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娟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结晶与积淀,它是一种浓缩的信息,具有言简意丰、形象生动的特点,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古越绍兴,到处散落着历代文人贤士的典故成语,如卧薪尝胆、曲水流觞、沉鱼落雁等,这些浩如烟海的经典,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本地文化根源和语文教学资源,也是每一个越地子孙感到光荣与自豪的最佳载体。那么,如果我们立足“本土”,让古越子孙徜徉于经典的聆听、诵读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古老的越地文明精髓,就会使他们打心底里亲近、认同并热爱古越文化,其一生都将受益。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细读一个个越地典故成语,我们会发现,它们无不体现了悠久的越地文明、柔美的越地山水、灵秀的越地俊杰。而且,通過学习这些“本土文明”“本土山水”“本土俊杰”,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们语文课程的好资源。于是,笔者进行了本土典故成语教学的尝试。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些经典多数年代久远,与当代儿童的生活间隔大,小学生诵读的难度也大。同时,儿童的诵读教学,必须要讲究“趣”和“理”,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经典的“文理”,顺应规律,这样的教学才会高效。于是,我利用“成语谣”的创编来开展教学,丰富学生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取材主题要“精”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所以,在选择成语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最后,结合统编本教材中的文本主题,精心挑选,笔者设计了以下“1+X”本土经典诵读低年级课程。
统编本教材“1+X”本土经典诵读低年级课程设计
【节气节令篇】
1.《清明》——第一课时:《清明话酒》。(越地童谣:清明酒;越谚:清明螺,抵只鹅。)第二课时:《投醪壮师》《金龟换酒》《乘兴而来》。(越谚:越酒行天下。)
2.《端午粽》——《浓情端午》。(越地端午传说;越谚:叠词。)
3.《后羿射日》——《月圆中秋》。(越地中秋传说;越人设计的奔月标志。)
4.《春节童谣》——《欢乐春节》。(越地传统美食、风俗)
【童诗童谣篇】
1.《秋天》——秋诗一组,绍兴名人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
2.《比尾巴》——越地童谣。(《开花》,油菜开花黄如金。)
3.《拍手歌》——越地童谣。(绍兴城里十洞桥)
【典故名胜篇】
1.《揠苗助长》——典故成语一组——“美”:“沉鱼落雁”“东施效颦”“曲水流觞”。
2.《大禹治水》——典故成语一组——“志”:“自古英雄多磨难”“卧薪尝胆”“东山再起”。
3.《画家乡》——
(1)水乡美景
典故一组: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对联一组:府山越王台联、兰亭联、东湖联、安昌古镇联、咸亨酒店联。
越诗一组:《山阴道》(袁宏道)。《回乡偶书》(贺知章)。
(2)名士之乡
名人名言一组:陆游联、周恩来联、范文澜联、王冕联、王阳明联、鲁迅联、诸暨西子庙联。(古代名人:王充、马臻、谢安、王羲之、贺知章。近代名人:葛云飞、徐锡麟、秋瑾、蔡元培。)
在具体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创设不同主题来精心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如,想了解越地山水,可集中学习描写越地美景的“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秦鬟妆镜”等;体察越地精神,可学“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投醪壮师”“沉鱼落雁”等;学习顽强品质,可学“卧薪尝胆”“入木三分”“东山再起”“柳暗花明”等;品味越人生活情趣,可学“曲水流觞”“东床快婿”“山阴乘兴”“金龟换酒”等;讽刺官场作风的,可学陆游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徐渭的“山阴不管,会稽不收”……当然,越地俊杰张岱的笔记录了很多典故成语,如起死回生、粉墨登场、面面相觑、亭亭玉立、一目了然、巧夺天工、踏雪寻梅、风马牛不相及等,可以推荐学生从他的《夜航船》一书中积累。
二、组织教学要“土”
“土”即“本土”。笔者所说的“本土”是指悠久的越地文明、柔美的越地山水、灵秀的越地俊杰。这些“本土文明”“本土山水”“本土俊杰”需要我们在引领学生学习时突出“本土”优势,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让经典走下圣台,接上地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1.营造“本土”环境
在进行典故成语教学前,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生情绪,营造一些与典故成语相关的“本土”情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往往可以拉近学生与经典的时间距离,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曲水流觞”前,笔者播放了平缓、舒适的古琴乐曲,并在大屏幕上出示了一幅幅兰亭曲水流觞的情景环境图、活动图、工具图等,唤起学生的记忆,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激发阅读的兴趣。又如教学“卧薪尝胆”“投醪壮师”时,教师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去府山越王台游一游,看一看典故壁画;去投醪河边走一走,听一听典故故事,读读文本,说说收获,来一场实地参观学习……有效利用本土之“地利”。
2.创设“本土”活动
低年级学生还不善于通过抽象思维去联结文本和生活。他们对典故成语的接受、记忆主要是关注作品讲述的故事是否有趣,是否具有鲜明的直觉性。因此,在本土成语的教学中,笔者经常设计一些有趣的“本土”活动环节,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使正襟危坐的课堂童趣盎然。
如“曲水流觞”成语教学,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流觞认碑”活动。随着觞儿在学生们的手中“曲折流动”,一个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了有趣的兰亭游赏活动中来了——
●认《兰亭序》碑
播放音乐视频“兰亭序”(繁体字,王羲之书法拓本)。
师:谁认识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生:是“兰亭序”三个字。
生:这是王羲之写的。
师:是的,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题目。绍兴又被称为书法之乡,每年三月初三,绍兴兰亭都会举行书法节,那一天,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就会汇聚在这条曲水前,进行流觞活动,并请书法爱好者们记录下他们的诗作。爱好书法的同学们,明年的三月初三可别错过这次盛会哦!(随即播放兰亭“曲水流觞石”“流觞亭”“流觞活动”的照片)
●认《鹅池》碑
师:觞儿继续流起来,请你猜猜这块碑文上的“鹅池”二字是谁写的?
生:是王羲之写的。
生:“鹅”是王羲之写的,“池”是他儿子写的。
师:王羲之有好多儿子,“池”是他的哪个儿子写的呢?
生:王献之。
师:是的,此碑由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共同写成,又叫父子碑。
●读《兰亭序》碑文
师:又一块碑出现了,这就是《兰亭序》的碑文了。里面记录了这42位雅士曲水流觞的活动,让我们选上一句,来读一读。
(出示: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学生赛读)
正是这三个与“曲水流觞”典故息息相关的兰亭游赏活动,不仅使学生体验了流觞活动的风雅有趣,更让他们和兰亭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了接近“本土”的乐趣。
当然,本土活动还应该结合典故的特点进行有效设计。
“三过家门而不入”“乘兴而来”等故事简单,线索单一,笔者就采用了“听记”的方法,选用一段音频或教师讲,只在听故事之前,提了一问:“你能听一遍记住一些要点吗?”以此问来激发学生的听记激情。
教学“曲水流觞”时,笔者选用了故宫博物院制作的动画版“曲水流觞”古画介绍,让学生在欣赏古画、聆听当年风雅活动的过程中,将故事与自己的时空距离、情感距离逐渐拉近,融为一体。
教学“沉鱼落雁”时,笔者让学生先聆听了描写西施貌美的故事“沉鱼”,接着点明西施不但貌美,更爱国,深受越地人民的喜爱。随着屏幕上出现“西施故里”的图片,接着讲述西施传奇的一生。这样,在学生的心里留下的不仅仅是西施美丽的容颜,更有其为国献身的光彩一生,学生对美的理解更多元、更深刻。
“东施效颦”是与“沉鱼落雁”对比教学的,笔者加入了形象有趣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理解寓意。通过直观的感受,学生迅速对比出了东施与西施在容貌、行为上的大不同,并且不仅仅理解了成语的表面寓意“盲目模仿别人,结果反而更糟”,更提出了自己对“追求美”的进一步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发挥自己的优点!”“做好自己才是最美的!”“心灵美最重要!”
教学“山阴不管,会稽不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时,可以给学生提供剧本,让学生表演剧情。学生在读剧本、练表演、做点评的过程中了解了故事,明白了道理,创编了童谣:“山阴不管,会稽不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胡作非为,蛮横无理。”
……
3.掺学“本土”民谚
在绍兴民间,有很多格言警句,生活谚语,虽三言两语,平白如话,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它们有的有着警世劝诫的功用,有的体现了古越百姓的智慧。利用历史悠久、耳熟能详的方言民谚来辅助典故成语的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可亲、可爱,还能对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内涵熏陶。笔者做了如下辅助教学:
教学“投醪壮师”时可让学生学习“强将手下无弱兵”“众心成城,众口铄金”“若要好,大做小”。
教学“東山再起”时可让学生学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教学“东施效颦”时可让学生学习“勿比勿晓得,一比吓一跳”。
教学“卧薪尝胆”时可让学生学习“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教学“入木三分”时可让学生学习“铁捣杵磨绣针,嘦(方言jiào,“只要”的意思)功夫深”。
教学“金龟换酒”时可让学生学习“酒逢知己千杯少”“陈酒味醇,老友情深”“越酒行天下”。
教学“山阴不管,会稽不收”时可让学生学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三、创编童谣要“趣”
笔者认为,进行典故成语教学是引导学生个体对文本进行阅读、欣赏与再创造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让学生与这些典故成语充分、真实地对话,让学生沉入语言文字中与典故成语心灵相遇、相通、相知,才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心理。因此,笔者设计了创编成语童谣这一活动:用文言形式的四字成语加上通俗易懂的四字感受编成一句儿歌,逐句积累,连成一首自编成语童谣。这样的童谣成效有:一是凸显成语特点,既能明理,又短小有趣;二是强调个性表达,彰显独特的阅读体验。
如,学生初学引入时——
师: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在四册课本中学习过的两则成语。
(出示《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生齐读。)
师:同学们,成语故事,寓意深长。当我们读完故事后,将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来,写在题目的后面,编成一句儿歌,你能行吗?
生:揠苗助长,违反规律。
生: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生:守株待兔,浪费生命。
生:守株待兔,整日空想。
生:守株待兔,一无所获。
生:守株待兔,心存侥幸。
……
师:几句儿歌连在一起,就成了“成语谣”。这样,日日诵读,故事和寓意就了然于胸了。来,跟着老师念念这首“成语谣”吧!
(师生对读: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守株待兔,一无所获。)
师:日日诵读,了然于胸。在我们校本教材“越中典故”栏目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成语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读上几则,再来编写“成语谣”。
又如,学生深入学习时——
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是用来形容女孩子怎么样的?你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来编成童谣吗?
生:沉鱼落雁,美貌无比!
生:沉鱼落雁,美若天仙!
生:沉鱼落雁,亭亭玉立!
生:沉鱼落雁,国色天香!
生: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还如,学生自读自编时——
师:刚才我们和1600多年前的文人墨客一样,也玩了一次流觞的活动,你觉得这“曲水流觞”的活动怎么样?
生:曲水流觞,古色古香!
生:曲水流觞,欢声笑语!
生:曲水流觞,意犹未尽!
生:曲水流觞,绝妙无比!
生:曲水流觞,群贤毕至!
生:曲水流觞,信可乐也!
……
教学应是不着痕迹、自然有趣、润物无声的。在教学中,笔者关注到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充满着差异,给予了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阅读体验,来趣编儿歌,鼓励他们多元解读,所以,课堂展现了学生最鲜活的生命。课堂的美丽、课堂的绚烂便是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知道不多到了解透彻的过程,这才是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当我们的课堂关注了儿童,并赋予教学儿童化、趣味化,那么,这些成语就会像种子一样牢牢地种在学生的心里,并生根、发芽、长大,让学生幸福一生。
(作者单位: 浙江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