粉笔盒等;圆柱体有易拉罐瓶子、矿泉水瓶、房梁房柱等。为了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笔者会打乱这些实物顺序,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图形分类,并且积极说出分类依据。在这一数学表达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无意识地总结出各类实物的图形特点,而这就可潜移默化地优化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初步认识几何体的图形特点。
二、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几何模型
不得不承认的是,数学学科的理论知识十分抽象,逻辑性很强,所以需要大量的学具去引导小学生理解、内化数学知识。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几何模型,优化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其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经验去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归纳图形与几何知识,以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其更有效地内化图形与几何知识。
就如在“对称”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借助电视、蜻蜓、蝴蝶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导入了本课知识,引导学生学习了何为对称,总结了对称图形的几何特点。然后,学生就可自主制作对称图形,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的对称特点。比如,有的学生直接拿出一张白纸,对折,表示这条折线便是这一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学生则自主绘制并裁剪了蜜蜂、窗花、房子等对称图形,积极展现了自己的审美,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内化了“对称”知识,而这就便于学生及时实现学习进步,完善自己的空间观念与几何认知。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几何实践
在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组织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脱离了生活实践,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失去了自主权、迁移机会,也让小学数学教学因此出现了知行脱节这一现实问题,并不利于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客观发展。对此,新课改以“综合与实践”活动提出了优化课程结构的具體建议,有利于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便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几何实践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却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图形特点,以便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就如在“长方形、正方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组织本班学生探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积极丰富了学生的几何知识。然后,笔者便设计了一项几何实践任务,即从生活中选择一个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测量并记录相关图形的边长,利用本课知识去计算生活实物的面积大小。比如,有的学生将黑板作为调查对象,认真测量了黑板的长、宽,然后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面积计算。再如,有的学生测量了教室窗户、讲台、讲桌等物体的边长,及时迁移了所学理论,还对比了各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合自己的视觉感受做出了准确判断。如此,学生则可积极迁移所学知识,切实拓展自己的空间观念。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与优化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优化小学生的思维发育、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丰富生活实物、教学工具与几何实践,全力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参考文献
[1]赵福堂.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学周刊,2018(29):75-76.
[2]徐江莲.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