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019-09-10 22:53:28罗晓燕
新教育论坛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罗晓燕

摘要: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够健全,他们理解问题较为浅显,缺乏深层次的问题分析能力,自然也就在生活中缺乏明辨是非的意识,学习上更是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此时急需班主任在德育的工作中,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问题,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是非分辨、价值观念意识,班主任在管理中应始终围绕对学生的德育问题展开联想,在德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谆谆善诱的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德育理解。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引言:德育教師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而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为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师应努力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扫清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因素,帮助他们意识到德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班主任通过新鲜的教育模块铺陈,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展开德育的引导,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自我反思,结合学生不同的情况落实德育的教育任务。

1.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掌握所有学生的具体情况

德育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涉及到德行问题的事情,学生们往往还没有自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容易走进认知的误区,而此时教师就应帮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充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在成长中提高挫折抵抗力,具备充足的学习动力。如某女生喜欢短发,班级中一些男生总是叫她“假小子”。班主任通过这个女生的表情与反应来看,她其实很受伤,但表面上不言不语,这虽然是一件小事,看起来无关大雅,但很可能让这名女生变得自卑,甚至以后都不愿意坚持自我,而是别人什么样自己就什么样,导致缺乏个性化审美与自信,教师在班会导入名人案例的时候,就播放奥运比赛中短发女性冠军英姿飒爽的样子,并对学生们说:“这些运动员为了运动方便,把头发剪短了,长发的女孩子热爱生活,短头发的女孩子更上进。”通过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和计划。

2.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拓宽德育范围

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小学生的年龄小,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所以比较容易接受家长和教师灌输的思想概念,造成了在德育方面的一些方式和方法都比较陈旧。很多的教师在进行德育时,都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学生被动的接受,因而所达到的效果不是很理想,甚至有时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德育方面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都应该有所改进和拓宽,除了运用说教方式以外,还应该利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将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如利用有关德育的影视资料、开展演讲、组织辩论、表演小品等形式,将德育的问题穿插其中,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并且根深蒂固,很好地提高了德育教学的功效。还要注意利用课外时间展开自我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大环境中加强自身修养,自觉遵纪守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3.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思想风尚

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此开展德育工作时应注重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和积向上的思想风尚。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得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琮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最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开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和为和像模像样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4.采用激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某个学生首先品质、思想行为的积极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率先垂范。

5.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做好教师的表率工作

班主任教师作为小学班级的第一标杆,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定要从行为上起到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不但要严格要求学生,更要严于律己,真正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班主任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宪政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结语

综上言之,小学是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初步确立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受教育状况对今后的成长状况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亦是学生思想观念确立的引导者,可以说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核心道德素质。为此,班主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营造出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做好示范作用并合理运用激励教育用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季琴.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好家长,2017(12):21-22.

[2]魏丽雯.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J].学子(理论),2015(10):35-36.

[3]王欣怡.试论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探讨[J].中华少年,2017(04):51-52.

[4]宋婷婷.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探索[J].考试周刊,2017(06):41-42.

猜你喜欢
实效性德育工作小学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