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9-10 23:43:53宋斌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宋斌

摘要:核心素养是目前素质教育环境下的主要关注点,学生从一个知识的基础问题出发,不仅能够化解问题,还能够在问题中发散思维,获得不同渠道的解题思路,并自主的完成一系列的知识延伸和汇总,将数学融会贯通,体现出学生的想象意识、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等,另外还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在课堂的互动中展示自我的优势,能够互相促进并自我进步,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让数学素质教育寓教于乐的铺陈,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契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培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学生的素养培育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教师应在数学的互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意识,鼓励学多视角的感悟数学的内涵,创造出轻松的互动空间,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认知视域中,更加透彻的领会数学的深层次含义,激发出学生的潜在数学意识,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获得数学的熏陶。

一、改变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占据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对数学某个知识点的解读,很少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意见,仅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学生不仅回答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在较为固化的问题下,学生也只能照本宣科,比如:教师提问某个概念是什么,学生就按照教材上描写的概述出来,整个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也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新时期,为了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应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教师预留了更多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去解说什么让学生记忆背诵,比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时,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方向感,在不同的方位都能够准确的描述位置与方向,而不简单的会在平面书本上去做题,在生活中让学生形成辨别方向的能力,可依据课堂上的位置安排,让学生分别的阐述自己的位置信息,说明商店、学校、家庭等几个典型的坐标之间的方向,当学生能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视域中,他们能够形成极大的满足感,对数学的探究热情也会加深,以“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讲课时,要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课本,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引入。在正式讲课前,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想法制作一个小圆柱,然后引导他们观察,看看直接观察是否能求出其表面积,学生会表示不能。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圆柱任意展开,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可能最初展开后得到的不是圆柱提到展开图,经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学生最终能够得到正确的图形,从而也可以得到圆柱体的表面积是由两个相同的圆的面积和一个长方形面积组成的。这一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的培养。

二、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教学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尤其是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其中,对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除法运算”的教学为例,因为除法运算是在乘法运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如果我前年是40岁,我的年龄是我家孩子年龄的倍数,但是不超过6倍,那我家孩子可能是多少岁?可见,这个问题情境是让学生在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探究除法运算,完全符合数学学习的层次性的过程。而且在这种练习題中,教师将实际中的人和事引入到习题中,能够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对新知识也能更有效的接受,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数学的重视程度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学生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用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媒介素养,还能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一举两得,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创造条件。以对“长方体的体积”教学为例,教师在课上讲课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长方体,并根据体积公式更好的解答问题。但是这部分内容需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思维,课下如果不巩固,学生容易很快忘记。教师可以在课下建设“网络课堂”,在平台上共享教学知识,b并与学生展开交流,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式学习

研究不是研究者专属的权利,教师要做研究,学生也要学会做研究。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深入研究,就能够从中体会到数学学习别有一番风味。首先,课题研究学习中,不仅包含了与数学相关的知识,还囊括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其次,课题研究需要学生掌握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学生有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最后,课题的解决需要不同方法的实验,需要不断地假设和证明,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会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以“生命与生长”为主题,开展《蒜苗长高了》小课题研究,在高年级则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申请研究课题,最后通过答辩获得相应学分。这种课题研究学习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完善的实施和评价体制也启示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必须要做好全面的理论层面的工作。

五、巧用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所谓“数学语言”,就是数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数学、符号、公式等。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代数学教学要更加强调对数学思想、内容和语言的教育,尤其是提高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力度。以将“20/24”进行约分为例,尽管很多学生口算能力较强,通过乘法表也很容易口算得出答案,但是不能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一步步进行约分计算,可以先拿最小公约数2来约分,得出结果,然后在用4进行约分进行检验,看答案是否一致。学生能够对数学语言进行很好的运用,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强调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更加灵活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能够巧妙的运用数学方法解答问题,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总之,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能力发展和思维养成不可缺少的素养,教师一定要加以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7).

[2]张淑玲.小学数学教育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4]蔡清田.课程设计与发展的关DNA核心素养[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2.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6:28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