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文言文语感的策略

2019-09-10 00:19欧阳芳斌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朗读语感文言文

欧阳芳斌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从而发展思维......”由此处可以知道: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文言文;语感;朗读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其文化素养,使其受到精神熏陶。而中学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效率低是目前公认的中学语文教学现象。那么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的关键就是文言文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即对语言材料的敏感,是人在感知的刹那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這样一种心理现象。当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呈现高耗低能的现状,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没有形成。学生文言文语感一旦形成,文言文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语感的形成机制来看,语感形成过程就是内隐学习的过程。内隐学习是一种学习主体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结构复杂难以言述的知识的学习过程。语感的内隐学习特征表现为无需对语言材料的形式、内容、结构等反复研究,全凭学习主体的直觉,就能准确把握材料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用语言描述和表达语感,但它又的确存在,是人们潜在的语言能力;人们凭借语感自动迁移习得的复杂的规则知识;而语感需要在长期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过程获得的;语感的形成和表现形式都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没有相同个性的人,更没有相同的语言模式。在分析文言文教学特点之后,结合语文教育的优点,从理论视野下提出了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具体策略:

一、在生活中积累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感要求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翻字典,查查文献,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深切。”从叶老的这段话中,我们也感知到:生活经验与语感积累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为每一天的生活都留下美好、愉快的回忆。热爱生活,才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学生的眼里,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的各种活动,更能积累语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组织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在大量的活动中,建立词语与生活的联系。

二、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朗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朗读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现代的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我们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同时,学生对教材的感悟更不是老师能够讲出来的,而是在朗读的实践中积累感悟的。

叶老有这么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就是强调抓住词语的理解和感悟。语言是以字词为载体,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体会语言高手们怎样做到“意能称物,词能逮意”,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语感。

陶行知老先生在《中国教育改造》描述过:物化过程中“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的快乐,获得了一种自我满足,自我发展的愉悦。这正是在语言对象剌激下,语感生成伴生美感的状态。如读到“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句子时,就仿佛看到了疾风席卷大地的情景和大雪纷飞随风飘舞的情状,又仿佛听到了激荡于耳际的狂风的怒吼声。这种感受的获得是丰富活跃的想象与联想能力的确证,自然也就伴生了自我实现的愉悦——美感。

三、在语感培养中应当注意

语感并不是一瞬间的感觉,而是在语言实践中,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深化的结果。语言是产生语感的外在物质材料,记忆、联想和想像则是语感生成的内在精神材料,它以情感为动力源泉和情绪导向,在形象再造或创造中获得情绪。

以上分析了语感中的美感因素,我们认为,如从审美角度培养语感,将提升语感于更高境界中,使其更具敏锐性、直觉性。从语文教学方面说,也将收到更突出、更全面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审美教学的意识和素质,有意识地挖掘语言对象中的美,加强语感中的美感体验。在语感训练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重视教师范读。教师在范读时的语气、语调、表情、体态,都能作为一种“美”的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听得见,看得着,可以直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间接体验文章的“美”。

2.注意训练的整体性,切忌把对象嚼得支离破碎。面对语言现象,语感能力能于一瞬间得到语表、语里、语境、非语境以及语素和非语素等多项意义的总和,无论如何也是难以明确区分哪些是这样获得的、哪些是那样获得的,实在是因为这些东西本来就是多种因素积淀的结果。在实践操作中,最关键的是美感情境,激活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学生入境入情地感悟语言。

3.引导学生能动参与。语感能力归根结底是认识个体在长期对各种语言作品反复揣摩的过程中习得的,从语感生成过程伴生美感的角度看,教师的越俎代庖、一讲到底无疑是对学生美感权利的剥夺。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之主动参与、自觉投入,在美感享受中切身感悟语言的规律和意蕴。

从审美角度培养语感,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人民出版社 2008 89-95. 145-151.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3-37.

[3]《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猜你喜欢
朗读语感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