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梦缘
摘要:韩愈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名非常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后世的教育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之为伟大的教育学家。
本文分析了韩愈的教育思想,找出韩愈对教师的见解,为以后现代化的教育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经验和可靠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韩愈;教育思想;教师;教学;人才
前言
韩愈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一生都是以天下为已任,始终奉行“达则兼济天下”的原则。当他被贬为连州山阳令和到潮州做刺史的时候,也没有失去报国之志,仍然关注人民的疾苦,注重国家的教育事业。韩愈一生为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体现出超出常人的勇气,他还敢于为天下先,敢于言常人不能所之苦;敢于为师立说,为师正名;敢于以身作则,兴办州学,投身于实际的教育中;他的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行为,为后人赞颂。他在教育上的思想是具有先进性的,他的教育思想至今也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讨。
《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贞元十八年(802年)写成并公开发表。韩愈从贞元十二年(796年)在汴州任观察推官开始接受学生,到贞元十八年任四门博士接受更多学生,其教育活动前后六年。这些教育活动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有部分人积极赞成从师学道,而更多的人则激烈反对有师与弟子的名义,焦点集中在师道问题上。为了让世人重视尊重老师,尊重教育,就需要解决教育思想这个关键问题。
一、论师
(一)关于教师的见解是教育思想史中宝贵遗产
韩愈在教育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关于“师道”的具体论述。《师说》提出的新观点,对当时士大夫的旧思想是一次极大的冲击。《师说》这是他从“卫道”的角度去出发,这种精神与其在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二)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崇尚儒学的韩愈来说,社会的进步向上是理想,要实现这样的理想就要靠人人的进步,而人人的进步离不开教师。教师的职责和意义是在于传道、授业和进行解惑。
(三)求“師”的标准
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了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韩愈对于“师”的理解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思想当中非常宝贵的财富。从他对“师”的准则中便可看出,他认为真正的教师不但要助学生解惑,还应该教会他们学习的态度。而我们求师也要“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这种思想一直被后人所传颂和发扬。而且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教育目的
韩愈的政治主张是儒家的“仁义之道”和“三纲”“六纪”。他对人才的规格是有要求的:忠君、清政、兼理法和继传统等几个要点。韩愈把《大学》里讲述的“修齐治平”的观点,进行进一步阐述使之目标标准化,自韩愈起《大学》的地位被提高了,同时韩愈也在《原道》里引用了《大学》里的一句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古之所谓正心而诚其意者,将以有为也”从这句可以看出修心养性是成事之本,强调“诚意”和“正心”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教育内容
韩愈对教育的要求是全面的,不仅有德的修养,还有艺的训练。他教学的目的在于“修先王之道”,而其途径则是“读六艺之文”。韩愈以儒学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严格选择学习内容。
(一)道德教育
人们所说的“仁、义、智、信、礼”,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韩愈提出“仁、义、智、信、礼”在儒家的思想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教育
韩愈有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的“道”即儒家的道统,儒家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内容,所谓的“业”是儒家的经书和六艺,而所谓的“惑”是指学生对教师所传之道和所传之业有所疑问,这是知识教育的基础。
(三)政治教育
我们在前面说到很多次,韩愈是典型的儒家弟子,所以他本着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以儒家思想的卫道而自居来恢复儒家道统,捍卫儒学的统治和儒学思想的传作。
四、对于现代教育的深刻启示
“学古以鉴今”韩愈的考育思想对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德育,兼职全面的教师职责
教育的目的是在于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格发展,使其能够全面地发展,当前经济建设大潮的背景,我国的教育实践,教师往往忽视自己的传道的职责,而将关注点放在“授业”和“解惑”上,这样也忽略了学员的人格培养,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的作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闻道有先后,专业领域的不同,社会阅历的不同,彼此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因此,在现代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肯定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克服课堂上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弊端,提高学生的核心地位,使他们能够由被动走向主动,形成一个好学和乐学的学风。
(三)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在现代教育当中,采取因材施教,教师根椐学员的情况,扬长补短,使学生能够获得最佳的发展,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要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包括其学习特点和方式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根椐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有的放矢,灵活多变,激发其学习的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地取得进步。
(四)提倡反思学习
韩愈推崇反思学习,就是提出“行成于思,毁于随”,反思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自身的思维和结果过程中要进行检验。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不要被动和机械式的接受,需要学生进行对自己活动过程中的反省和思想,不难看出,学习中的反思就像是生体在吸收养份,是无法替代的。
五、结论
韩愈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的教育思想是比较系统的论述人才与教育的各个方面,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观点,韩愈的教育思想大致可以归纳为:为实现“古道”而提出的教育目,另一个是与人性的观点相关系的教育作用;尊师重道的“师说”;同时在《进学解》里及长期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游国恩、李易选注:《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朱东润:《韩愈传》,中华书局,196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