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荷树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以学带教,自主探究”的模式,促进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课业负担;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都是以“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这样的模式去教学,学生们对于学习大多是被动的接受,不动脑筋思考,导致学习的进度缓慢,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够浓厚,从而产生“课业过重”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教学知识的模式改变一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行“以学带教,自主探究”的模式,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主课,在学生以后成长中起到重要影响,在师生之间“以学带教”的这种教学模式促进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习效果就显得更突出。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自己表现的形式是比较重要的,其中包括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自立性。在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创新性对教学、学习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创新更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立性是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可以自己独自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积极主动的把学习到的新知识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达到自己设定的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进来。比如,在进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颜色小队加减人数”简单有趣的活动来设计数学环节。首先教师将几种不同颜色分别写在黑板上,要求队伍的人数是根据6-10的序列排列,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队伍,学生就会利用数字知识以及加减法的方式,计算队伍中的人数,让学生主动去研究对于喜欢的队伍自己是否还可以加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互动,让学生对学习知识充满了热情,让学生主动的去参与到知识的探究中。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在课堂上营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激起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学生的负担往往来自于学生对于学习是否有主动性,这样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的“负担”何来?这不是极好的减负方法吗?
三、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科目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感知课文的环节,通过阅读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理解。而现在很多人认为数学科目不用仔细阅读,只要认真听老师讲就行了,这是错误的认识。“阅读”对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是有重大的作用的。因为“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题目的意思,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比如: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设几个小组,然后教师引导大家一起阅读,一起讨论问题,研究知識点,遇到自己不能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方法去实践去操作。老师可以做一些奖励,如果得不到正确结论的小组可以说一下自己的做题方法,老师最后讲解思路,帮助学生纠正。又如,在讲解“倍的认识”这一个知识点时,老师在上课前做个实践,讲一遍“倍的认识”概念,然后找一个学生一起示范,老师拿着笔在桌子上敲了两声,让学生敲三个两声,同学们你们听听是敲了六声吗?那学生是老师的几倍呢?学生就问是如何做到的,老师将其方法讲出来:在所有二声的后面空一下,然后让学生分成两两一组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倍的认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给同桌出题,找一对学生出来说出两方的题目,一方是画了三个圆圈,另一方画了六个三角形,要说出来谁是谁的几倍。课堂实践时间是比较少的,可放到课下继续实践操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对于倍的认识加深了理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知识点,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正是给学生有效“减负”的途径之一。
四、加强生生交流,使学生乐学善学。
小学数学教育,在课堂中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是最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参加的课堂活动,教师需要创造课堂中的轻松氛围,这样学生才可以在学习中充满热情,找到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生生交流有利于学生观点的碰撞,易于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同时,学生的帮带作用更使得学习轻松而自然。这样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便会大大降低。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在课堂中营造愉悦的情境,要在课堂上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一定的改变,适应现在新时代的发展;学会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创造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课堂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过重负担”还会从何而来呢?
参考文献:
[1]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于长明.中国校外教育.2018(32)
[2]小学数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何婷.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3)
[3]自主探究式数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张晓薇,许红梅.山西农经.2017(08)