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岚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在写作教学中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实施改革策略,探索新的路径,引领学生更好的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这显得至关重要。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为他们积累素材、自由创作提供机会。只有让学生彻底的爱上写作、爱上学习,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远规划才有意义。本文特别分析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分析
引言: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畏惧写作,很难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为了完成规定任务,组织了形式单一的课堂活动,并未对学生主体思维的活跃、创新意识的培养做具体的研究,师生关系不够和谐,互动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受到了不良的影响。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呢?笔者建议,我们教师应从新的角度出发,改革写作教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条件,转变学生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对此,笔者总结了如下看法。
一、观察培养写作目标
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写作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观察能力的强弱、个体间的差异性、兴趣爱好的表现等等。学会观察,才会写作,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他们写作目标的培养、写作水平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来说大有助益。學生学会观察事物的特征,对于生活产生了热爱之情,当练笔成为习惯以后,他们的主体创造力将有意想不到的发挥[1]。如在学习写作《我喜欢的》这个题目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自己想写什么,怎样写,拿来了一盆花,让学生观察花的叶和颈、颜色与形状等,学生都围了过来,看了又看,想了又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写作目标。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描述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这种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积极动笔写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经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想象用笔写出来,对其内容进行具体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感情真实,使自己编写的语句通顺,能够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二、创设环境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在一定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所以这就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情感。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需要积极的互动交流。其次课堂氛围轻松融洽,鼓励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创作情感[2]。如在进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写作时,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的课余生活来表达,可以是自己在课余时间参加了什么活动,有什么样的意义,也可以是自己在课余时间上的艺术班,对此有什么样的想法,还可以是自己到过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样的风景,等等。这样每位学生的课余生活都不尽相同,大家纷纷说出自己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课余生活用通顺的语句记录下来,学生在记录的同时感受写作的快乐。
三、联系生活挖掘资源
“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是困扰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问题,起步阶段更是如此。这与教师在取材方面限制太多有关,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值得写的,到头来,学生反而缩手缩脚,无从下笔。其实,捅破蒙在“作文”之上的一层纸,就会发现作文就是生活,有生活就有可写的素材,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没有不可写进作文的。分享假期浏览的经历,讲述自己的社会见闻,介绍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者电视节目,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吐自己的快乐和烦恼……目之所及,耳之所闻,写下来就是作文!每一次的习作教学活动,根据习作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取材。如写有关于秋天风景的习作,可以让学生把上学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园写进作文;也可以写校园、草地、山坡……还可以在写作之前带领学生去草地上,山坡上,树林里观赏那里的风景。再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有的学生看了田野里农民伯伯堆的草垛,能把它写成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元宝……这样的好句子,写得很形象、生动,跟他仔细观察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学生的习作能更好的取材于生活,我让学生坚持写“随记”,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或者所见所闻写成“随记”。等到要写作文时,可以把平时写的内容再加工,就是一篇好作文了。生活就像万花筒,多姿多彩,学生如能把这五彩的生活写下来。那么,他们的作文内容也就五彩缤纷了。
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形式,在写作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做引导,教学活动会偏离正轨,写作效果只会事倍功半[3]。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适应写作教学的要求。(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往往忽视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因此,现在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不断更新,重视小学生个体的感受,平时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小学生发展需求来制定和安排。(2)教学中注重人文统一.叶圣陶曾经告诫我们,小学生作文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在当今应试教育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瞎编乱造,不关心自己的真情实感,以致小学作文教学在畸形中发展。其实作文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小学生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这有利于教师更好的育人。
结束语
小学生语文写作凝聚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生发能力,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基础。当前写作教学实践存在着不少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思想水平,在新的时期创造更高教学水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需要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珠.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4)116.
[2]张世荣.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策略[J].才智2018(11)22-23.
[3]宁红.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7(2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