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立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其说是某种特定的游戏形式在幼儿园中的实现,不如说是幼儿园对游戏者精神的召唤。这种精神包含着幼儿的自由自主、自律自控和自我更新。这三者三位一体,以自由自主为前提,以自律自控为保证,以自我更新为方向和目的,使幼儿能够在快乐中获得健康成长。下文主要围绕着三点进行论述,探讨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者精神。
关键词:游戏;课程游戏化;游戏者精神;幼儿园课程
一、游戏与游戏者精神
赫伊津哈说:“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它以自身为目的并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游戏是自愿的,其次又是有规则的,它需要一定的环境和道具,它能给人带来愉悦,有的时候又伴随着紧张,而且一旦进入游戏就有一种强烈的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意识。所以游戏绝不是随便玩一玩那么简单,近代美学把游戏放到了更高的地位,正如席勒所言:“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
可见无论游戏不是“随便玩”,简单的或是复杂的游戏都对规则有着严格的要求。游戏者在游戏中,既要严格遵守规则,又能够通过商讨改变规则以改进游戏,并在游戏中体验着紧张与愉悦。正如伽达默尔所言,游戏呼唤这么一种精神:一种自成目的的精神、一种积极开放的精神,一种自由想象和大胆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一种不断自我生成、自我更新的精神,一种不断创生的精神。
二、课程游戏化中的游戏者精神
(一)自由自主
游戏的第一要则就是自愿,所有被要求进行游戏的,都算不得拥有游戏精神。
案例一:某个幼儿园里有很多特色的游戏活动,比如小剧场。某天园里迎检,为了表现出幼儿园重视游戏而且会游戏,幼儿园老师特地对当天的游戏内容进行了精心安排,其中小剧场这一块更是被重点关照。幼儿园老师安排了一些小歌唱家、小演员等,轮流上“舞台”进行表演。事后前去參观幼儿园的指导老师找到一个小朋友,问他游戏好玩吗?小朋友摇摇头说这不是游戏。
自由自主的游戏精神主要体现在教师尊重幼儿体验,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上。这要求幼儿教师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并赋予幼儿选择的能力。不能以幼儿没有选择的能力为借口,堂而皇之剥夺选择的权利。实际上,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幼儿从来没有获得过自主选择的权利,或者只是表面上有而实际上没有,那么幼儿就很难发展出自主选择的能力。相反,随着幼儿自主选择能力的提高,他所能自主选择和决定的事就会越来越多,他所能享有的自主选择权利的范围也应该随之扩大。
(二)自律自控
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园的游戏中,小朋友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尽管这种规则没有写成文字贴在墙壁上,也没有老师在旁三令五申。
案例二:某幼儿园的幼儿在玩“公共汽车”的游戏时,公车只是一个由四块高半米的硬纸板所围合起来的一个四方形空间,当中放着几把椅子。所有参与这个游戏的儿童,他们分工明确:司机负责方向盘、负责喊到站和出站、负责开门关门;乘客要排队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在车上的时候要坐稳扶好。当小司机的游戏者则往往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好像生怕弄错了顺序。每一个小乘客上车之后,就会做出紧握扶手的动作,他们还会互相提醒说车发动了,要扶好。如果有小乘客跨过板子离开公车而不是从后门下车时,他会受到其他所有游戏者的纠正和指责:“你不应该那样下车”。如果有哪一个幼儿不了解游戏规则,或者漠视、违反游戏规则,他就会被其他游戏者拒之门外。
自律自控要求规则本身对幼儿是有意义的。正如游戏中一样,如果不按照规则行事,则所有人都无法享受游戏的乐趣,这种规则对游戏者是具有内在意义的。幼儿园的规则要对幼儿具有内在意义,需要从幼儿的需要和经验出发制定规则,甚至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参与到规则制定的过程中。
(三)自我更新
在游戏中,游戏者虽然会依从游戏的规则,但是有些情况下,游戏者会试图通过改变游戏规则来改进游戏。
案例三:在上文中的“公交车游戏”中,随着游戏的发展和游戏者经验的增加,游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通过游戏之后和教师的集体谈话,小游戏者们提出应该要在“公交车”上加入了“刷卡机”、“爱心专座”等等,因为他们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够碰到这些元素的。
自我更新对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教育智慧,能够发现并抓住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所闪现的那一抹想象和创造的火花,并帮助幼儿将这些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有些荒诞的念头变成可操作的行动方案。教师在此的作用正像维果茨基所言的那样,提供“支架”,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帮助者,帮助幼儿抓住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变成行动方案、为幼儿的行动方案提供必要的材料、在幼儿在行动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点拨指导。
三、结语
课程游戏化,与其说是某种特定的游戏形式,不如说是对游戏精神的召唤,这种精神要求幼儿的自由自主、自律自控和自我更新,这三者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自由自主是前提、自律自控是保证、而自我更新则是方向和目的,教师要给予幼儿自由,教会幼儿自律,并最终帮助幼儿实现自我更新和自我生成。只要幼儿能够实现这三种精神,那么这种活动,无论称之为课程还是称之为游戏,它都能够让幼儿体验到快乐,并在这种快乐中获得通往未来幸福的钥匙。
参考文献:
[1](荷)胡伊青加(JohanHuizinga)著人:游戏者[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