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 开展随文练笔

2019-09-10 07:22易徐炎
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省略号随文标点符号

易徐炎

写作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终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不仅可以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研读现行教材,有不少课文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或名著节选。由于篇幅关系,或者艺术表达的需要,不少内容、字句之间,都留有一定的空白。而这些空白,恰恰给随文练笔搭建了平台。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文本留白,积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充分对话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想象,在填补空白的同时,有效提升其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从字词语句到篇章结构,其中渗透的语文要素有很多,但是面面俱到,必定不现实。对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切入口,围绕一点突破,以便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随文练笔也是如此,也需要寻找切入口,其中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就是重点。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其空白进行有效填补,并引导学生剖析关键语句,不仅可以助力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还能推促课堂精彩生成。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安恩和奶牛》一课的教学为例。“老太婆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一句,属于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师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的训练,引导学生围绕“安恩是怎么想的?她发现了什么感兴趣的东西”进行随文练笔。从全文来看,这一句地位非常重要。由于每次都有问到奶牛的事情,而安恩却不知如何回答,其内心是非常矛盾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一空白进行随文练笔,既可以充实文本内容,推促学生与安恩进行深度对话,又能发挥学生想象,在练笔中培养发散思维,夯实表达训练。

经过学生认真思考,他们都在文本旁白的地方进行了批注。而这种批注也是随文练笔的一种。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安恩转脸去看那藤杖,是觉得这藤杖非常好看,她想多看一会儿,再认真仔细瞧瞧,但是一想到对方还在询问自己的奶牛,如果这样看着,不回答对方的话,是不礼貌的。所以她要转过脸去,尽量不去想那个藤杖,但又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告诉对方实情,她在纠结中。结果到最后,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它不卖的’。”对于学生来说,能写出这样的内容,说明他已经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并且借助自己的想象进行有效填补。从这一角度出发,这一环节设计是成功的,从其练笔内容来看,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

标点也是文本内容之一,虽然不是文字,但其发挥的作用却不亚于文字表达。标点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通常来说,标点符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点号,比如逗号、句号、问号等;另一类是标号,省略号、破折号等。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很多时候,即便是同一标点符号,由于所处的语言环境不同,导致其意义也不同。其中有的标点表示省略的意思,相对而言这种类型也属于一种空白。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想象与联想进行随文练笔,以便把标点符号中所包含的意义表述出来。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十三岁的际遇》一课为例。其中有这样的一句:“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这里有个省略号,其中内涵特别丰富。而要读懂这一句话,前提是要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这里有个省略号,请大家结合文本内容好好想一想,这一句话中所省略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对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拓展,继而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在走进作者内心的同时,也深深为图书馆里的藏书所震撼,在内心真正读懂作者、理解文本的同时,实现了学生表达水平的提升。

小标点中也能做出大文章。针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省略号,对于随文练笔来说,除了给学生提供练笔平台外,更重要的是从中渗透创新思维。对此,教师可以继续提问:“我们还可以再次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作者看到这个哭泣的女孩后想到什么,她后来会做什么?”这样一来,不仅借助问题将省略号的空间无限放大,而且还能让学生的随文练笔更具有拓展空间,更具深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为丰富,其表达的言语也将更具想象力。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省略号进行补白,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把握,适度即可。

插图也是教材的一部分。新教材中很多课文都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遗憾的是当前不少教师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插图的作用。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插图要么是文本人物,要么是文本所涉景物,要么是重要故事画面。相比其他,教材插图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把抽象的文字演绎得具体形象。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且发挥想象,继而借助插图进行拓展,从中渗透随文练笔,以便与文本、作者进行深度对话。借助插图进行随文练笔,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而且还能从中渗透言语训练。

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往事依依》一课为例。文中有个插图,描述的是教师上课的情景。教师没有直接讲解课文,而是在导入阶段,通过多媒体呈现文本插图,并且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插图,尝试结合插图内容,发挥想象,用随笔的形式进行描述。相比传统教学中的直接导入,这种导入更加新颖,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发挥想象,还能从中渗透随文练笔,让其表达训练得以巧妙进行。不过这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这种导入练笔,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微练笔,要求学生用两百字左右把画面描述清楚,表达仔细即可。通过这种先呈现,再观察练笔的形式,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充满兴趣,其学习也会更加轻松。

从学生表达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插图画面描述清楚,但是其中一个学生,却从课堂联想到自己的童年。他是这样描述的:“画面中所描述的教室,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当时自己年龄小,是插班生,因而第一次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大哥哥和大姐姐都很认真地坐在那里听讲。我自己什么也不懂,妈妈出去后,我又跟着跑出去,结果引来全班学生的哄笑……而现在上课,老师更多关注我们的思考,关注我们的参与,这样的课堂,我更喜欢!”从一个简单的画面,学生联想到了自己,也从中表达了看法,虽然语言有点稚嫩,但内容却很朴素、真实,是一篇较好的习作。对于这一节课来说,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表达,才让课堂更加精彩。

总之,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习作表达水平,在注重大作练笔的同时,更要将练笔做细做微,借助随文练笔的形式,有机渗透到具体的阅读教学之中,以便通过随文练笔,在推促学生理解文本主题的同时,激发写作兴趣,继而提升他们写作表达的水平。此外,教师还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文本的空白,结合重点语句、标点符号、教材插图等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随文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有效提升其习作表达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 张 妤)

猜你喜欢
省略号随文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省略号来了
提高小学生随文练笔水平的实践研究
省略号
标点符号的争吵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自报家门的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